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我国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与绩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可以预计,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即将把民间金融的利率问题纳入正式的分析视野。从垄断和风险等若干视角看,我国民间金融利率将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且具有内在稳定性。分析表明: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民间信贷市场的细分性导致了贷方垄断,从而决定了与效率相伴随的高利率,从制度结构的角度看,缺少产权保护是民间金融普遍维持在高利率水平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民间融资长期处于地下隐蔽自由发展的状态,对金融资源效率的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经济金融安全的维护和金融市场化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深入研究当前民间融资的运行模式,选择、建立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民间融资运行模式应成为金融制度创新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民间融资主要方式的调查,提出我国民间融资运行模式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相结合,为深入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化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中、小城市以及中部地区显著;进一步基于门槛效应分析发现,当市场化水平跨越第一和第二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营银行的设立是打破金融垄断、推动中国金融走向市场化的里程碑之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能够降低金融改革风险、推动金融主体多元化、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促进银行业市场化竞争;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也面临培育市场信用、跨越管理障碍、防范经营风险、形成差异化经营模式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韩伟 《时代金融》2014,(7X):93-94
民营银行的设立是打破金融垄断、推动中国金融走向市场化的里程碑之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能够降低金融改革风险、推动金融主体多元化、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促进银行业市场化竞争;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也面临培育市场信用、跨越管理障碍、防范经营风险、形成差异化经营模式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研究逻辑起点,从金融服务网点密度、金融服务满足率微观视角对比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所处的历史发展水平及地域差距,重点研究群体性消费习惯、消费特征和消费选择、金融服务供给与金融消费者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并在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民间借贷社会价值定位、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贷历史悠久且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能有效缓解弱势金融消费者的融资难问题。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下,民间借贷同样发挥其特有的不可或缺作用,是正规金融的有益必要补充。研究首先综合中国学界观点、司法实践和金融监管体制等因素,将民间借贷界定为正规金融之外自然人之间、非正规金融机构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借贷行为;其次从金融抑制理论、二元金融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最后论述了从传统民间借贷到新型民间借贷的发展变迁并比较了两者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交易治理模式,然后提出中国应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若干市场化征信机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征信市场格局,以促进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竞合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领域一项至关重要的改革。从制度演进的视角观察,我国利率市场化可以划分为管制松动阶段、有效规范阶段和深化发展阶段。“三足定理”视域下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与金融公平理念、意思自治与契约自由视域下的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理念是利率市场化制度变迁的法学理论基础,利率的社会性则是其法社会学理论基础。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并且仍在持续进行之中。以中国人民银行通知为主体的政策性文件是制度变迁的外在推力,“双轨制”背景下增量改革则是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动力。  相似文献   

9.
蔡军  刘超 《上海金融》2012,(7):92-94,118
本文从需求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针对我国农村所存在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不匹配问题,提出了按照区域不同,建立不同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实现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使各区域在金融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范慧杰 《时代金融》2012,(2):32-33,65
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二元"共存与分割的经济结构,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客观必然性。由于金融抑制和制度安排等原因,农村二元金融结构面临着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供给不足;正面联动机制低效以及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等症结,制度安排上建议着重从民间金融产权制度,农业金融体系改革和二元结构的联动效应等方面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是农村经济主体借贷资金的重要补充渠道,对农村地区反贫困和经济发展具有正规金融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积极作用。资金供需不平衡为民间金融提供了生存空间,高利率与低交易成本为民间金融的拓展提供了可能。应大力完善正规金融,形成以正规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反贫困以及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二元制",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面对市场经济、多元治理的必然趋势,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缺陷日益暴露,第三部门应运而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第三部门在农村医疗卫生公共产品供给中面临诸多问题,因此要促进非政府组织对农村医疗卫生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多主体供给体系;理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承接部分农村管理职能;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温州现象"不仅加剧了产业空心化,使资金失去了监管,而且与正规金融一起形成了更加强大的金融势力。本文认为金融垄断是造成"温州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以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功能为核心,大力改革已经滞后于金融发展的金融制度,从而打破金融垄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普惠金融实质上更多表现为农村普惠金融,这决定了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按照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激励金融机构创新符 合弱势群体金融需求、成本适度的金融产品。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的服务对象虽然都是弱势群 体,但扶贫金融更加关注较为贫困的弱势群体,决定了前者具有商业性金融属性,后者具有政 策性金融属性。但鉴于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的金融属性,不能寄望于通过发挥两者作用推动所 有弱势群体尤其是极度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和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网络社会愈发深化的时代,通过互联网科技完善和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成为必要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梳理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模式,发现了其存在的不足;然后重点介绍了当前三种主要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总结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升级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逐步完善供应链金融线上操作系统,监管机构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监管规则对线上供应链金融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6.
在对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聚焦B2B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对9家典型B2B电商平台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及其产品进行了描述,并从平台涉及领域、供应链金融开始时间、金融产品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2B电商平台往往是采取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获取供应链金融资金需求;开展大宗物资交易的B2B电商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相对较早;与传统线下供应链金融业务相比,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在信用融资和订单融资方面更有优势;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根据不同平台以及买卖双方的特点进行创新设计,最后为电商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框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追问供应链金融之本质出发,探讨了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框架及其具体组成和功能。供应链金融体系主要由机构参与者、供应链管理特性和金融功能三个关键部分构成。面对成功实施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挑战,文章认为供应链金融将会越来越重要,其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而抓住这一机遇的法宝在于获得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关键融资活动、掌握运用相关技术、采用适合国际环境的融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正在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转型,提炼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典型运作模式,分析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内在机理,对于加快传统供应链金融转型升级,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理论机制,并以山东高速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车支付”生态圈构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生态平台基础和金融科技赋能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活动的两大典型特征,极大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带来了零边际成本和规模报酬的递增,使得基于产业生态平台的供应链金融能够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有效缓解海量小微客户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主体和贸易的地理方向的变化,现有贸易融资业务已不能满足进出口企业日益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本文在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新型贸易融资方式的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供需矛盾主要是由融资业务供应主体单一、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和金融机构业务重心偏移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贸易融资供应主体多元化、提升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流程网络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国家发生于正规金融市场、以资产价格爆跌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不同,中国式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局部市场发生的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早期以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倒闭和挤兑狂潮为主要特征,改革开放后主要表现为非法集资信用链断裂引发的“倒会案”、机构倒闭引发的企业主跑路,以及挤兑狂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根据历史资料、媒体报道及学术文献,结合田野调查,对各类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案例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与一般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发现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的演化路径也经历“疯狂惊恐崩溃”三个阶段,但在具体成因、影响后果上存在较大区别。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成因与市场分割、二元结构下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缺陷等有关,因此,在应对措施上也应与普通金融危机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