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投资、沉淀成本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旧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造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因自身显著的沉淀成本而难以退出市场,这一现实影响了政府决策者对证券市场制度的运行,从而影响了证券市场制度的变迁。本文通过引入沉淀成本概念,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我国国有企业退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沉淀资本投资的存在,不仅使理性的投资主体考虑投资收益率,而且应该考虑投资成本的回收状况。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具有沉淀成本,必然会影响投资主体的进入,所以,政府的制度安排需要着眼于降低生产要素沉淀投资成本,以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潜在的扩张力,但由于没有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本文从沉淀成本角度出发,使用一个动态的投资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所面临的障碍以及提供刺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基本原则,在于完善投资成本补偿机制:一方面,需要大力完善市场制度;另一方面,更需要大力完善非市场制度,同时,政府折旧和税收政策等也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沉淀成本概念入手,探讨国有企业退出时沉淀成本形成条件,表明沉淀成本是影响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最根本的经济变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据降低和补偿沉淀成本原则确立实施国有企业重组的制度创新,同时还为政府提供促进国有企业重组一些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5.
沉淀成本、通货紧缩与国企战略退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放松新古典竞争理论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产业结构扭曲的特点,通过引入生产要素沉淀成本来分析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由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自身缺乏比较优势,在竞争中也很容易产生亏损,同时又因国有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的沉淀成本显著而无法退出市场,造成过度竞争,进而使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投资减少,形成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因此从沉淀成本角度提出治理有关通货紧缩的政策处方,能有效地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退出以及降低沉淀成本数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放松新古典竞争理论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产业结构扭曲的特点,通过引入生产要素沉淀成本来分析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由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自身缺乏比较优势,在竞争中也很容易产生亏损,同时又因国有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的沉淀成本而无法退出市场,造成过度竞争,进而使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投资减少,形成通货紧缩。因此,从沉淀成本角度提出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处方,在于有效地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退出以及降低沉淀成本数量。 相似文献
7.
股票一级市场的投资行为是由一级市场认购成本、二级市场预期收益和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投资效用共同决定的。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制度安排上的种种缺陷导致了投资行为的异化。要规范投资行为就必须进行制度矫正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空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作为空间状态是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经济扩散点. 相似文献
9.
如果跨国公司投资没有沉淀成本,无论东道国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跨国公司都会很自由地进出该国;但如果跨国公司投资有沉淀成本,尽管东道国实行硬经济政策获取大部分经济剩余,但跨国公司就会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转移到软经济政策的国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跨国公司的投资具有沉淀性,此时,国家之间为了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竞争将会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从而带来整个世界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国有企业身上的沉淀成本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理性逻辑,恰恰是政府决策者尊重企业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的结果.由于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一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产品价值实现受阻;另一方面因国有企业资产专用性,以及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市场缺乏,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国有企业显著的沉淀成本这一经济现实影响了政府决策者对证券市场制度供给,从而造成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并提出改进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和弱化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attempt to clarify the concepts of, and the link between, fixed costs and sunk costs. They argue that the root for possible confusion between fixed costs and sunk costs is the inconsistency in defining the term fixed costs. They define fixed costs uniformly as the costs that are independent of the level of output and suggest that instructors refer to the part of fixed costs that are irrevocably committed as sunk costs. Under these definitions, the statement “there are no long-run fixed costs” is incorrect. Instructors should teach students that in the long run there are no sunk costs, although there may easily be fixed costs.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金融的发展对我国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金融资源支持.在分析我国既有的金融体制变迁的基础上,民间金融的发展是内生于民营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3.
城市商业银行制度安排缺陷及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产物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形成有效竞争市场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就可持续发展而言,其制度安排仍有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市场定位不科学、高管人员选聘无市场等方面.克服这些缺陷需要大胆借鉴和应用包括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在内的现代企业理论,以有效解决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和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资产在国际间的流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发生沉淀成本有可能对国际商品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总量和产品构成,而且还会影响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如果一国进行了沉淀成本投资,就会使其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进退两难困境,失去了讨价还价的力量,并影响其在贸易利益上的分配格局。因而为了摆脱这种被要挟和被控制的风险,政府实行一定的保护主义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易费用与制度变迁都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具体操作方面,比如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问题。中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仅必须考虑到资源优化配置、改革成本和经济运行效率,而且更应以此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这些又与特定的制度安排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只有认真研究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的相关问题,才能保证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资本投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尚处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政府在资源分配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系会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研究发现.政治关系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外部融资便利,可以降低对内部资金的依赖而降低融资约束,并减少与政府的协调成本,从而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制度环境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政治关系对企业投资的作用不受制度环境差异的影响;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对企业投资的作用要强于与非地方政府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政治关系和制度环境主要影响的是由于融资约束而导致的投资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7.
We present a model featuring irreversible investment, economies of scale, uncertain future demand and capital prices, and
a regulator who sets the firm’s output price according to the cost structure of a hypothetical replacement firm. We show that
a replacement firm has a fundamental cost advantage over the regulated firm: it can better exploit the economies of scale
because it has not had to confront the historical uncertainties faced by the regulated firm. We show that setting prices so
low that a replacement firm is just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s insufficient to allow the regulated firm to expect to break
even whenever it has to invest. Thus, unless the regulator is willing to incur costly monitoring to ensure the firm invests,
revenue must be allowed in excess of that required for a replacement firm to participate. This contrasts with much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hich argues that the market value of a regulated firm should equal the cost of replacing its existing
assets. We also obtain a closed-form solution for the regulated firm’s output price when this price is set at discrete intervals.
In contrast to rate of return regulation, we find that resetting the regulated price more frequently can increase the risk
faced by the firm’s owners, and that this is reflected in a higher output price and a higher weighted-average cost of capital.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2006—200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借鉴自由现金流与投资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自由现金流与上市公司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与自由现金流正相关,存在正自由现金流的上市公司越会进行投资;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投资环境越差、政府效率越低,其越容易进行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19.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Work-related Training and Labor Mobility: The Role of Firing and Exit Costs
Within an incomplete-contract framework, we examine the consequences of contract renegotiation for contract design/enforcement and training market efficiency. Specifically, we show how the imposition of either firing costs or exit costs can bind together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in longer-lasting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that allow both agents to amortize their training investments. Nevertheless, the model implies that, although firing and exit costs provide institutional solutions to the training under-investment problem, this is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allocative efficiency (efficient separa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trade-off.revised version received July 23, 200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