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由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沿海地区应该如何实现由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现在国内学术界众说不一。笔者赞成由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转换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城市经济必然会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移,市场形式也需要从内向型朝着外向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丘传英 《南方经济》1992,(5):50-51,55
广州经济在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最近广州市提出力争用15年左右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并采取了重大战略措施加快广州市的经济发展,把外向型经济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有外向型的产业结构为依托。因此,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之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已有一大批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走上了外向型发展的道路。据统计,到1988年底,仅浙江省就有经验收合格的出口商品生产企业3352家。可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从战后日本、台湾、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  相似文献   

5.
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优于拉丁之说近年来在探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中,一般人都把亚洲“四小”归结为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而把拉丁美洲的三个大国即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归结为内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其理由是走内向型发展道路的是一些幅员较大和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它们的工业化从进口替代开始;而走外向型发展道路的是一些比较小、资源贫乏的国家,它们依赖世界市场,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大多数又认为外向型经济的实绩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明显地比内向型经济优越,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就是这么阐述的。从亚洲“四小”和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来说,它们具有许多本身的特点和地缘政治特点。大家都知道,任何国家实现工业化都必需解决资本的原始积累,新独立民族国  相似文献   

6.
在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要按照外向型经济的要求,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建立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产业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产业结构主要涉及的是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配置状况和比例关系问题。在传统的内向型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根据计划经济的要求,按照“大而全”、“小而全”的原则均衡展开,它不仅要求实现供求双方价值量上的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实现实物及品种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陈志明 《南方经济》2016,35(7):112-132
文章基于华南地区31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对企业知识基础、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决策中心性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提升知识多样性或知识深度,以及积极应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或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均有利于其获取突破性创新绩效。同时,通过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知识多样性、知识深度的内在价值能够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绩效,且通过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知识多样性的内在价值能够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绩效。此外,在高决策中心性条件下,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或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会更强。进一步地,知识多样性通过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或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非直接影响效应会受到决策中心性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中国农业将是国际化的农业。在迈向21世纪的行程中,有必要根据世界大形势和我国的国情,进行农业国际化的战略研究,选择迈向对世纪的我国农业战略思路。一、发展两种结构的农业──内向型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挑战:即我国农业结构不能单纯发展内向型农业来满足本国人民生活和国内经济的需要,还必须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让农业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性商品交换,这已成为世纪之交的历史重任。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而获得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9.
“现在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由外向型行业向内向型行业推进,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2009年复旦大学年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上海,正处在三重转换的关键时期。这就是,从内向型经济格局转向外向型经济格局、从粗放型经营方式转向集约型经营方式、从传统的产品经济运行机制转向现代商品经济运行机制。在三重转换中,经济格局的转换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方式的转换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保证,而这两者都要以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林晓 《上海经济》2000,(1):28-29
乡镇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股重要的经济增长源。能否尽快催化有对外经营能力乡镇企业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经营,更多地通过各种形式与渠道参与外经贸活动,则是这一经济增长源进一步扩大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的关键。一、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现状情况分析乡镇企业走过了二十年之后,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逐渐成为  相似文献   

12.
2月7日1过度外向型经济必然削弱“自力更生”能力,弱化国内市场“内需”能力。这对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认真考虑“内向型”为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建设经济强地要由内向型经济逐步拓展为向外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建设经济强地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开拓潜在领域和无限空间,做大做强林芝的四大特色产业;建设经济强地要研究方法、讲究策略、提高招引质量,促进林芝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对西藏林芝地区外向型经济未来走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郭莉 《首都经济》2008,(12):14-15
当世界各国纷纷酝酿出台救市方案应对金融危机之时,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不仅让亚洲市场兴奋不已,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说“我想,十年后我们回顾这一时刻时会说,就是这个时候。这是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刻——中国经济从外向型出口导向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了!”  相似文献   

15.
陈启荣 《发展》2009,(7):60-61
甘肃省白银市经济转型要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布局集群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单一结构型向多元结构型、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把全市经济发展成为科技型、生态型和循环型的新型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6.
李非 《亚太经济》1994,(1):51-56
海峡两岸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与政治原因,自1949年以来一直处于互相隔离的状态,两边的经济也分别走上了特殊的独自发展的道路。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各自的原有基础与现实条件不尽相同,两岸经济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发展历程。大陆经济在前30年走的是一条完全内向型的发展道路,而台湾经济在后30年走的是一条完全外向型的发展道路。然而。  相似文献   

17.
李正  王宏淼 《世界经济研究》2023,(9):102-114+136
文章借助LW模型,立足于开放环境估算中国及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自然利率水平,研究发现:主要发达经济体自然利率持续下行,压缩宏观政策空间,亟需构建新的宏观管理范式;中国自2012年以来自然利率持续下行,由于自然利率定价依赖于外循环,宏观管理仍具有“小国经济”特点,所面临的困境更显复杂和严峻。外向型利率定价不仅快速压缩中国的财政政策空间,同时制约货币政策的发挥。而拥有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美国与欧元区,内向型利率定价则有助于扩充其宏观政策空间。在潜在增速面临趋势性下滑风险的环境下,把握当前窗口期加快宏观管理范式的转型极为紧要,最现实的路径仍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外向型利率定价扭转为内向型利率定价提供前置环境,使资金循环同实体经济循环相谐。  相似文献   

18.
正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推动经济实现新的增长是柳州市委市政府当前重点发展战略之一。结合柳州市是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实际,其城镇化道路必然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外向型转向内向型的时势,广西打造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及柳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加快在市域范围内推进"两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国际化技术发展呈现“纵向长足进展、横向严重不足”的特征;但从微观个体上看,部分企业的国际化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国际化技术发展呈现内向型、外向型、市场支撑型和技术追踪型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国际化技术发展的初期或发展期。在发展趋势上,外向型国际化、海外市场支撑型技术和新兴市场国家将分别是我国企业国际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重要目标和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经济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和指导方针,决定了上个世纪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从强调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内向型发展战略到实行以出口替代为主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再到进一步关注区域贸易制度的创新,实行区域一体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总体上看,这一演进历程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与优化本国产业结构、加快资本积累以及技术进步等目标的有效结合,从而为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