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转帐结算是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货币结算主要以现金结算为主,同时产生了商业信用为基础的汇兑业务;发展阶段:货币结算主要以支票、汇票、本票为基础的信用流动工具为主,票据流通逐步取代了现金流通;发达阶段:货币结算广泛采用“信用卡”、“销售店终端”这些电子信用支付工具,票  相似文献   

2.
《金融研究》1984年第10期发表了孔晖同志《信用起源以及与货币关系的探讨》一文,读来使入耳目一新。文章认为,“信用是伴随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而出现的”这种“传统观点”不符合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学说,信用的产生要比货币早得多。我同意孔晖同志关于信用产生在货币之前的观点。但文章对“传统观点”的质疑以及提出的四点理由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在于孔晖同志所讲的信用与马克思所讲的信用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刘光第 《金融研究》1981,(10):21-24
近来,读了不少有关讨论信用膨胀的文章,很受启发,但总是有些问题萦回脑际,得不到解决。我认为探讨我国目前是否存在信用膨胀,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概念应弄清楚,概念不清就说明不了问题。从概念上说,信用和货币、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信贷资金运动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些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同志往往只看到它们互相联系的一面,而忽视其不同的一面,从而把它们混为一谈。例如,有人把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说成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既论票据是在商品交换和信用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信用工具。商品或货币所有者将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转让给别人后,为反映这种借或贷的关系,客观上要求凭借某种信用工具来确认。票据及其流通,出现于中世纪;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业信用的发展,才开始广泛应用。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票据可以转让,成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也可通过贴现,成为融通资金的工具。因此,它对促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鹏 《金融研究》1991,(10):44-46
不久前,读了徐向东同志的文章《商业汇票结算不符合我国国情》(载《金融研究》1991年第5期,以下简称'徐文')以后,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商业汇票是收款人或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由于它经过了承兑人承诺,承兑人负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因而具有较强的信用。象货币是实现商品流通的工具一样,商业汇票是实现商业信用的工具。马克思把它称为'商业货币'。当购货单位资金不足时。它可以凭商业汇票购买原材料或有关商品;销货单位虽然系赊销商品,但是如果需要资金,它可以拿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办理抵押贷款,及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生产周转得以正常进行。所以,商业汇票无论对于购方还是销方都是有利的,因而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良信用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6.
票据,是出票人依票据法签发的,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并可转让流通的信用支付工具.在市场经济社会,票据以其特有的信用在金融领域实现了无纸货币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信用工具是指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信用工具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以及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挥而发展起来的.信用工具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出现了票据的流通转让与交易,成为社会资金供需之间的桥梁.按信用关系存在的时间划分,信用工具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期信用工具以及不定期的银行券等三大类.短期信用工具指的是以存款帐户为基础的银行转帐结算凭证.简言之,信用工具就是结算方式.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完全能够创造并熟练运用信用工具为经济生活服务.在我国,结算中心是银行三大业务中心之一,信用工具的娴熟运用已成为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严密的银行结算网把全国货币资金有机地进行疏导,快捷准确地办理结算,以满足社会生产和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现状及改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茵 《西南金融》2010,(3):49-50
第三方支付是指山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通信、计算机和价息安全技术在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充当信用担保和技术保障,借助银行卡等卡基支付工具或虚拟账户、虚拟货币等网上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交易资金代管、货币支付、资金清算以及增值服务等业务。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陆续脱离了金、银本位,而以信用货币制度取代之。信用货币是本身无内在价值,又不能兑换成金属货币的现代货币形式。马克思指出,信用货币“……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而由出售商品得到的债券本身又因债权的转移而流通。”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更多的信用货币被创造出来,并取得了它特有的各种存在形式。目前,许多国家的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支票及各种大额存单,商业票据和其他债券等金融资产。由于信用制度发展的不平衡,各国信用货币的种类、流通的方式及流通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支付工具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货币在流通领域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其实际上已成为信用货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运行中与一般通货并不存在有很大的差距。电子货币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现金流通,降低基础货币的规模,对货币乘数,从而间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电子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的货币乘数的简单推导,得出电子货币的发行,会扩大货币乘数,缩短货币乘数实现的时间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货币乘数理论对于解释银行创造信用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极为良好的工具,但是人们还想知道货币乘数对于货币政策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是否能把货币乘数当作货币政策的一个目标变量,特别是当人们对货币流通速度感到扑朔迷离之际,更想知道能否以对货币乘数的研究来代替对流通速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信用不仅是动員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有計划分配的必要形式,而且是貫彻执行党的方針政策,促进国民經济計划的实現,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一項重要工具。目前,不少同志都在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信用究竟具体有哪些作用的問題,現仅就个人的学习体会,談一些初步的認識。  相似文献   

13.
杨璐娅 《中国外资》2010,(20):189-189,19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一体化使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作为电子货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信用卡,它除了是一种货币也是一种理财工具,持卡者可享受“一卡在手,行遍天下”及“先消费,后付款”的便利,更可配合“循环信用”、“预借现金”等信用衍生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些同志在文章中认为,银行贷款决定银行存款,信贷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金来源。这些同志的本意是怕贷款多了会造成票子和存款过多,从而引起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我们认为,这些同志把存款和贷款的基本关系颠倒了。应该是银行存款决定银行贷款,信贷资金来源决定信贷资金运用。形式和实质的差别由于我国禁止金银流通,也不准私相买卖,流通中所有的现金和非现金货币形态,都是由银行首先提供出去的,而银行向流通中投放货  相似文献   

15.
1990年《金融研究》第8期刊登了林志远同志《再论货币乘数》(以下简称《乘数》)一文,颇有见地,然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一、基础货币的界定基础货币是货币乘数理论的基础,其范畴的确定是基础货币问题争议的焦点。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一种高能货币,它经过银行体系(指不包括人民银行的所有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或紧缩能产生或减少几倍于基础货币的信用。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能否得到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货币供应机制,使经过市场扩张的货币供应量所形成的货币流通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数量相吻合,进而保持动态中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货币供应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也具有共同的特征,即无论是货币的发行和回笼,还是货币在流通中的自我扩张,都是以信用方式展开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各有不同的信用方式和信用结构,它决  相似文献   

17.
货币幻觉论     
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西方货币信用理论通俗介绍》专栏,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员虞关涛同志用自己的语言,通俗地介绍近代和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有关货币信用的理论和观点,尽可能地适合我国银行基层的同志们阅读。开辟这个专栏的目的是帮助银行基层工作同志了解西方经济学说,开阔眼界,提高理论水平,结合中国实际研究货币信用问题。所登文章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货币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指国家或机构统一发行代表一定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用于在流通中发挥等价物作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红色金融实践活动,创设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领导和推进货币信用制度建设,设计和发行了形式多样的货币,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货币体系。为提高货币信用,稳定币值,以货币发行准备金保证货币发行信用,以十足兑现保障货币兑换,以储备物资调剂货币与市场的供求平衡,从而有效地控制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綦宁 《中国信用卡》2008,(20):51-52
1.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概述 第三方网上支付是以支付公司为信用中介,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整合多种银行卡等卡基支付工具,或者借助新兴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工具(虚拟账户、虚拟货币),为买卖双方进行交易资金的代管,支付指令的转换,并提供增值服务的网络支付中介渠道。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的爆发,加剧了人们对无接触支付的需求。后疫情时代,央行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既能够有效消解私人数字货币对国家货币金融的不稳定性因素,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无接触支付的底层逻辑需求。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区块链以及分布式记账技术为技术支撑,相较于私人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工具,其是数字信用与国家信用的结合体。所具有的数字化特性,能够使央行数字货币实现数字化货币管理模式,货币政策的垂直精准化,惠普金融发展的可行性,跨境支付高效性,同时又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