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     
《上海经济》2013,(9):72-74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可能性加大 6月19日,在美联储结束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如果经济复苏态势能够达到预期水平,即失业率降至7%时,那就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削减月度购债规模,并于明年年中结束购债。但同时,美联储还要观察更广泛的经济数据,以确认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而不至于影响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2.
蔡恩泽 《产权导刊》2015,(11):10-11
美联储加息预期牵动全球神经,在人们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9月17日美联储加息的棒槌敲响之时,戏剧性的结果发生了,美联储宣布,考虑到全球经济疲弱以及美国持续的低通胀,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现有水平,暂不加息。这让在焦急等待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的世界又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际市场的风云人物——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离任,伯南克接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4位美联储主席。此时,恰值美国经济调整关键时期,其核心点在于人们对美元利率前景的关注与争论。市场更为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延续性,最直接的关注则在于美联储对利率政策的把握。从目前趋势看美联储延续加息政策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联储又一次降息,这是今年以来美联储的第五次降息行动,把利率降到了1994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表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下滑深感担忧,美联储面对企业投资信心不足,股市高台跳水,经济逐步衰退,哀叹美国经济已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疲软状态”。  相似文献   

5.
环球资讯     
《宁波经济》2013,(10):10-11
美联储维持QE3不变9月18日,美联储意外宣布,将维持现行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维持每月总额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这一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美联储之所以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上保持“克制”,  相似文献   

6.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3):6-6
美联储主席耶伦强调继续实行低利率政策 北京时间2月11日消息,新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近日称,市场应预期美联储将继续遵循上任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所出台的低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7.
人物     
《上海国资》2006,(2):9-9
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干2月6日正式宣誓就职。此前一周,伯南克实际上已在行使美联储主席之职,2月1日,他正式接替1月31日届满离任的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自1913年建立以来的第14位主席。  相似文献   

8.
环球资讯     
《宁波经济》2010,(12):10-11
美联储激进刺激方案胎死腹中 近日公布的美联储11月份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曾在10月举行非例行会议上讨论过更为激进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包括设定具体的国债收益率目标和国债购买策略。但这一刺激方案最终“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9.
傅勇 《西部论丛》2008,(4):12-12
美联储正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它全方位地扮演着“救火队员”的角色,这是其成立95年来几乎没有的。用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的话说,美联储的本职是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16目,美联储在理事会后发布一项声明说,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2%不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09,(12):20-20
据外媒报道,美联储正把注意力转向金融危机对美国生产力的影响上。分析人士称,这对于美联储何时开始再次收紧货币政策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美联储将于何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在过去一个月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给出多种说法,仿佛在跟全球投资者“捉迷藏”。6月19日,伯南克告诉市场,虽然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可能今年稍晚开始放缓QE,明年年中可能结束QE。这是美联储第一次透露出清晰的时间表,全球市场随之巨幅震荡。7月11日,伯南克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表讲话中转了口风,以“可预见的未来都需要高度宽松的政策”的表述安抚市场。  相似文献   

13.
宏观·国际     
《首都经济》2010,(12):7-7
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 11月4日,货币政策会议后,美联储宣布了新一轮量化宽松方案:将在2011年二季度前购进6000亿美元的国债以提振经济。这是继美联储在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万亿美元的资产后,第二次采用量化宽松措施。  相似文献   

14.
警惕隐性QE3     
安狄 《首都经济》2011,(8):22-23
在低通胀、高失业率、高赤字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推出了饱受国际社会批评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虽然在争议声中QE2终于落下了帷幕,美联储会不会将“无耻”进行到底,继续上演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或者美联储会反思QE2的效果,逐步转向适度紧缩呢?QE2之后美联储的动向,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8月10日,星期二。 这一天,美联储十人委员会(FOMC)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当天会议结束后,FOMC立即发表声明称,美联储将把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到期后所得的资金重新投入购买长期美国国债,以帮助美国经济复苏。同时,美联储还表示,在未来“较长时间”将继续保持目前接近于零的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16.
对于经济而言,最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美联储的态度——现在已经非常确定了,那就是减息减到你不信的地步。近期贝南克对美国国会表示,尽管连续出现不利的物价数据,但美联储“将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支撑经济增长并提供防范下行风险的适当保障”。他的这些言论暗示,美联储将于3月份再次降息。  相似文献   

17.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风口浪尖已经退去,这场危机影响深远,令人深思。为应对此次危机,美联储积极采取措施,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稳定市场,恢复投资人信心。本文从美联储起源、职能及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入手.重点分析美国此次次贷危机的成因及美联储进行的相关改革,并简要阐述美国的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傅勇 《西部论丛》2010,(9):81-81
当前,美国上下最为担忧的是,经济会否陷入日本式通货紧缩陷阱。最近,美国经济复苏停滞,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官方和私人机构,均下调了美国经济的预期增长率。美联储在最近一次的声明里,非但不再提及何时加息,反而决定终止数量宽松的退出,承诺把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到期后所得现金,重新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高盛将美联储的这一转向称为“数量宽松第二季”,并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美联储会购买至少1万亿美元的国债。  相似文献   

19.
孙晓兵 《新财经》2013,(12):32-33
美国的超宽松政策还会玩多久?这或许是一个着眼大局投资者眼下最应该关注的事。从最新动向看,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好转,美国QE似乎到了该退出的时候。2013年10月,美联储货币会议纪要提升了缩减QE的预期。儿月20日公布的美联储10月29~30日会议纪要暗示,会议纪要主要围绕两点讨论了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一是关于QE缩减的时机、规则和构成的讨论,这表明在近期宏观数据转好的背景下,美联储已将QE缩减计划提上日程;二是关于如何加强前瞻指引的讨论,这凸显了未来美联储政策将更注重沟通策略,以期通过与市场的清晰沟通,让市场相信单纯的QE缩减并不意味着会很快加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2-12
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把基准利率下调至接近于零的水平,此举意味着美联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在同时应对经济衰退和消费者价格下行压力的双重挑战时,不得不采用新的尚未验证过的政策工具。美联储把隔夜联邦资金拆借率直接下调到0.25%,而且也是历史新低,美国进入了零利率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