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蕾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245-246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引入公允价值,扩大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而现实中一个重要的盈余管理的形式是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具有明显的非公允性,而且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种类和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2.
《商》2015,(50)
关联交易是资本市场上一个永存的问题,学界对关联交易是否应该禁止争议颇多,主流的观点是按关联交易公允以否,分为公允关联交易和非公允关联交易,公允关联交易是资本市场上正常的现象,法律应该规制的是非公允关联交易,基于此,本文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讨论,对其危害性及成因进行分析,以对非公允关联交易有一个更深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尚不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企业间的非公允关联交易事项层出不穷,盈余质量也大打折扣,社会公众投资者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信心不足,使得整个证券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因此,分析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关联交易对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的原因,从其根源入手,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民营交易对手的关联交易区分为公允和非公允两方面。鉴于非公允关联交易可能影响信托公司受托人职责的履行,或造成信托公司资金损失。本文着重对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识别及评估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风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存在大量的非公允关联交易,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本文试图从制度角度来分析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遏制需要在制度方面所做的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频繁发生,关联交易的方式越来越多,交易的金额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目前由于我国对关联交易的监管体制还不够健全。关联交易凸显的问题也日趋增多,越来越多的非公允性关联交易出现,例如,关联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粉饰报表等等,这不仅仅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而且直接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为避免关联交易呈现更多的非公允性.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提供具有信息含量的审计意见。本文选择从关联交易的角度来研究其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联交易作为上市公司重要而普遍的经济活动之一,对企业有重要意义。关联交易通过利用企业集团的资源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企业价值,但不可否认关联交易中也存在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转移企业的资源、利润,"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导致企业价值的降低。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飞草 《新财富》2003,(12):50-50,52,53,54,56
目前最大的非公允交易风险在于经常性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在日常购销及其他往来活动中。对于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进行了约束,但“一有政策,下有对策”,随之而来的就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即将实质是关联方间的交易转化这非关联交易,从而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聂君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76-177
非公允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从公司治理结构、关联交易监管措施、管理层动机等方面分析了非公允关联交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赫 《现代商业》2014,(18):224-225
关联交易有利于公司扩大供产销规模,形成技术优势。但是,近年来关联交易也存在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金和利润,进而损害公司和股东股东利益等诸多方面影响。随着企业发展及企业交易形式复杂化,关联交易越来越不容易被鉴别及监管,关联关系及交易的规范逐步成为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利弊及目前较为常见的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形式以及目前对于关联交易监管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关联交易的企业理论阐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非公允关联交易分为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类型和管理层对股东的“委托-代理”侵害类型,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背景和特有公司治理结构使两者合二为一,造成了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泛滥。非公允关联交易的产生和盛行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需要政府监管来解决,遗憾的是监管也存在失灵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除了让监管本身更加全面和严谨之外,更要从造成我国关联交易盛行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殊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行为一直干扰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改变了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方式、方法,出现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隐形化和复杂化的新情况,规避了当前相关法律、法规这种非公允行为的规制。应对上市公司收款项的行为及关联方关系存续时间做出限制性规定,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关联方交易,扩大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存在,不仅对投资者造成损失,扰乱市场秩序,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内部结构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当前证券市场存在的关联交易亟待规范.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分析了当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以及从审计角度如何加以识别,并从企业自身、监管以及法律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和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争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商》2015,(17)
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时有发生,中小股东的权益,在资本多数决背景下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救济问题便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大弊病。本文,从法律控制角度,探讨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中小股东的利益救济问题,试图提出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关联交易虽然可以使交易双方短期内受益,但不能代表关联各方双方在正常条件下的营运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为上市公司的稳健经营埋下了隐患,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为避免关联交易呈现更多的非公允·陆,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专门的审计程序以识别关联交易,提供具有信息含量的审计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和防范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18.
《商》2016,(5)
关联交易的存在由来已久。本文通过对沪市2003-2009年的关联交易统计数据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2010-2012年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研究非公允关联交易发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实证分析莱钢股份与子公司之间的利益转移论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产生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监管的现状,提出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联交易泡沫——推动股市回归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方面,很多经过剥离上市的大型国企,通过抬高毛利率或降低费用率等不公允的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成为绩优蓝筹;一些退市的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高溢价出卖资产等不公允的非经常性关联交易或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得以恢复上市。另一方面,一些原本业绩很好的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高价采购材料或购买不良资产,导致业绩变脸、资金枯竭。  相似文献   

20.
王怀栋  秦江萍 《江苏商论》2004,(11):165-166
近几年来,关联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主要手段之一。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一系列准则和规定,以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这对于遏制非公允关联交易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监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