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3.
个人消费开支是日本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外部需求受到极大遏制的背景下,如何刺激国民消费就成为日本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5.
6.
7.
1989年,我国储蓄由1988年4次挤兑风潮到全面持续高速增长。到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净增1334亿元,今年1—2月储蓄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净增461亿元。截至2月底止,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596亿元。居民储蓄的大幅度增长,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也是治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通货紧缩可追溯至1985年,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发生了通货紧缩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治理日本当前的通货紧缩,简单的宏观需求政策已很难奏效,应将政策重点放在切实进行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需求格局和储蓄吸收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将持续出现储蓄盈余,财政金融政策在未来一个阶段应扩大经济的储蓄吸收能力,维持可行而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运用财政金融政策扩张居民需求,需要注意居民预期的影响,防止储蓄率的过大变化。扩张企业储蓄吸收能力,需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并激发和保持金融部门的活力。中国财政应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利用国债政策吸收民间部门剩余的储蓄资源,货币政策的放松应关注长期的物价、汇率稳定,财政政策的放松要关注经济的持续均衡  相似文献   

10.
11.
12.
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对日本产业经济变动要素的内涵分析以及金融政策实施效果作出恰当的判断,为我国引进外资和制定产业、金融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日本的“高储蓄两难”使经济陷入了持续的通货紧缩、长期萧条,当前我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与明显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日本经验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缓解我国所面临的“高储蓄两难”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经济起飞"的基本理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保持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但仍处在"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要十分警惕国内外出现的夸大和高估中国经济实力及其世界地位的倾向,客观评价中国经济实力,保持清醒的国家和国民意识,"低调起飞"、"理性崛起",外敛制胜锋芒,内练崛起苦功,稳扎稳打地推动经济起飞和中华崛起。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罗斯托“起飞”理论的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勇帅 《金卡工程》2009,13(4):223-223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于1960年首先提出了经济起飞概念.从罗斯托谈及的经济起飞特征及论述的历史事实来看,一个社会或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的转变大致都要经历了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时期.我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正在高速的发展,也在向平稳增长阶段迈进,整个国民经济也正在向发达阶段过渡.因此,在探讨中国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上,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成功的事实经验及理论来讨论中国经济运行的成就和问题既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赵毅 《时代金融》2012,(21):305
美国人储蓄意愿低下,对消费甚至透支消费、超前消费的热衷给经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所以研究美国国民储蓄总额与各个可能相关因素的联系、预测国民储蓄总额并且做出反应,对于经济发展甚至预防国家经济、金融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毅 《云南金融》2012,(7X):305-305
美国人储蓄意愿低下,对消费甚至透支消费、超前消费的热衷给经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所以研究美国国民储蓄总额与各个可能相关因素的联系、预测国民储蓄总额并且做出反应,对于经济发展甚至预防国家经济、金融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