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计风险”概念体系的比较与辨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将“审计风险”目前的定义划分为“损失可能论”和“意见不当论”两种类型。从概念体系内部逻辑统一性和审计风险模型的计算公式出发,明确指出”意见不当论”这一类审计风险概念体系符合审计风险作为程序性技术风险的本质;讨论了“损失可能论”的理论缺陷和审计理论风险诸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审计的本质;给出了简短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山东审计》2002,(9):17-18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所谓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专业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提出的审计意见或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加强,国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公明 《浙江审计》2004,20(1):30-31
审计理论和实践表明,任何审计工作部有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审计新领域,也不例外地具有审计风险。审计署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十六字”方针,其重点在“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指出防范审计风险的五项基本措施:强化一个“意识”,提高“两个素质”,落实“三个到位”,完善“四个制度”,把好“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2006年发布的新审计准则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正确认识风险导向审计对执行新审计准则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由来及职业界的几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指出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新审计准则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是“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6.
《工业审计》2005,(5):33-38
谈到“风险”,有些人或许会不屑一顾,有些人也许不以为然。然而,近两年来.“企业风险”带给上柴公司的切肤之痛却是风险审计难以抹去的。先说市场风险,2004年初,在柴油机市场突然“井喷”的情况下,我们准备不足,错失了诸多良机。再看政策风险.2005年初.由于宏观调控的收紧出乎我们的预料,带给内部营运的困难,我们不得不“挺过调整期”。面对风险,我们上柴公司应该怎么做.审计法律宣应该有什么作为,都是值得我们每一名审计人员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上,自六十年代的“诉讼爆炸”以来,审计人员就开始致力于审计风险的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模式由此产生并得到推广,目前以四大为主的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都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模式。我国是否也应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条件是否具备,本试从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入手,对其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  相似文献   

9.
审计风险具有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的客观必然性。随着现实政治经济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风险也将显性性,而防范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一项长期的、经常的工作。如何降低和控制审计风险,着重于抓“五防”。  相似文献   

10.
审计机关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概念最早起源于民间审计领域。自1931年美国厄特雷·马尔歇公司案件开始,到1938年的麦可森·罗宾斯公司破产案,再到60-70年代针对八大会计公司的300多起诉讼案,在民间审计领域刮起了一股诉讼浪潮,被世人称作“诉讼爆炸”,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审计风险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民间审计的审计风险有许多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解读我国民间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 《审计月刊》2007,(1):40-41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该审计准则体系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原则,突出表现在审计风险模型的变化上。新模型以审计风险二要素取代了原来的三要素,对此理论和实务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重大错报风险还是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两部分构成,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另外一种看法是新模型虽在结构上较原来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扩展,充分强调经营风险的评估的重要性,有了本质上的变化。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但新模型的提出对实务工作的指导意义是不能否认的,为了能够对广大审计人理解新模型有所帮助,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自中共中央苏区时期以来,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预防风险、揭示问题、抵御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新形势下,我国面临世界经济动荡、新冠疫情反复侵袭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叠加风险,利益相关主体对经营和管理中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审计面临综合环境带来的各类重大风险,及单位组织内部的财务风险因素,需要探索风险导向型的新型内部审计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内审机制和体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指导等措施完善内部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单位组织或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解决内部审计中的人才素质、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的效能,实现为国家经济“保驾护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爆发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让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直面如何进行审计风险管理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重大课题。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审计风险的定义,本文首先提出两个层次的审计风险含义,然后以审计风险的“全程序、全过程和全员性”特徵为主织,结合风险管理一般知识,提出五步骤全程序审计风险管理;根据实际审计工作进行四阶段全遇程审计风险管理;最后提出各级审计人员参与具体审计项目风险管理和会计师事务所追行审计风险管理的政策,从而形成全面审计风险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关于审计风险,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认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  相似文献   

16.
试论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昆  龙芳 《山东审计》2002,(12):13-14
在审计理论和实务中,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概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界定范围有所不同,如国际审计准则界定的误报为实质上,而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界定为重大,另外美国审计准则界定所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为无意行为,而非有意为之,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  相似文献   

17.
试论审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 2 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 47号认为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姚卫东 《审计月刊》2004,(11):44-45
目前,会计报表审计集中在每年的1至4月份,由于人手紧张,在审计工作中,往往存在不分主次轻重,忙于“抄帐”,有的通宵审计,缺少职业判断,应付完成审计程序,使审计流于形式草草地走过场。这样的审计,留下了很的审计风险。“银广厦”等一系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的发生,审计人员们敲响了警钟,在审工作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列向计在出以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到国内的审计专家黄世忠、陈建明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财务舞弊症结探究》,文章认为,导致“五大”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五大”审计模式的改变有关。该文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大”(可惜现在已经只剩“四大”了)特别在安达信的审计模式已经由制度基础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风险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嬗变,实质上是审计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改变的决不仅仅是审计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理念,并有可能使审计由一门高尚职业(其精髓由专业判断和公众责任组成)沦为一种惟利是图的生意(其核心是风险与报酬的权衡与抉择)。  相似文献   

20.
邵茜 《电子财会》2006,(1):38-40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FAC)的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提高审计质量,于2003年10月发布了三个新准则:一是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是ISA330“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三是ISA500(已修订)“审计证据”。这一系列新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更深入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审计风险模型做出重大改动。最新审计风险模型对于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有何优越性,对于我国审计现状有何启示,是值得我们进行总结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