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江苏省、安徽省和贵州省3县(区、市)761位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采用四部模型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行为的一般模式。从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来看,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决定其是否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唯一重要因素,农村居民自身的健康需求成为其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医疗类型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医疗支出的决定因素来看,医疗服务价格偏高会加重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为此,农村公共卫生政策要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对疾病认知和预防的能力,以低收入者作为政策作用的主要对象,并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且农村医疗保险的开展应优先发展住院及大病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居民医疗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Grossman健康资本模型及其拓展研究,认为有必要将医疗需求行为区分为患病和患病后就医两个不同阶段.导出Logit患病方程和OLS医疗支出方程,并采用CHNS 2006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村居民患病率的因素以及影响患病后医疗费用支出大小的因素,识别出教育、每日睡眠时间、有无参加保险、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农村人口医疗需求的影响规模,并计算出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收入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医疗服务配置与利用为视角,通过构造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会通过农村医疗服务来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但改善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均会对农村居民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更多影响的是农村医疗服务的利用,而城乡收入差距更多影响的是农村医疗服务的配置;目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居民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医疗服务问题存在基础设施差、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管理方面缺失、社区居民求医思想薄弱等问题,导致农村居民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从农村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着手,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讨论,得出有效解决的办法,为农村社区服务建言献策,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5.
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消费: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1991~200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消费决策和医疗支出大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年龄大的人群,其生病的概率较大;居民的医疗支出存在着财富效应;在中国农村地区,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为0.19,反映出医疗消费在农村地区是必需品。本文验证了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健康资本三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即相对贫穷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居民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健康资本来获得收入,从而导致其健康状况相对恶化、医疗支出增加。因此,对低收入者的医疗消费进行补贴对于提高他们的福利、缩小农村的不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的供给水平来降低农村居民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基于安德森(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模型,本文构建了影响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三维分析框架,包括个体特征维度、政策环境维度和医疗资源维度。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5年数据,通过多元有序Logit回归发现: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呈现"倒挂"现象,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要高于城市居民,主要是由城乡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优质的医疗服务主要聚集在城市地区,反而导致城市地区医疗服务利用的过度拥挤。在三维影响因素中,首先是医疗资源维度对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中影响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主要是医疗资源的充足程度,说明城市地区医疗服务利用较拥挤,城市居民希望获取更加充足的服务;而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主要是医疗资源获取的便利程度,说明农村地区长期的医疗服务短缺,农村居民希望获取医疗服务更加便利。其次是政策环境维度,其中认为政策的公平程度与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且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城市居民的影响要比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要敏感,这主要是制度保障水平差异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个体特征维度总体上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较弱。为了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需要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同时推进,尤其是要补齐农村医疗服务供给这一短板。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7—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医疗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农村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度、农村产业结构、财政信贷支农等指标数据,针对影响其农村居民收入变动的因素进行研究。财政信贷支农、农村产业结构、城乡融合度、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有较大贡献,其中涉农贷款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效果最为显著。基于此,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从提升财政支农水平、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和提高农村保障水平等角度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研究课题组对陕西和四川550个农户中2273人的调查数据,以Grossman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分别采用二分Logistic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卫生室以及通村公路是四周患病率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对家庭医疗支出有影响的是性别、年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收入、通村公路、距乡镇距离和就诊机构,其中就诊机构是影响家庭医疗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还比较低,作为中间变量的医疗机构评价、医护人员评价、药品评价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初始变量中除农村居民的年龄、区域、职业、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外,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主要患病类型、患病后主要诊疗方式等因素间接影响其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新思路——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在城镇基拳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农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仍较突出.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目前参保率较高,但具有低缴费、低待遇的特点,对农村居民提供的医疗保障水平有限.同时还存在医疗服务机构监管问题、医疗保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等问题.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和疾病结构的变化,农村群众越来越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卫生服务保障.可以通过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场、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及监管力度等以及建立不同的保险形式,合理分担医疗费用,提高筹资水平,使社会医疗保险支出的医疗费用能为更多的农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当前医疗服务对农村居民而言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本文收集整理1990—2009年城乡医疗相关数据计算医疗需求收入弹性。研究发现,农村医疗服务自2004年转化为必需品,转化时点滞后于城市;目前农村医疗需求收入弹性仍远高于城市。在收入增长的财富效应、基本医疗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医疗外部投入的替代效应三重视角剖析城乡医...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用于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比例较大,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其在医疗、养老方面的负担。共生理论视角下,要发挥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居民基本消费之间的联动效应,当务之急,我们要结合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措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促进农村居民的基本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异的来源包括医疗费用支出和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两方面。在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评价中,如果直接比较各地区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研究得出的结论将失去真实性。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基于可比工资指数调整方法,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支出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消费价格调整指数变异性大,表明对人均医疗服务消费支出进行价格调整是必要的;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真实差距小于医疗服务费用支出的差距;然而,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差距仍然存在,特别是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农村居民获得的医疗服务仍然不足。因此,应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农户的医疗服务利用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经历了60多年的改革和完善,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如何能够构建满足需要的优质、高效和低负担的农村医疗合作体系就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农村居民收入类型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和农村居民个体差异对医疗体系的满意水平的影响入手,深入分析影响医疗参与意愿和行为的各种因素,力求从一个较深入的层面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的提出完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居民生存条件及农村经济状况对辽宁省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1999—2015年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发现影响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等。据此对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给出对策建议:扩大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第二、三产业,调整农村物价。  相似文献   

16.
人口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在我国,居民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旺直接弱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由此引发人们探讨我国近年来人口的少子化、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了农村地区少子化、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农村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农村地区的收入、社会保障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有着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传导机制、作用方向和关键因素,从理论上分析制度变迁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制度变迁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制度变迁→农村居民财富保有量→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农村居民消费;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农村居民消费;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习惯→农村居民消费。而作用方向主要是通过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影响农民消费的。关键性因素包括农业经营制度、城乡一体化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获取营养的来源之一,国家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不仅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吉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也得到相应改善。但与城镇居民、与其他发达省份农村居民相比,食物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国家阶段性目标相比,差距更大。而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在食物供应链中既是食物的供应者又是食物的消费者,在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中既包括了自给自足的部分,又包括市场上购买的一部分。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因素也有其特殊性。文章从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因素等视角对吉林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购买食物占食物消费比重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显著的影响,该文据此提出拓展从事农业生产收入的增长空间、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及加强吉林省农村市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出与拉动农村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要靠消费、投资、出口的协同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不旺一直是影响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消费环境不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的消费能量难以释放.在中央不断出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财政支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倾斜越加增多,有利于解除各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增收和政府农业政策对农村消费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只是作用方向不同;产业升级与生产性消费和大部分的生活消费支出之间的关联系数都较大;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进而增强农民良性的消费意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强度和财政医疗支出强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