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一、新加坡发展知识经济的背景1998年11月11日,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发表了报告书,提出8大长期战略,期望新加坡在未来十年内,能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具全球竞争力的知识经济体。新加坡政府把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作为今后经济发展方向。促使新加坡转型到知... 相似文献
3.
<正>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据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而排列的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新加坡居第20位。在新加坡的经济腾飞中,蓬勃发展的金融业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试图从新加坡金融业发展概貌、新加坡政府的金融业的高效管理及新加坡金融业发展的作用及前景等方面,对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江门市外贸工作成绩显著,自2006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之后,持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但面对短期性出口减少与长期性成本上升的矛盾,2009年,江门市进出口总值110.4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16%,江门市外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积极探索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江门市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6.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视角,利用贸易指数和百分比分析、显示比较优势,结合目前广西与东盟的贸易现状及变化,研究在CAFTA框架下广西外贸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分析在CAFTA框架下广西外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8.
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80年代以来,这一产业已成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倍增作用的首要产业。本文对新加坡信息产业的基本状况和近期发展动态作一些介绍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某些探讨。这些经验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进小国大石化的战略,将石化工业与电子工业和生命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看待,并列为该国的核心工业。2000年新加坡的化学工业总产值为317亿新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5%。新加坡经济开发署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石化、特殊化学品和石油项目的投资。新加坡的石化工业始于60年代,最初只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大企业无不在此设厂,从而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这些年来,新加坡石化工业更有惊人的增长,尤其是自1984年启动石化专业区后,发展迅猛,如今已… 相似文献
10.
11.
浙江国有外贸改革发展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外贸发展的历史就是地方外贸发展的完整历史。对国有外贸这个地位不断下滑的外贸经营主体发展的梳理分析,是对改革开放回顾反思后个独特的视角,有助于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华资银行业的发展始于1903年,从建立开始,它们就必须和实力雄厚的欧洲银行同台竞技。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逐步摒弃旧式钱庄的经营陋习,成为现代化的专业银行集团。本文简要回顾了华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华资银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特色福建社科院玲子新加坡政府早在60年代末期就决心把新加坡建成"东方的苏黎世",制定了"积极扶持发展新加坡金融业,进而带动外国投资发展本地工业,改变单纯依靠转口贸易的经济结构的政策,从此,新加坡的金融业开始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行将结束,WTO的规制对我国贸易政策与措施的约束将更为严格与规范,我国原有的强干预型的保护贸易政策的运行空间日趋缩小,许多政策手段和工具遭遇“收缴”和“剥夺”,整个贸易体系面临重构。如何构建一种既符合WTO规制要求,又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贸易政策,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金融业发展中的外资利用策略刘元池大力引进外资是战后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届政府都非常注重外资引进。纵观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一部外资利用史,而其金融业的发展,又与成功利用外资密切相关。从目前新加坡金融市场银行的... 相似文献
16.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出口货源调拔省发展成为全国外贸出口大省。从不同的角度,对30年浙江外贸发展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划分。如从外贸规模来划分,浙江外贸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全面自营出口到1995年进出口突破百亿美元.为初始基础阶段;第二阶段,从1995年进出口百亿美元到2005年进出口跃上千亿美元平台,为规模扩张阶段;从2006年起,进入了千亿美元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8.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既是一场持久战,又是一场攻坚战。当前,要立足“转变”,力争“加快”,通过全国外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开创我国外贸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亚洲“四小”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额迅速扩大,由1980年1644.3亿美元增至1989年4812.9亿美元。它们作为“新兴工业化社会”群体,显示出具有了参与稳定世界经济集团的基本力量。本文拟就以下三个问题作些分析。一、八十年代贸易的主要特征首先,贸易地位不断提高。1980—1989年,亚洲“四小”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由6.96%升至7.65%,其进口贸易由4.5%增至7.33%,出口贸易由3.9%增至7.95%。这些贸易地位变化,主要由以下两种因素促成。一是由于实现了规模经济和供贷商品多元化,促其产品竞争力上升。1970—1984年,亚洲“四小”出口多元化指数提高了,其主要出口商品品种,香港由8种增至128种,南朝鲜由22种增至152种,新加坡由59种增至173种。另据1988年《日本经济新闻》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深入研究外贸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2001—2020年中国外贸一线与二线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结果发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确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但是助力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引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后发现,中国省级外贸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