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小城镇建设对于壮大农村经济,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山西省走出“三农”问题困境的突破口,也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2.
解决中国"三农"这个老大难问题,"三分农民"将是可行路径.以江汉平原为例,这个路径的基本构想是:将一"分"农民离土脱农,加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即非农人口;将一"分"农民从传统的大田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不依赖或少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进行高投入、高附加值即高产出的工厂化、科技化、集约化农业;将一"分"农民从事依赖于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少人化的农业.同时,伴随着农村金融、科技、农产品流通等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最终实现农业人口的分流、农民数量的减少、农民收入的提高,即"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分农民"的新构想虽然是以江汉平原为例设计的,但这一新构想所指出的路径对湖北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和现存的城乡、工农和贫富差异滞胀及“三农”问题困惑,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此后,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实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度重视解决小城镇规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发展研究》2009,(3):69-7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处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城镇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本文提出发展城镇规划是关键,从六方面鲜明阐述,站在一定高度提出重视解决小城镇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5.
陕南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独特作用,对陕南推进城镇化进程有重要意义。陕南在小城镇建设中面临着经济实力较弱、经济要素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大、管理体制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等挑战;也有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改善、移民搬迁等机遇。在分析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陕南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并从提升科学制定规划能力,实现科学发展;提升要素聚集能力,实现聚集发展、规模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等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加林 《发展研究》2000,(11):39-40
90年代以来闽北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跟我省其它地区小城镇的建设相比,闽北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问题主要出在小城镇建设模式的选择上。闽北小城镇建设走的是一条机械模仿别人的道路,在思想认识、思维模式、资金、人才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东西。为了促进闽北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认识,改变思维。  相似文献   

7.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论"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月明  赵金龙 《经济问题》2006,(4):45-47,80
“三农”问题是近十多年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不断被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此目标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农民收入问题是三者中的根本性问题。但“三农”问题的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不仅仅在“三农”本身,而是宏观经济发展中阶段性矛盾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郊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荣 《财经研究》2000,26(3):39-44
  相似文献   

10.
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1978年江西省仅有130个建制镇,到2009年全省共有70个县城关镇、667个县市属建制镇,此外还有630多个集镇。在此期间,江西省小城镇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恢复起步阶段(1978~1990年)。这一时期,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问题相互交织,情况更加复杂.为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之策.本文在简单总结了国内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又同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交织一起,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泛珠三角区域“三农”问题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本文从分析泛珠三角区域“三农”问题这一特点的现状与成因入手,对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统筹解决泛珠三角“三农”问题作一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中国人对房的渴望,就像信徒翘首着天堂!房价是居高不下的漫漫牛市,需求是节节攀升的雄关漫道.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梦想之一.而平抑房价的政策措施却一再受挫,主要是因为这些措施大多停留于房价本身,没有对房价背后的强烈需求进行有效疏散.显然,人们对居住区域的选择强烈地影响着房价;人口的聚集程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韦军 《时代经贸》2010,(12):1-1
文章在简要分析我国“三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工业化 ,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现实途径 ,是山西省实现“区域优势经济、县级特色经济和小城镇辐射经济三位一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 ,是山西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制度着手,改革已经不适应农村、农业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实行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问题相互交织,情况更加复杂。为此,我们应另辟途径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在总结了国内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小城镇建设是提高我省城镇化水平的正确选择,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治本之策,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方式。小城镇建设能够带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我省407个县以下建制镇中,315个建制镇人数均不足5000人,占总建制镇数的77.4%,一些建制镇规模小,布局比较分散,经济集聚功能差,对当地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论证了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