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浦东女性见证了浦东热土的成熟,也经历着自身从蛹到蝶的美丽蜕变。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4个五年。过去的五年,在浦东的历史上注定会被铭记:2010上海世博会在浦东为世界献上成功、难忘、精彩;浦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07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实现翻番;浦东、南汇顺利合并,1+1>2的深度放大效应显现;迪士尼、大飞机等重大项目落户,未来发展令人艳羡……  相似文献   

2.
服务     
读书
  《解放国企》指出中国国企改革的问题涉及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石油、石化、电信、铁路、金融……这些企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因此,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但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国企改革近乎停顿。未来几年,国企改革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吗?国企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中国是否应该停止国企产权改革?国企改革下一步是市场化还是民营化?国企与市场经济融合了吗?我们的国企改革方案是毒药还是良药?……这些问题并未随着三中全会的落幕而消失,相反,许多人的疑虑、困惑与关切也在同时增长。《解放国企》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权威的国企改革蓝图详解,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时代化的视角来全面剖析国企改革,《解放国企》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国企的未来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4,(8):43-4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记者招待会上,就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政府已经连续三次注资国有商业银行,会不会发生潜在的银行道德风险。以及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3年内转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上市时间表会有所改变的问题回答说:“这些年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4.
与瑞典这样的北欧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幸福的理由:幸福是和自己比较,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进步,社会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从点滴去感受幸福,每天都有每天的幸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便已经实现了幸福的很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MBO)给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2004年郎成平教授所引发的有关国企产权改革大争论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国资委下决心“大型企业不能搞MBO”。与此同时.国资委还是允许一些中小国有企业继续探索MBO。两年来针对MBO是对是错,是应该规范发展还是应该全部遏止存在着诸多争论,这也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  相似文献   

6.
年初,温家宝总理曾表达过这样的担心:如果允许国有商业银行进入市场,而中国的银行改革又缺乏一批有技术、有眼光、有胆略的银行经理人,则会导致我们的银行在跟外资竞争时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7.
孔德丽 《西部论丛》2010,(10):76-77
2010年7月,农业银行的上市,完成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收官”之作,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加入WTO后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人以及本土金融机构的不断崛起,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研究动态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郭为 《世界经济情况》2004,(13):12-15,7
中国金融的发展取向究竟是以银行为主体还是以市场为主体.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同题。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实行有组织的价格开放.中国的宏观经济保持得非常稳定.价格上涨率较低.金融比率不断深化.实际的金融增长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率。金融深化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90年代后期.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尽管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较小,但中国金融隐藏的问题大量浮出水面.例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达不到国际标准、呆坏帐太多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步入了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大量的资本必须经过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来配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担负着21世纪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也不为过。中国金融真正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究竟应该怎么改?本文并不打算提出一条明晰的解决方案.只是通过回顾整个金融演化发展的道路.以作为金融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洪精明  王俊 《特区经济》2006,213(10):113-11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并没有明显降低,尤其是潜在的金融风险的财政化问题还很突出。本文认为,财政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在执行传统财政职能的同时还应该丰富和完善财政的监管职能,并重点对财政的监管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已成为衬:会共识.温宋宝总理就多次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最要性.认为不改革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会丧失.甚至交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会再演。表示要解决当前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金融改革攻坚中我们主要以微观金融主体的改革为主,以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改造和上市为标识,接下来的金融改革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构建制度、完善市场、创新产品上来。  相似文献   

12.
骆驼 《环球财经》2011,(3):20-20
为什么一些企业会茌更换CEO之后经历股价的过山车,而另外一些企业却能平稳经历更换CEO的阵痛?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当我们对那些光芒四射的商业偶像投去我们羡慕、钦佩乃至崇拜的目光时,我们却经常遗忘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CEO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大相径庭。抛砖引玉之余,我们也真诚等待你们也能经由我们的平台,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初,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之后,拉开了河南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制的序幕,面对这场将会给所有国企经营管理层和广大职工带来巨大变化的国企改制浪潮,本文就改革中应该引起思考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经营层须持大股或控股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一种观点认为管理者持大股会使管理者与其他股东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所以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增加能提高公司绩效。另一种观点认为,持有较大股份的管理者会有足够的控制力去巩固自已的管理者地位而不去考虑其他股东利益,也会使管理者更加富有…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已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如此逼人的形势下,我们面对的只有——不进则退!这对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自信与希望俱进。事实证明:现在我国经济竞争力已经寄希望于民营科技企业了。国企改制后虽然也有竞争力,但对就业.社会安定来讲是乡镇、国企、私营企业起了重要作用,但从现代化要求上来看,生产率要提上…  相似文献   

15.
关惠君 《中国经贸》2012,(20):274-274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体系也在进行着新的改革,这也就要求各个部门的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对于公路的维护工作中,公路统计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环节,所以对于这项工作我们更应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使得国家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都处于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推进的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也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改革的必由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可能会经历一次阵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触动了计划经济的最后一根神经,职工生存疾病保障已经尖刻地摆到中央政府的案头。构建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能会经历一次阵痛。但那却是保证改革继续深入发展的根。在我们构建社会保...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经营者待遇偏低问题不仅在企业界反响强烈,而且也已引起国家的重视,今年两会上企业家代表的呼声和近年来国企经营者薪金改革的尝试都为问题的解决埋下了伏笔。但是如何给国企经营者定价,却需要根据国情,在探索中逐步解决。经营者也是一个系统概念在企业中,应该让谁先富起来?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说:我要让企业的经营者们先富起来。华远集团十几年前由20万元贷款起家,在任志强的带领下如今已发展到总资产上百亿、拥有50多个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与“玉溪红塔”有着相似的非凡经历。与格时健不同的是,任志强是在明里拿高…  相似文献   

19.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时下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一种主张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有商业银行机制的改革上。理由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在现有体制格局难以作出较大的调整的前提下,应该集中精力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包括人事机制、用工机制、分配机制等,尽可能提高其效率。另一种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集体企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引起企业职工各种利益的调整,人们的生活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难免有阵痛,有矛盾,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职工为讨说法、问政策、求安置而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联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