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王平 《开放潮》2002,(10):8-11
入世后两岸经贸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由于大陆与台湾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市场的开放,两岸贸易在入世后迅速扩张。特别是今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形成了新一波台商投资热。台商投资区域布局重心发生变化,热点区域不断扩大;投资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层次在不断提高;台商投资大陆的投资领域和台资企业经营模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台商新一波大陆投资热除了带给海峡两岸人们以关注和欣喜外,还将引起人们诸多思索:为更好地引进台资,在目前台商投资的“量”已有较大增长的基础上,今后我们吸引台资的政策还需作哪些战略性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利用台资“质”的水平?能否将引进台资与大陆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促进大陆弱势产业的发展? 本期编发特别关注的几篇文章——“台商新-波大陆投资热”,“台资企业:在‘聚变’中‘升腾’”,“吸引台资应作战略性转变”,“台商西进两岸双赢”,目的在于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2.
台商大陆投资的现实需要对台资政策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有国际实践上的依据,而且有发展大陆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实依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台资政策调整要服务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与发展大陆经济的战略目标,既能对台商大陆投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又不至于影响台商大陆投资积极性的政策组合是台资政策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台商投资大陆的相关研究伴随着台资进入大陆时就同步开始了。本文使用了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台商在大陆投资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台商投资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投资效果系数和资本生产率,找出了台商资金在不同省区的经济圈内移动的内在原因,建议引导台商向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带扩展,并向技术密集型和生产服务型产业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台商投资大陆浅析 1979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并采取了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台商投资。由此,台商经过暗中探梅、探视考察、投资兴起和投资密集四个时期,到2001年底,据国家外经贸部统计,大陆共批准台资项目5万多个,实际使用台资达301.75亿美元。其中,仅2001年,大陆新批台资项目就达4214个,比前一年增加了36%。从投资结构看,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是传统制造业,但已由劳  相似文献   

5.
<正> 深圳是大陆引进台资较早的地区之一,从1983年首家台资企业在深圳落户,到1990年第三季度,全市已引进台资兴办企业(项目)364家(含“三来一补”项目187项),协议投资总额达50583.6万美元。台商来深圳投资,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隐蔽投资阶段(1983~1987)、试探投资阶段(1988~1989)、拓展投资阶段(1990年以后)。现有台资企业投资行业包容甚广,分布也相当广泛,并形成了一些关系企业相对集中的台商投资区域。台商投资企业一般都自带资金、技术、设备,自行管理,自找销路,是有效的外向型经济实体,对于发展特区地方经济,增强深圳经济实力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第一,引进台资,吸引了更多的外来资金,支援了特区经济建设。台商来深圳投资,一般都采取独资经营的形式,目前全市已有台商独资经营企业(项目)265家,约占整个台资企业(项目)数的72.8%。  相似文献   

6.
台商投资大陆的区位走向和产业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以后,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愈来愈高涨。据商务部统计, 截至2005年3月,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49万个,累计实际使用台资金额达403.3亿美元,继香港、美国、日本之后名列第四。因此,台商投资在大陆的外商投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台商投资大陆的未来走向和影响因素,可以给未来投资大陆的台商提供参考,使台商能根据大陆各省份的区域特点及本身特性选择最适合的据点从事经营活动。同时也给大陆各地区的招商引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75146项,实际利用台资金额457.6亿美元,台资实际投资额约占大陆累计吸引境外投资总额的6%。台商投资大陆由刚开始利用廉价生产要素的防御性投资,转变为拓展内销市场为主的扩张性投资。在下游产业赴大陆投资的带  相似文献   

8.
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特征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台商大陆投资区位选择的演变历程和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台商投资的未来因素做了初步预测。未来大陆在吸引台资的热潮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将仍处于优势地位,环渤海地区有望成为下一个热点,同时还将出现向内地拓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产业     
<正>台商投资大陆项目及金额环比上升明显商务部4月24日公布,三月份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05个,环比上升166.2%,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8亿美元,环比上升111.8%。在商务部网站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442个,同比下降13.3%,实际使用台资金额7.6亿美元,同比上升0.5%。截至2013年3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8,680个,实际使用台资578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占大陆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2.5%。  相似文献   

10.
对台资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深入发展,台商在大陆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陆台资企业处于融资难的困境是台资企业本身、台湾当局的金融政策及祖国大陆的金融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大陆台商应坚持“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的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1.
蔡悦 《改革与战略》2008,24(2):38-41,54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和加强,向中国转移研发能力、提升其在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共识。文章论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我国的扩张与实施的内涵,指出了跨国公司日益增加在华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的重要特征。并且就我国企业如何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研发投资经验,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I. Overall Conditions of Investment by Japanese Enterprises in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1980s, investment by Japanese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been growing continuously. In 2004, Japanese investors established 3454 firms in China, 6.15 percent more than in 2003. Contractual foreign investment amounted to US$9.162bn, 15.17 percent up from 2003, whereas the foreign investment actually used was US$5.452bn, up by 7.86 percent from 2003. In 2004, the number of newly established Japanese enterp…  相似文献   

13.
魏晓平  史历仙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56-158
根据2003—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分行业和分地区的研发(R&D)费用数据,筛选出五个能源行业,在此基础上折算出中国能源产业的研发费用数据,利用熵统计的方法,研究出能源产业研发投入在行业维度和省份维度上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能源行业的研发投入结构无论在行业间还是区域间都比较稳定,期间有略微的小波动。研发投入目前主要集中在煤炭采选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R&D投入的三种不同的影响机制。由于R&D投入具有两面性,外部技术机会一方面会替代行业内的R&D投入,另一方面又会激励R&D投入。我们的回归结论显示,整体而言,国外技术机会对我国制造行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国内行业间的技术机会具有相反的影响;此外出口的扩大反而会降低我国行业的R&D投入,而进口竞争只是对高科技行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肖冬华 《特区经济》2012,(5):255-257
"推拉理论"为台商投资向大陆地区转移的动力分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框架。在台湾"推力"和大陆"拉力"的作用下,我国台商大陆投资升温。在产业选择上,随着台商投资形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在大陆投资农业,以农业为主的绿色投资升温。在区域选择上,中西部地区成为台商新的投资热点。面对新的形势,应借助台湾"推力",强化大陆"拉力",促进我国台商大陆投资掀起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建宏  师萍 《改革与战略》2011,27(4):120-123
R&D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文章利用1998—2007年西部各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GDP)的年度数据,研究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也表明,R&D投入和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互相促进效应的显现存在不同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ssesses both inter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innovation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06.It is revealed that the east-central-west inequality has increased over time,whereas the inter-provincial inequality showed a V-pattern until 2003;Both inequality measures oscillated from 2004 to 2006.Using a decomposition framework recently developed by one of the authors,we determined that the major factors driving innovation inequality are popul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R&D,location and openness.The aggravated innovation inequality reflects the growth of China’s innovation centers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ir admission into the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The fact that R&D is a major factor driving the inequality suggests that,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efficiency of R&D investment improved in certian regions during the period(1995-2006).Finally,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openness affect innovation inequality primarily through the coupled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resulting in first-mover advantages to provinces of the eastern region.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R&D投资能否帮助中国内资部门提升产出的技术效率,是一个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研究价值的命题。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跨国公司R&D投资对中国省区的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基于SFA方法的检验结果显示:跨国公司R&D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提升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跨国公司R&D投资的溢出效应明显呈现出地区差异性的特点;竞争效应是导致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而示范模仿渠道的溢出效应相对有限,其关键原因在于本地相对滞后的技术吸收能力制约了跨国公司R&D投资溢出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西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玲  严红 《特区经济》2007,221(6):194-195
本文以西部2000~2005年科技投入与GDP为基础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关系,其中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