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大陆居民赴台湾自由行旅游流网络分析及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中堂  刘建徽  袁俊 《旅游学刊》2016,(10):116-124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由行已经成为人们主要出游方式之一。文章以大陆居民赴台湾自由行为对象,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采集我国最大旅游分享社区网站2009年以来的台湾自由行行程信息,构建了细粒度的旅游流有向网络,并使用社会网络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网络属于无标度网络,网络规模为2656,但平均路径只有4.3,网络密度较低,节点的度分布满足幂律分布,网络核心区与边缘区互动较少。按照时间顺序构建旅游流网络,研究网络的演化并分析其演化动力,发现网络规模、连接数量都与行程数量近似于比例增长,网络演化过程中新增加的节点优先链接网络中的明星节点。文章首次从网络演化的角度使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旅游流,丰富和拓展了旅游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探索生态型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可为提升城市生态空间服务效能和推进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及决策支撑。文章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为案例,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分析生态型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动态过程,并援引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探索其演化机制。分析表明,西溪湿地生态型城市旅游综合体呈现出旅游景观及配套服务用地、高端居住、商业服务业及交通用地持续扩张,农业、工业及村居用地持续缩减直至基本消失的时序特征,依次经历了“轴向蔓延”“核心-边缘”和“圈层+扇形”的用地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从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看,上述演变过程的形成是多阶段、多主体在特定城市发展导向下适应性地构建土地利用行动网络,促成所在地域空间定向转型的结果。文章认为,为促成生态型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发展过程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正和博弈,应在健全刚性生态约束机制的基础上,系统化地挖掘优质生态资源及其所处自然、人文环境的休闲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3.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任何成功旅游地的发展必定经历起步、发展、相对成熟和优化4个阶段。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空间上的不同组合,表现为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基于此,可根据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以江西旅游发展为例,改革开放至今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经历了点状、放射和凝聚模式,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矛盾、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必须优化空间结构的目标、措施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动力机制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靳诚  徐菁  陆玉麒 《旅游学刊》2006,21(12):43-47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也不断深入.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划分了三个不同的区域旅游合作阶段,并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归结为三类,即空间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模型,初步揭示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作用机制、合成原则,以及不同演化阶段的主导力量和演化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锋  陈太政  辛欣 《旅游学刊》2013,28(1):69-76
旅游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而目前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却忽略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力量。文章以演化的视角,结合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以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研发经费融合和研发人员融合等指标为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系统度量指标,以技术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和规模结构等为旅游产业结构演化度量指标,运用协同动力模型,以西安为例对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化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为:①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程度是旅游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②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协同效应;③西安旅游产业内部还没有建立起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的正反馈机制;④西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旅游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着负反馈机制,当旅游产业结构的有序度不断提高时,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就会放慢脚步。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旅游业的潜在重大影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迫切问题,低碳旅游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被公认为是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文章选取这两个利益相关者,研究双方在低碳发展决策中的演化博弈,以期通过较为精确的数学模型验证政企互动下低碳旅游激励政策的有效性,并从动态的角度探讨这两个群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剖析其发展路径与影响因素,为低碳监督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依赖于初始状态及其演化路径,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只有基于长远利益进行决策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可通过动态调节碳排放奖惩力度,降低旅游企业低碳转型成本,调整碳排放行业标准等措施引导地方政府与旅游企业共同促进低碳旅游发展的和谐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7.
北京间接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佑印  马耀峰  顾静 《旅游学刊》2011,26(10):31-35
通过对旅游流研究进展分析,引入物理学理论方法,文章提出了旅游流流势概念,依据权威部门多年统计数据分析了1999~2007年间北京15条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北京聚集流流势在时空演化规律方面存在明显的经济导向性和区位导向性。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北京15条聚集流可总体分为4大股聚集流,分别是以环渤海典型旅游区、长三角典型旅游区、珠三角典型旅游区为核心的三大股聚集流和福建贵州自成一组的聚集流。  相似文献   

8.
北京民俗村旅游功能提升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的民俗旅游以村落为单元得到规范.已有民俗旅游研究多是基于旅游业宏观发展角度,而以民俗村的旅游功能为研究对象、面向村落旅游建设的成果少而零散.本文运用甘恩(Gunn)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首先从供给方面,即食宿接待、游憩内容和旅游商品供应方面总结了旅游功能的低位状况,提出纵向深化和横向附加两个民俗村旅游功能提升的模式,并针对每个模式提出实施途径.文章希望通过对民俗村的旅游功能提升研究,促进北京的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三类旅游系统模型: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指出,对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旅游地理系统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旅游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考古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取得快速发展,但其研究却十分薄弱。本文在融合考古学与旅游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考古旅游的概念与范畴,并分析了考古与旅游的互动机制;同时对我国考古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架构了以资源保护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我国考古旅游利益机制。基于考古旅游伦理主体利益的实现,文章提出了以文化资源观、文化保护观、文化认同观为内容的我国考古旅游伦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素分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竞争力评价是近年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然后从分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一个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演化使各旅游地纷纷进行战略规划。同时,各旅游地发展战略在战略目标、旅游功能、产业调整政策、旅游形象四个方面已经暴露出较为严重的趋同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战略决策层的从众心态和战略参与者的标准化知识及模式化思维,成功战略难以复制,在不确定性发展环境下决策的中庸之道,战略决策层对外界的媚俗效应等。战略趋同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它将导致区域内恶性竞争,失去整体优势,并使区域旅游的成长极限快速到来。本文从研究者的角度,重新思考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认为通过深刻解读规划对象,充分发挥点群优势,提供多情景方案三条途径可以使战略趋同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旅游目的地映象概念自亨特1971年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内涵、目的地映象的形成、目的地映象研究的意义、测量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述.最后指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较多,但至今国内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成果有限,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先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迭尔指数来分析江苏省入境旅游总体差异,然后运用泰尔指数来定量评价1999-2006年江苏省入境旅游时间尺度上的地带间、地带内和市际差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入境旅游的市际差异逐渐缩小,且变化速度趋缓;地带间差异大于地带内差异,地带间差异是市际差异的主要来源,而苏南地带内差异又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最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引入区域分离系数来定量比较江苏省三大地带入境旅游分离收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业稳定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旅游业从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经济生态维的梯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本文从阐明生态位及旅游业的含义出发,提出了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影响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通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4年的旅游业相关指标与所在区域的相同指标总值的数据收集,运用比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获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旅游业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生态位评价综合值,进而对各省份进行了横向比较、聚类及稳定度分析,旨在探索区域旅游业发展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为滨海旅游发展的延伸,海岛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重要领域之一。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海岛型旅游地有较为相似的旅游资源、重叠的客源市场以及相当的重视程度,同时,其资源特色、发展环境、市场定位、发展条件、政策条件、介入机会等竞争因素差异较大,这些都决定了海岛型旅游地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对立统一关系。本文以福建省4个特色海岛——海坛岛、湄洲岛、鼓浪屿、东山岛为例,从分析4个特色海岛的概况入手,重点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空间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海岛型旅游地区域合作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区域溢出的可计算模型及案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旅游业区域溢出广泛存在,而溢出大小除了与两个旅游区之间的规模等级差异和空间距离呈负相关外,还与它们之间的类型差异和接受溢出方的学习能力呈正相关。本文即是对上述溢出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借鉴经典知识溢出公式而构建了一个测度旅游业区域溢出的机理模型S(ji)=δje-1δ(jl)Gi(jl)2+δ(jk)G(ijk)-βrij,并在进一步的变量定义和参数估计后,实现了模型的可计算化。此外,本文还利用该模型对长江三角洲"15+n"旅游城市之间的溢出情况进行计算,在验证模型可信度的同时也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及相应旅游圈组织的有效性问题,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通过语义内涵解读、现象考察和比较分析构建了穿越认知逻辑分析框架,然后从语义学视角应用发生学方法、心理距离理论,通过逻辑分析构建旅游时空穿越回环结构、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模型,并对旅游穿越结构进行过程机制分析。研究结论认为:旅游的时空转换结构是一种穿越结构,旅游穿越表现出完整的时空穿越特征,具有人类穿越式对话的典型性;旅游结构的本质是时空穿越;旅游穿越就是通过物理时空转换建立心理距离,最终达成心灵对话之目标。因此,旅游运行的核心矛盾就是解决由物理空间转换带来的交通需要和由穿越式对话带来的旅游实景营造需要,从而实现心理时空穿越。本文通过对旅游结构本质的追问,将穿越这一日常化语言抽象为学术语言,形成旅游学内生性概念和范畴,为旅游体验活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解释话语,并为不同类型穿越结构、穿越感问题的研究拓展了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