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5~10年,中俄经贸合作面临多重机遇和广阔前景。按照"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在未来5年仍将保持7%的增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由于中东局势的动荡及中国与欧美国家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使中国扩大与俄罗斯在能源和资源领域的合作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俄罗斯在未来5~10年将加速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中对远东和西伯利亚地  相似文献   

2.
自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其在担任总统后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之后,创新就成为俄罗斯制定经济政策时所必须讨论的首要问题。目前,俄罗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纳米技术及核能技术,努力保持在航天领域的强国地位,力争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为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对俄罗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经济创新的潜力进行研究,并对俄罗斯的现代化规划与斯科尔科沃在其中的地位进行简要评判。  相似文献   

3.
自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其在担任总统后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之后,创新就成为俄罗斯制定经济政策时所必须讨论的首要问题。目前,俄罗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纳米技术及核能技术,努力保持在航天领域的强国地位,力争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为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对俄罗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经济创新的潜力进行研究,并对俄罗斯的现代化规划与斯科尔科沃在其中的地位进行简要评判。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16~17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商务部欧洲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承办的“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政策和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政府官员和学者共计70多名出席了会议.就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各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中国石油消费主要依靠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但中国的石油安全与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问题息息相关,因此,中国须要开辟除中东地区以外的其他石油供应地。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但俄罗斯石油目前仅占中国石油进口的不足10%,天然气则更少。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石油天然气出口的贡献率超过50%。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兼具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和能源外交三面性。如何发挥地缘优势和传统经济合作优势,利用好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也是必要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俄罗斯经历了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经济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的俄罗斯政治经济战略势必波及中俄经贸合作,进而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本文从贸易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合作方面,基于计量模型剖析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过程及关联因素。研究表明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提升了中国在俄贸易伙伴国中的地位,促使俄与中国产能合作的意愿强烈,直接投资和产能合作逐渐成为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动力;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对中俄罗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中俄政治关系对贸易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提高中国对俄罗斯投资、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在俄罗斯进口比重的机遇期,亦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期。经济强势崛起的俄罗斯和经济体系全面崩溃的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均有重要影响,在与其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中国恰到好处地拿捏平衡其中的大国利益边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来,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中俄经济战略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加强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及深化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与贸易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正式加入WTO,结束了18年的"入世长跑",成为最后一个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经济体。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俄罗斯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贸易的起点。俄罗斯加入WTO,必然会对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将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建立"欧亚联盟",深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空前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合作的领域,区域经济合作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黑龙江是中国最东北部的省份,北部、东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毗邻相望,与俄罗斯进行经济合作是黑龙江的一个主要经济发展思路。黑龙江与俄罗斯在资源以及生产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并且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这种经济互补性正在逐渐加强。本文的主旨在于对"一带一路"战略下黑龙江对俄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研究探索,首先对"一带一路"下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其次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黑龙江对俄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最后针对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对"一带一路"战略下黑龙江对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黑龙江对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同俄罗斯特别是同其远东地区发展经济合作,是吉林省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把双方毗邻地区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为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势必对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在西方制裁、油价暴跌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俄罗斯也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新形势下,中俄能源合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看,中俄能源经济合作存在互利双赢的可能,俄罗斯和中国需要思考如何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形式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高峰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强调,要尽快制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以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在会谈中胡锦涛主席为实现双方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提出了3点建议,其中特别强调"扩大相互投资,加强地方合作",该建议得到了普京总统的认可和赞同。因为中国正在大力实施第三轮大开放与大发展战略,双方就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进行政策安排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俄罗斯领导层认定,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可以大有作为,所以准备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3.
论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构建能源合作共同体是东北亚 (一)加强能源合作是东北亚各国保证区域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冷战结束后,军事安全问题退居次要地位,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则日益突出。而能源安全在各国的经济安全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995年,中国提出"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战略。1996年,俄罗斯制定了《至201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构想》。日本于1998年制定了  相似文献   

14.
谢桂生 《财贸研究》1993,4(1):72-75,59
建国以来我国的合作经济已成为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合作经济立法具有既适应经济发展,又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特点。加强我国合作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法律制度,为此要加强合作经济及合作社理论研究;要从中国合作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中国合作经济与合作社立法的原则;要把合作经济立法重点从规划经济制度转向规划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金融危机范围不断扩大,各国都在采取救市措施以防止其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而导致全面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中俄经贸合作又有了新进展.前不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俄,与俄罗斯达成多项能源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国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以获得未来20年来自俄罗斯的30亿吨原油,以及中俄就共建俄远东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签署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乌关系: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与会代表分别为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职能部门官员、学术研究机构的中亚问题专家和学者、工商业界代表。此外,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诺西尔容·尤苏波夫及商务参赞也出席了研讨会,显示了乌方对此次会议的关注。会议就中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经济合作、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政策及环境、中乌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及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中亚共同市场、中乌…  相似文献   

17.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最为关心和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未来二三十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最主要的能源产品,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俄罗斯能源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中国同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无论从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看,还是从地缘政治战略和保证国家安全角度看,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能源企业在同俄罗斯进行油气投资与合作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近两年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一本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世界经济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俄罗斯、东欧、中亚等转型国家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欢迎投稿。二来稿应紧紧围绕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注重学术性和创新性,选题新颖,论证严谨,文字简练。乌克兰危机后制裁与反制裁对相关国家经济的影响、"页岩革命"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冲击,经济现代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前景,"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东欧国家"入盟"前  相似文献   

19.
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两种主流观点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俄罗斯外交战略最突出的特点是推行经济外交,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在俄罗斯经济外交中所处的地位,可清晰地显示,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其他贸易伙伴相比并不滞后,真正滞后的是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目前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还不会影响中俄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滞后论”、“滞后的经济合作关系必然影响中俄整体合作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和俄罗斯都以良好的政治基础为依托,以相互毗邻为天然契机,发展互补性极强的双边经济,这种发展态势让两国在收获双赢的同时更看到了继续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俄罗斯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为求自保对中国的贸易采取了种种措施,如通过调升关税限制中国产品进入俄罗斯本土、歧视俄市场上的中国产品、对华采用反倾销手段等,这一系列的做法给中俄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但近些年来,中俄双方已经充分认识到对方对彼此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中俄政府双方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两国在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交流,主要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主线为走向,同时两国政府也提供政策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了两国的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