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研 《林业经济问题》2020,40(2):181-188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景区剩余索取权配置与景区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外部性理论,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模型,分析了经营者不愿对景区资源实施保护的原因。认为由于经营者行为的外部性,当景区剩余索取权没有全部给予经营者时,将会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其次,从比较静态角度对影响经营者投资行为的因素:投资时间、投资收益的外溢程度、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比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通过景区剩余索取权的重新配置,产权制度创新等措施修正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3.
森林旅游功能的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旅游的经济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和解决。这就是从经营者角度的经济评价和从消费者角度的经济评价。 1.从经营者角度的经济评价。首先,以价格为基础进行经济评价。这里的价格可以根据旅游功能的社会成本和森林的一般收益率来计算。由于设施及维修费用随着平均收益率的增加而自发增加,因此按这种方法计算价格,经营者有利可得。 另外,以成本为基础进行经济评价。由于旅游对森林和林地会产生不同影响,随之其他林业生产活动的利润也会减少,这就意味着旅游服务成本的增加。从这个途径可以计算出以成本为基础的价值。 其次,以…  相似文献   

4.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使旅游资源处于低效或过度利用状态,其根源主要是旅游资源产权模糊或虚置及旅游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质。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旅游开发中存在一些外部性现象,如因产权不清、规划不当、游客拥挤及对水利工程旅游的特点把握不准带来的外部不经济,在分析这些外部性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管理、协调规划、采取经济奖惩和重视社区参与等内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漠河县森林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博 《中国林业经济》2011,(6):41-44,50
以漠河县森林旅游为研究对象,根据漠河县森林旅游发展的特点,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漠河县森林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结合漠河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全方位、多渠道加强营销,做好森林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态公益林“外部性”特征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公益林外部性具有市场交易困难、外延扩散、内敛可计量、非附带等特征。科斯途径与庇古途径是解决外部性的主要经济途径。两者对森林外部性的解决虽然具有理论上的一致性,但在具体应用中均存在困难,不能直接套用。应从公益林外部性特征出发,以政府作为生态产品的购买者参与交易,并以经营者提供生态产品的机会成本作为政府对其出价的依据。最后对公益林外部性解决途径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
陈小琴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249-252,268
森林旅游在我国已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游客对森林旅游导游员的需求不足,且森林旅游导游员有被轻视现象。本文分析了森林旅游导游员的作用,简要剖析了森林旅游导游员现状,指出当务之急是抓好森林旅游导游员的培训工作,并就培训资源的利用、培训内容的确定以及培训形式与方法的选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旅游者视角,将森林旅游和低碳理念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森林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巨大差异,探讨了森林旅游者的的低碳行为实现方式,建议:森林旅游者能培育低碳旅游理念、转变旅游消费观念,积极践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学习计算碳排放并积极做好"碳补偿",以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暖,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的合理开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贵松  陈剑萍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5):273-276,295
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是一个新思路。本文对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旅游的意义、条件以及开展森林旅游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森林旅游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倒衬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乏力,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一直处于初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从香文化理念的视角出发,对森林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设计。在对香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香文化的森林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最后设计了香景、节日、住宿、香事和纪念等五大类型森林香文化系列旅游产品,为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香文化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升温,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地花香果居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调查等方式将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总体影响等4个方面的感知进行均值分析,发现在上述4个方面的正面感知均强于负面感知;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与旅游影响感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花香果居景区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社区归属感越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呈越积极的态度,而学历越高的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更为敏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并提出花香果居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张家界旅游客流量年际间时空变化基本特征的分析,反映出对张家界市的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与环境等问题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减少客流量波动的负面影响,从正确认识武陵源的景观涵义到适当控制旅游服务业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分析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及负面影响,协调两者间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调查法,以武汉市黄陂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及负面影响。[结果]农业生态旅游对黄陂区域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有效地促进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及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也存在农业生态旅游投资大、农民获利不均等因素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因此政府有必要提前科学规划农业生态旅游,提供支持引导,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论]鉴于黄陂区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高于负面影响,为进一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综合协调各个方面,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其为推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库旅游是水利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决定水库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尤为重要.以湖南酒埠江水库为例,通过对普遍存在的水库水资源量不稳定、不同水资源利用目标冲突、水资源的污染等现实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深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基础上,探讨了该类问题对水库旅游开发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加强水资源量的管理、强化水质管理、灵活开展旅游建设开发、拓展旅游开发利用资源范围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建宁县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建宁县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管理、生态旅游品牌、生态环保教育、社区参与旅游等五方面提出了建宁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福州市气象统计资料和定点观测资料,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日照、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空气负离子等方面的特征分析,并应用W H Terjung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对公园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得出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区域范围内,旅游舒适期长、气温日较差小、逆温现象显著、空气质量高、总体旅游气候适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乡村旅游产业、旅游资源及村民参与等3个层面全面探讨全产业链模式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查阅资料法,分析研究2012~2016年间我国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全产业链模式及其在旅游上的优势以及全产业链模式对我国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2012~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营业收入及受益农民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增幅分别为425%、375%及213%,增幅巨大。全产业链模式使乡村旅游产业得到融合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使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实现全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推进该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升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村民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改造自家住房结合当地特色兴建民宿,参与本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推动全民参与旅游业的一种形式。[结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年接待游客量、营业额和受益农民都在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在乡村全域旅游中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对于旅游产业增值和产业融合、各环节无缝对接和旅游资源整合以及调整农村产业构造和优化产业升级、推动全民参与经营等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旅游经济发展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并存的;根据目前旅游发展过热,"环评"工作严重滞后的现实,指出旅游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介绍了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对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强调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则是取得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文在分析2000~2011年间环渤海地区国际旅游经济产业构成和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效益进行分析,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刚性部门创汇能力仍占主导地位,购物、游览和娱乐等需求弹性大的部门后续发展形势可观.通过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环渤海地区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演进变动对国际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环渤海地区各地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滨海旅游后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迫切要求发展环保旅游,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解决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的最佳方法也是环保旅游:环保旅游切实可行且发展前景应当看好,可是不论是学界还是产业界都很少注重这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