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企业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燕 《乡镇经济》2001,(6):21-21,38
二十一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品牌意识的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乡镇企业如何通过品牌经营战略,建立名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湖北经济》2002,(11):6-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九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名牌的培育和发展。1996年省政府转发了省经贸委、省技术监督局提出的《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争创精品名牌活动意见》,随后相继就加强商标工作、发展壮大“四高产品”、名牌产品的评价管理等制订了多个政府文件,将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上升到振兴湖北经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措施创立名牌、发展名牌和保护名牌。  相似文献   

3.
企业如何实施名牌战略?日前,由浦东新区科协主办、新区质量标准计量学会、新区质量协会承办的“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争创上海名牌企业“论坛在浦东举行。本文撷取了部分与会代表对于“名牌“的观点。名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名牌与文化     
现在许多地区或企业都在实施“名牌工程”、“名牌战略”。何为“名牌”?“名牌”的内在价值包括哪些因素?一般人以为,所谓“名牌”是“牌”与“名”两部分组成。“牌”实际上是商标的俗称,“名牌”即是著名的商标或驰名的商标。而“名牌”的“名”笔者认为还包涵着另一层含义,即牌子的“名”要正,“名正”才能“言)顺”。要有“名分”,要取得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才能在一个国家扬名,进而在世界扬名,成为真正的名牌。按照国际惯例,广义的商标不仅保护各类商品商标,还保护各类服务,如金融、法律、广告、会计、咨询、设计、教育培…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品牌经济,湖北发展民族工业和自主知识产权首先就要制定和实施好名牌战略,包括传统名牌战略、特色名牌战略和高新名牌战略等。与此同时,还要争创湖北发展名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抓好名牌战略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侯剑 《浙江经济》1997,(10):36-37
当前,我国企业界、理论界日益重视对名牌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名牌战略是一种经营战略,在当今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创立名牌企业,是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国  相似文献   

7.
自四川省实施“质量立省、名牌兴川”战略之后,上海市召开质量工作座谈会,要求实施名牌战略,托住百年泸华信誉;北京市政府提出实施名牌战略,争取在三年时间内树200个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北京名牌……,接着,199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了自治区经贸委关于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内蒙古名牌产品的报告,提出了自治区名牌战略的总目标,即:到本世纪末,有50个重点产品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并具备争创国际名牌产品的能力,有100个重点产品质量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有200个重点产品成为出口创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信誉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简称“512工程”。1995年5月,经企业自愿申报,地区、行业推荐,用户和消费者评议,“内蒙古名牌产品”审定委员会审核确认,56家企业生产的58种产品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名牌产品。至此,我区名牌战略的实施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以名牌战略带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对全省名牌战略的现状、绩效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的政策措施。一、山东省实施名牌战略的绩效(一)实施名牌战略的现状及其特点自1993年底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全省掀起了一轮争创和发展名牌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升了全省主导产业竞争力。1.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现状从我省目前情况看,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国内外市场上…  相似文献   

9.
要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必须把基础性的理论搞清楚。要把名牌基础理论搞清楚,首先要把基本的概念搞清楚。这里最基础的概念是两个:一个是“品牌”,一个是“名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原则。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比如成立了由市领导主持、11个部门组成的“深圳名牌战略联席会议”,设立了“市长质量奖”、“名牌百万奖”,制定名牌战略中长期规划,为名牌企业开通“直通车”服务,开展“深圳知名品牌”评价等。  相似文献   

11.
面对铺天盖地的国外名牌涌入我国,我们的企业应该有忧患意识。不讲名牌战略的企业难以立足市场。在名牌战略日益火爆的商战中,我国的品牌应该有怎样的“战略”?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名牌的涵义及含金量。名牌即“鸣”牌,顾名思义,是叫得响的产品,质量叭叭叫,信誉响当当,能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占一席之地。从这种意义上说,名牌也是“民”牌,一提到某名牌,老百姓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名牌不仅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大,在竞争中卓而不群,而且拥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名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这种无形的资产对企业来说价值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未来市场竞争 ,是品牌的竞争。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应始终把争创名牌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常抓不懈。本文就如何实施名牌战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江泽民总书记也明确要求“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我国已加入WTO,国内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实践证明,实施名牌战略重在市场,重在培育、重在引导,在名牌战略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我国的各行业创造出一批具有高质量、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也才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河北鸣鹿服装集团公司就是依靠名牌战略而跻身于国内及国际市场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名牌战略被抬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在数不胜数的品牌中,真正能为广大消费蓄所接受的品牌却是凤毛麟角。许多品牌在何以成名牌上做足了文章,有的引进国际标准创名牌,聘请“伯乐相马”树名牌;有的创办专业商店售名牌,争请名人评价扬名牌;有的借路各名桥墩名铸名牌,打破常规辟名牌;有的巧着“时髦”外衣美名牌,集聚“他山之石”攻名牌。但最多的还是通过大量广告来宣传自己的名牌,以达到成“名”之目的。我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8牌内涵。8牌不是市因的产物名牌…  相似文献   

15.
<正>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创造名牌在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意义,纷纷制定创造名牌的目标和规划,认真研究创造名牌的策略,精心组织名牌战略的实施,努力创造一代名牌。但在实施名牌战略中,众多的中小企业面对大企业、大公司雄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市场竞争将逐渐由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单一层面的较量,转向综合反映企业素质、经营管理、产品和服务、信誉和实力的名牌之争,就企业而言,实施名牌战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创造名牌。实施名牌战略首先是要创造名牌产品,而创造名牌产品的着眼点是要抓好产品的质量。只有大量的科技投入,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才能创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因此,企业要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一方面要加快固定资本更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机构,加强同科研院所、高等院…  相似文献   

17.
在工业领域,青岛是中国最早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城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青岛市 委、市政府在尊重和把握市场规律的前 提下,率先了提出“名牌战略”思想,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了一批名牌产 品、名牌企业和名牌企业家,被誉为 “青岛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名牌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知名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这个国家的经济一般是落后的。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名牌方面差距甚大。如世界30大驰名商标,全球500强企业中,泱泱中华大国竟然榜上无名。令人欣慰的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已转向自觉地认识名牌、研究名牌、运用名牌。“名牌战略”已成为一些企业家成功的“法宝”。本文对“名牌现象”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企业面临着空前的全面市场竞争,发展名牌,紧握名牌这柄竞争至胜的杀手锏,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广泛的“名牌战略”热席卷华夏大地。然而,由于名牌战略在中国起步较晚,对其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掌握还不完善,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名牌”就等于“昂贵”,名牌商品就是价格昂贵的商品。  相似文献   

20.
名牌战略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力●侯元琨吴殿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效益,名牌就是成功的标志。没有名牌,企业就没有竞争优势。没有名牌,企业就不可能长久稳妥地高速发展。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竞争就是“牌子竞争”。1995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