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排斥理论是当前西方用以解释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系统受到排斥状态的理论。由于历史原因自建国起,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相比城市社会保障存在就诸多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和期待。城乡社会保障间的巨大差异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农村社会保障,指出其中社会排斥的表现、原因,并提出相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社会保障待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农村地区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性的社会服务,不具备物质形态,而是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产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剩余劳动力就业、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  相似文献   

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4.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拉动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宾 《发展研究》2009,(4):56-59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且此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需要提高农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提高捉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最为直接的仍然是收入问题,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化解农村居民所面临的来自于自然、社会、市场等等风险,缓解收入不确定性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继收入之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前进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必将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微 《经济师》2005,(8):190-191
大力加强与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应有一个总体思路,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采取相应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姜鑫  罗佳 《经济与管理》2012,26(5):39-43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然而,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仍旧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接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努力实现我国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就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论题,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大小与社会保障支出强度高度相关;在社会保障支出强度越低的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以农村社会保障为突破口,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以提振内需,是现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诉求,它包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出、城镇化、居民收入三个因素与城乡基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四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关系,对2006~2013年的样本数据进行面板检验。研究表明:增加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支出并不能立即改善城乡间公共卫生服务的巨大差距,单纯提高人均社会保障经费对缩小社会保障服务城乡差距也没有明显作用。因此,应该遵循"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的原则,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稳固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市和农村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风险压力增大 ,广大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需求日趋迫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应从巩固农村政策、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角度出发 ,全面、合理地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扶、社会福利、社会教育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消费需求的拉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努力扩大以农村为重点的国内消费需求,确保农村居民消费欲望的实现。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看,固然有许多因素制约农村消费需求,但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对于树立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2012年《甘肃省发展年鉴》等统计资料,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对城市化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予以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城市化提升速度较快,农村居民收入绝对量逐年显著增加,但与人均GDP增速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相比增速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甘肃省城市化率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负相关,与工资性、财产性收入正相关,与转移性收入不完全相关。为此各级政府要在优化农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科技立体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效应,提供农民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推行落实"四补贴"政策,开辟更多的投资理财渠道,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断促进城市化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收入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经济良性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对新疆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伊犁地区霍城县清水河镇二道河乡及伊犁地区霍城县惠远镇新城村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伊犁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报销起点不合理、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不够等。因此,今后应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政府与居民的互动,加强监管,并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属地化管理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由地方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小、水平低、负担重、抗风险能力差,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背离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是缩小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差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方面的绝对支出不断提高,但存在增长缓慢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文化"硬件"落后",软件"缺乏、文化供给少、价格高、质量低、文化消费能力不高、文化消费观念落后等。今后,要通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文化"硬件"和"软件",增加文化供给,降低文化产品及服务价格,提高文化消费能力,转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等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经济的投入和运行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的要求.本文运用公共经济理论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转变政府公共经济理念、合理划分财政权力等方面对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主体单一、服务模式僵化、制度设计与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政府需转变服务理念,构建固定型、代理型、流动型社会保障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及环保减灾五个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Moran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总体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维度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服务和环保减灾服务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而教育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则成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短板。(2)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区域差异显著,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3)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本地区和邻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具有促进效用;农村人口密度则对本地区和邻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具有负面影响;城镇化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具有相反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从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体育文化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部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积极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多方筹措社会保障资金;从"改、建、增、促"四方面入手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发展;出台扶持公共文化体育事业的相关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各地农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1~2008年国颁统计数据,专门分析全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全面比较各大区域农村状况.测算结果表明,全国农村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积蓄年度增长幅度相关系数为负值0.8695,东中西部和东北相关系数在负值0.9439至负值0.7038之间,"积蓄增长负相关效应"对于全国各地农村普遍成立.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覆盖率和均等度很低,农村居民对于未来年景的"自我保障"需求更甚,加之他们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面对前几年物价上涨的压力,无法紧缩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必需"开支,于是只好压缩"非必需"精神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