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反映强烈,议论颇多,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通货膨胀,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真的没有通货膨胀吗,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控制等,看法不一。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发行纸币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通货,指市面流通中的货币;膨胀,过多的意思。用群众语言,通货膨胀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过多。用理论语言,通货膨胀就是指国家滥发纸币,使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有三个含义:货币发行过多;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群众最直观的是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2.
来稿选摘     
《金融研究》1987,(1):63-71
传统通货膨胀的定义,是指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以下简称为传统定义)。今天,这一定义所适用的特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继续延用这一传统定义,对我国通货膨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传统定义对我国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危害不容忽视: 1.理论上,由于传统定义认为通货膨胀只能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故其结论必然是:非货币原因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不是通货膨胀,从而在实践上当然对这种性质的物价上涨不予重视。殊不知。  相似文献   

3.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关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的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经济的增长率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4.
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任凤泽自1981年起,我国每年部发行大量国债,发行国债对金融的冲击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部分人士认为,大量发行国债,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大量发行国债,使资金分流,必然造成政府预算排挤企业资金需求。本文以会计借贷法则...  相似文献   

5.
1991年,货币、信贷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国家银行综合信贷由以往保有几百亿元贷差转为几百亿元存差;另一方而,货币、信贷继续较大幅度超经济增长,财政性发行扩大,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继续加大,为今后中国金融的正常运行,增添了不安定因索,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第一,货币信贷持续超经济增长,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首先从货币发行看,据测算,从1979—1989年的11月间,共增发货币2132亿元,即使扣除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外,市场货币仍累计多发300多亿元,到1990年底,市场货币流通量约2644亿元,今年即使按计划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是各国政府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货膨胀根本来讲是货币现象.除了政府自身发行货币的动机外,本文通过将经济增长与总供需平衡理论结合,得出经济增长使得需求增加、商品财富下降、实际工资下降的推论,认为为了反映经济事实,掩盖实际工资的下降,需要新发货币,这使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相当于价格水平上涨,发生通货膨胀现象.本文认为这是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7.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纸币是货币符号,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如果纸币发行超过现实商品实际需要量,则会引起通货膨胀。我国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最早的法定纸币产生于宋代北宋天圣年间的官交子,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纸币通货膨胀现象出现时间早、次数多、危害较严重,纵观历代纸币制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流通制度,都曾经出现过通货膨胀。因此,对比分析其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对今天治理通货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同向变化关系;现代货币数量论也强点货币作用的重要性,主张采用控制货币数量的方法消除通货膨胀。这种观点曾经与我国情况比较吻合。但随着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变化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反常规现象。本文通过对1996~2013年CPI与M2的季度数据的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1996~2004年间货币供应是引起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但2005~2013年间二者关系发生变化,货币供应不再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然后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通货膨胀。文章指出货币的超发(包括美国货币宽松政策)是引起本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指出货币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起到助推作用,引起对房地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债的财政赤字所引致的财政性货币发行显然是一种货币投放,当国债发行收入被作为财政支出安排时,就会对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乘数有所影响,起到一种创造货币的效应,由此构成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推动。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国债的发行并没有伴随着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2.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一般可理解为贷币发行成本和贷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财政赤字经常化。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观念遇到了挑战:资金的“体外循环”困扰着国家经济1988年下半年,我国的货币信贷出现了银行存款货币减少而现金货币增加;贷款增加少而货币发行多的“两多两少”的现象。大量的现金脱离了银行信用的轨道,在社会上游来转去,冲击了国家信贷收支的平衡,引发了市场的波动,对通货膨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全国货币超量发行,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全国上下高度关注。温州市作为全国经济改革试验区,被第一批列入对外开放城市,又是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它的货币形势在全国来说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其货币形势,对总结十年来的改革经验,有一定的启示。下面我仅从温州农村货币形势出发,对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作些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而外部冲击则是次要原因。在外部冲击中,国际食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弱。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模型,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张志华 《国际金融》2013,(10):71-77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国际收支已经持续多年的双顺差,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3115.89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如此多的外汇储备,不仅引起大量基础货币被动发行,使我国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迫使央行不得不采用非常规手段回笼货币,而且还要承受外汇资产缩水的风险,央行被迫成为需要经营货币的机构。这是过去外汇储备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中国这  相似文献   

17.
1 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到1988年底为止,我国没有商品可供量相对应的过量发行货币多达600—7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醒目地告诉我们,要想治理通货膨胀,实现治理整顿的既定目标,必须解决货币过量发行或超经济发行问题。本文拟就我国货币过量发行的成因与对策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并同时对理论界流行的一些观点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做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银行货币是民国期间湖南各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中信誉度最高、发行最成功的一种,中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特别是经历抗日战争炮火连天的恶劣军事环境及对敌伪货币的激烈斗争,经历解放战争后期的严重通货膨胀,在种种艰难条件下,湖南省银行货币发行工作独树一帜.从始至终实行准备金充足、发行量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发行工作有条不紊地坚持到最后一天,使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得以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19.
《金融研究》1981,(3):25-25
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订于四月初召开货币理论讨论会。这次讨论会集中讨论三个问题:1.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要求、作用以及货币流通正常的标志;2.什么是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其相互关系怎样?如何制止通货膨胀?怎样控制货币发行稳定币值?3.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只要真实货币与虚拟货币处于两个不同的市场,虚拟货币就不可能引发现实的通货膨胀,虚拟货币的发行也不会对货币发行产生严重冲击。但是,目前虚拟货币已经不满足于"虚拟"世界,逐渐进入现实流通领域。我们应当正视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负面影响。中央银行需要构建专门应用于网络虚拟货币的新型交易平台,建立网络消费者虚拟资金存款账户,保证中央银行调控网络虚拟货币的力度和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