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或许知道浙江人都很富有,但你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很富有。虽然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但自从踏进浙江这片土地,就知道自己离不开这个地方了,这里人身上的东西深深地影响了我。于是,开始学习它并研究它,现在还要传播它,让更多的中国人更加富有。首先让我们听听几位名家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0,(22):52-52
多年来,省外浙江人以肯吃苦、会经营、善转型、有爱心的优秀品质,努力铸造现代浙商的“金名片”,而被省外各级党委政府高看一眼。尤其是近年来,省外浙江人队伍不断扩大,省外浙江人经济实力加速增强,省外浙江人声誉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3.
姚恩育 《浙商》2010,(22):59-59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省外浙江人共回浙投资创办企业2470多家,投资总额达9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4.
赵洪祝 《浙商》2009,(1):23-2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无论是蓰村改革,还是城镇改革,都与我们浙商密切关联。他们不懈的努力才使我们浙江有了今天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局面。2008年11月25日,总理到浙江视察时,对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做过概括,说浙江人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  相似文献   

5.
赵洪祝 《浙商》2011,(23):48-49
我在北京工作过,我的祖籍是山东,有一次吴小莉采访我时,她说:“说一句你感触最深的话,你最后的愿望是什么?特别是你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我说:“能成为浙江人,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6,(5):110-110
旅游.物流业潜力大 美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永伟:我去很多地方考察过.但此行真切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发展的迫切.上饶、鹰潭的软环境都不错。  相似文献   

7.
苏旭  俞苗玲 《浙商》2008,(9):68-72
银行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形势的潮涨潮落。在起落之间,银行业或会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浙江,起落间的转换可能更为敏感,更为细微。银企之间的关系,则会更加微妙。  相似文献   

8.
9.
浙商声音     
《浙商》2012,(17):32-32
对于现在的经济现状,我们不能太悲观。潮起潮落也是风景,大风大浪才能真正锻炼人。如果都是一帆风顺,那么后而就会有劫难,企业就会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但是,如果我们不总结,那会是悲哀的。像一棵树—样,历经风雨之后,我们才能看到树的年轮。  相似文献   

10.
浙商: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浙商是当代中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实力最强的一个投资者、经营者群体,是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和创造“浙江现象”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浙商成长的社会经济背景,概括了浙商的群体特征,探讨了浙商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朱健 《浙商》2010,(17):58-58
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舟曲有100多位浙江人,以金华、台州、温州人为主,在舟曲的浙商主要卖家具、油漆、服装等。且多是从经销日用品起家的。”甘肃浙江商会秘书长李原同《浙商》记者介绍道。和舟曲人一样,在那里的浙商的生命和财产都遭遇危险,经历着痛苦和煎熬。肆虐的泥石流冲垮了许多浙江人开的家具店、油漆店,很多家庭多年积攒的财富几乎全部泡汤。“截至11日,在舟曲的100多位浙商,还有20多人联系不上。,李原说。  相似文献   

12.
兰洪海 《浙商》2012,(5):107-107
浙东学派为浙江人的创业砸开了思想的桎梏。浙江经济之所以能够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砺之后,浴火重生,从很大程度上说,与浙江的这种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就像浩淼的东海,远接太平洋。  相似文献   

13.
吾维 《浙商》2005,(8):87-88
浙江人与“房”总是有着剪不断的情结。房地产浙商早已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中坚力量,2000多家浙江的房地产企业遍布全国。但当宏观调控的风暴骤然刮起之时,使原本一片繁荣的浙江房地产业猝不及防。浙江的房地产商该如何“突围”?为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教授。  相似文献   

14.
李文明 《商界》2008,(7):97
有位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去餐馆吃饭。趁等菜之际,画家便取出笔和纸张,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合利用知识挖掘和文献计量方法,较为系统地整理代表性学术论文,全面介绍浙商研究的基本情况。首先运用可视化图形展示浙商学术研究的增长趋势、多学科交叉关联,以及浙商分类特征、浙商印象关键词群、核心作者群和核心研究机构群。其次选取包括引用率最高的及其它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分析梳理基本观点。最后还对今后的浙商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李建华 《浙商》2012,(3):29-29
夏宝龙省长讲话中,将“非禁即入”一再提及,传递出了鼓励民企发展的信号,同时也昭示了浙江省政府继续做大民营经济决心。  相似文献   

17.
李建华 《浙商》2012,(5):23-23
以文化之魂魄,注入产业之躯体,众多产业才可以延伸与升级。文化不是一种被吹嘘出来的时髦,而是一种精湛技艺的呈现,是一种你被悉一已对待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何晓春 《浙商》2008,(5):52-52
滨海浙商大厦将成为滨海新区的浙商聚集地,是浙商财富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19.
周雪梅 《浙商》2007,(6):60-61
中国首家村镇银行的诞生,只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兴起的一个开端。在这场大刀阔斧的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嗅觉灵敏的浙商,早已从中嗅到了商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5,(7):151-151
浙江人在重庆有20万人,创办各类市场已达20多个,以经营浙江产品为主。杭州陶瓷品市场于1998年9月建成占地230亩的重庆陶瓷市场.已有500家厂商入驻经营:建玛特建材家居连锁卖场从重庆开始.在全国已成功布下了八家专业卖场.总经营面积达30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这一串数字不禁使人想问:为何浙商如此钟情于重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