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业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及结构与同业竞争、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等为主准则层进行构建;进而通过建立隶属函数和模糊评价矩阵构建产业竞争优势综合评价模型.用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结构优化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产业政策导向和措施的扶持.  相似文献   

2.
发展绿色食品是食品安全和转变经济增长及消费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和增进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以比较竞争优势和合作竞争为基础,分析了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要考虑的因素,从政策导向、基地建设、培育大企业集团、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培育和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中优势.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是基于区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集成,绿色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多来自于有利的资源环境、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政策导向等因素。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文献系统分析基础上,构建了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结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条件、自然资源、产业需求等情况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食品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指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中的作用 ,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模型 ,并以山东省制造业为例 ,对其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何实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继续扩大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出口是一个重要课题.所以需要从绿色食品发展理念、规模、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出发,提出扩大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绿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是中国黑龙江省经济竞争的优势之一。绿色食品是安全、无污染、优质、营养的食品,能给人类带来蓬勃的生命力。开发绿色食品能够促进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有自然和资源上的优势、规模上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收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缩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绿色食品区域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省份面板数据,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σ收敛和β条件收敛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差异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差异呈现绝对差异发散和相对差异收敛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产业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通过定量分析得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时还存在着制约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集群的锁定状态,包括生产要素初级锁定,产品结构的锁定,集群竞争优势的初级锁定.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品牌竞争日益加剧,通过对绿色食品品牌的区域核心价值的强化,赋予其与众不同的品牌附加内涵,从而促进绿色食品区域优势的品牌形成。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食品贸易和农产品贸易竞争的焦点,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尤为重要。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绿色食品日益显示出其竞争优势,并成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优势,必须建立绿色食品产加销一体化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是绿色食品竞争力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绿色食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金字塔型”质量保障体系模式并就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界定绿色食品产业内涵、构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总结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与“结构”制约因素,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政府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现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仍面临产品结构亟待升级,地区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进一步集中优化,以及绿色食品市场需求与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等问题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从皖江示范区各市现有产业状况出发,从产业、产品、资源配置及增长效率四个层面分析,结果发现皖江示范区各市产业同构现象并不严重,产业分工还不够深入。为此,皖江示范区应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错位发展各市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建成现代区域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传统基于出口额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不能反映真实的行业竞争力。运用WIOD数据,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并基于出口增加值计算中国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计算结果与基于出口额的传统方法有较大差异: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数量下降,行业分布状况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不同,传统方法夸大了行业的优势程度或劣势程度。  相似文献   

14.
旅游合作是旅游业保持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旅游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区域内的旅游合作不但可以使目的地旅游资源得到良好开发,旅游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能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从旅游业内部的要求及旅游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区域内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并从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及政府层面提出了区域内旅游合作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特色竟争战略立足于培育和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其内在要求是以特色形成低价格优势,差异化优势,以各具特色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产品低成本为取向的比较优势和以产品差异化为取向的竟争优势共同构成特色竟争的理论支撑。两者是统一、互补的。因为差异化优势与低成本优势是同一问题———竟争力的两个侧面。决定竟争优势的因素也是创造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和竟争优势理论分别适用于解读要素禀赋不同地区和相同地区间的分工与贸易。  相似文献   

16.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了产业发展演化的动态过程和内在规律,成为产业发展演化的核心问题。基于"钻石模型"提取产业发展的影响(动力)因素并分析其动态特征,提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机理的理论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动态过程,产业政策、产业组织与结构创新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产业发展动力随产业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出更迭性,产业发展机理揭示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作用过程与内在规律,有助于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理论对中部经济崛起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也是企业实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深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及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河南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根据经济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科学构建接受产业转移通道,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积极促进区域内产业集聚。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上,重新定位区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立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区域特色产业体系。进而河南省才能够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基础条件等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体育产业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产业区域竞争力存在着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京沪广等省市处于第一梯队,中部地区位于第二梯队,西北省区除陕西处于第二梯队外,其余则大多位于第三梯队。可见中国体育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程度是基本一致的。对于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应该通过构建产业园区,推动特色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全民体育运动项目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