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畜牧生产基地,农牧业在青海省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开放型农牧经济对于青海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青海 省农牧业出口现状,本文分析了青海省发展开放型农牧经济的优势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若干促进青海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青海省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全、品位高、垄断性强,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是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深度挖掘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是青海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期,青海省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召开了一届七次理事会。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定邦,省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有林,省个私协会副会长李银会、马青、于景芝、黄湑等出席会议。省个私协会理事、会员代表,各市、州、园区工商局及其所属各县(区)工商局局长,各市、州、园区个私协会秘书长共计2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青海省个私协会2014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青海省作为贫困人口数较多的一个省,其脱贫任务的完成是实现全国脱贫目标的重要一步。经过对青海省民族地区一百余位贫困户、干部及致富带头人的实际调查分析,探索了青海省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主要因素。对青海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从增强贫困人民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吸取去年"高考移民"事件的重大教训,在今年的高考资格审查工作中,青海省各地紧密结合省上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等3份文件精神,纷纷拿出了封堵"高考移民"的新招和绝招.  相似文献   

6.
张新宇 《中国商论》2024,(7):109-112
中央政府发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注重生态保护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延伸,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分配,促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青海省作为西北地区的生态大省和资源大省,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青海省2014—2021年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绿色金融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关联度最高,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深度不足,文章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戴鹏 《商业文化》2020,(7):13-15
青海省是我国的生态大省、资源大省以及能源大省,既肩负着保护中华民族生态屏障的重任,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迫切需求。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是青海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有其必然性、特殊性和紧迫性。推动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8.
《青海财政》2003,(1):31-32
青海省财政学会自2001年3月换届以来将近两年时间了。两年来,省财政学会在中国财政学会的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省社团管理机构的支持下,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深化财政改革、活跃学术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时秀梅  李毅  颜实 《江苏商论》2016,(11):29-32
“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对于我国西部,尤其是青海省各方面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促进青海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聚集区域科技资源、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青海省的矿产、交通、商贸、文化等四个方面对青海省借助科技创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环境进行了客观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利用科技创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潜在挑战.最后,对青海省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旨在为青海省利用科技创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这个世界上最本质的资源,任何的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经济增长最终都要靠人来实现,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则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为全面了解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本文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选取11个评价指标,在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明确青海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青海财政》2003,(2):32-32
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到位,2003年1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关于《青海省社会保障资金筹措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文奎 《青海财政》2003,(3):F002-F002
4月29日,调整省对州(地、市)财政管理体制座谈会在西宁召开,各州(地、市)财政局局长、预算科长和省对下财政管理体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厅预算处负责人就《关于调整和完善省对州(地、市)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讨论稿)》、《青海省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办法(讨论稿)》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解释说明,各州(地、市)财政局长结合各地的实际,就两个讨论稿提出了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奎迎红 《青海财政》2003,(1):F002-F002
2003年1月6日至7日,全省财政税务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来自全省各州(地、市)财政、国税、地税部门、省直机关及省级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省党政领导赵乐际、白玛、蒋洁敏、王恩科、岳世淑出席会议。副省长刘伟平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上省人民政府表彰了一批2002年度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上缴税收大户和上缴税收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黑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的美誉,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在青海省发展壮大经济规模的过程中,必须以保护好青海省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推动建设复合型产业城镇为平台,促进青海省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提高青海省经济效益,增加青海省各族人民的经济收入,最终实现青海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杨娟丽 《现代商业》2008,(18):191-192
藏毯是青海省特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青海省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就我省藏毯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其国际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虽然不是农业大省,但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每年只能种植一季农作物。特别是在东部农业区和牧区小块农业区,农资市场一旦发生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农牧民的收成,而且事关农牧民的温饱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此,我们青海工商系统每年都把农资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7.
《光彩》2007,(5)
时间:2007年6月22日至26日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城南新区展览中心(主会场);青海省博物馆、西宁体育馆(分会场)电话:0971-6103263或中国个协经指部010-66517677网站:http://www.qhwit.gov.cn  相似文献   

18.
文晓霞 《商》2013,(11):215-215,211
近年来,青海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充分利用本省的资源优势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使青海省的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本文旨在分析青海省工业化发展的现状,然后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和霍夫曼系数三个工业化进程阶段指标入手,分析、判断青海省工业化发展阶段。最后根据工业化指标比较,指出青海省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青海省经济增长与金融集聚的现状,基于2006-2019年青海省经济金融发展相关数据,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来整体衡量青海省金融集聚的水平,借助VAR模型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青海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同时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对增强青海省金融集聚的经济效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旅游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青海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发达省份旅游产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区位商、行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对青海省旅游产业进行专业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阐述青海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产业的内部结构关联性,以期找出产业发展结构中的短板,为青海省旅游产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