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玥 《国际广告》2010,(10):40-43
润滑油市场历来博弈激烈,但统一润滑油前有国际大牌标兵,后有本土品牌追兵的情况下,凭借其深谙本土市场,洞悉消费者心理的优势,以更贴心的产品及服务,更打动人心的诉求,实现了每年“更进一步”的稳健发展。2003年凭借“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的经典广告语的助力,一直默默经营拥有强大分销渠道的统一润滑油,一夕之间广为国人所知,并在随后日渐稳固在行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近日,全球最大的专业润滑油制造商之一、英国润滑油品牌嘉实多,为了与其他同类品牌进行更清晰的区分,巩固其在润滑油市场的主导和先驱地位,统一了其所有产品大类的包装,以全新、一致的品牌形象让汽车用户更便捷地识别并选用嘉实多优质润滑油。嘉实多这一战略性的突破是在经过2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和客户访谈,以及一系列完善细致的研究后做出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消费的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和中国本土润滑油品牌的迅速崛起,2005年初,国内市场监测机构CMMS公布的“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车用润滑油消费者忠诚度”调查中,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一举超越壳牌、美孚等国际品牌荣登消费者忠诚度榜首。这也是国内润滑油企业首次在品牌忠诚这一重要指标上超越国外品牌。  相似文献   

4.
统一润滑油借伊拉克战争之机异军突起,不仅搅动了中国润滑油市场,还直接将统一润滑油品牌由过去的工业品市场推到大众消费品市场前沿。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4年已被业内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润滑油元年”,诸多大规模的厂商将在这一年倾力竞争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这巨大的蛋糕引来了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润滑油品牌,它们通过结盟跨国汽车厂商进入中国,并几乎垄断了国内高端车用润滑油市场,扭转车用润滑油高端产品的被动局面已成为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一在长城、昆仑、统一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寻求突围、奋发图强之时,也肩负着“扛起国产品牌大旗,对抗洋品牌”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成品油市场逐步对外资放开,中国润滑油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其中,无疑是以壳牌、美孚、BP、嘉实多等为代表的来自国外的品牌和以长城、昆仑等为代表的本土顶尖晶牌在高端市场上的博弈为主流。  相似文献   

7.
张健 《市场周刊》2004,(18):33-33
继长城润滑油汽车服务中心北京旗舰店开业后,国内另一润滑油巨头统一石化目前宣布,其在全国85家换油中心试点已经结束,于5月全面铺开,年底前在全国建立2000家换油中心;5月,国产品牌的圈地大战将挑战汽服市场外资品牌润滑油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8.
《化工科技市场》2004,27(12):57-58
据了解,中国石油润滑油分公司经过攻关开发出采用纳米技术的高端新型产品——纳米铜润滑油节能抗磨添加剂。这种新产品的开发成功,不仅提高了昆仑润滑油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奠定了昆仑润滑油在中国高端润滑油市场的地位,而且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9.
陈楠 《商务周刊》2009,(19):28-28
8月31日,全球著名咨询和研究机构克莱恩公司公布的一项独立市场调查显示,壳牌在全球润滑油市场的份额达到13%,再次蝉联全球润滑油供应商冠军宝座。此外,壳牌在中国润滑油市场所占的10%份额,也使其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大国际润滑油供应商。  相似文献   

10.
张伟靖 《新财富》2014,(6):62-66
外资日化巨头全方位布局中国,本土企业凭借细分小品类抢占市场。虽有露华浓败走中国市场以及欧莱雅砍掉表现不佳的品牌,外资绝对领先中国日化市场的态势并未改变。但从小护士到美即,本土品牌已有质的提升。一方面,随着外资品牌摸准中国市场的脉搏,被收购本土品牌的命运将更为乐观,另一方面,本土品牌也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对接资本市场或吸引更多的财务投资。  相似文献   

11.
陈宇 《商界名家》2004,(4):40-43
2004年,被业内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润滑油元年”,而波澜壮阔的润滑油市场争夺战其实早就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2.
前瞻性地瞄准汽车这一细分市场只是一个方面,统一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更在于它为“有大公司,无大品牌”的润滑油行业确立了新规则——品牌致胜,从而在第一回合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营润滑油企业取胜高端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润滑油市场相关概念入手,首先从我国润滑油供给、需求、进出口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润滑油市场;然后针对我国高端润滑油市场格局、消费行为等方面进行详细剖析;最后结合我国润滑油企业具体情况,提出国营润滑油企业取胜高端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庆兵  李玉杰  王玮 《中国市场》2013,(46):167-169
本文从近十年我国润滑油市场消费量趋势入手,介绍了中国润滑油市场运行特点,结合目前国企军团、外资大鳄、民营企业三大竞争主体现状,深入分析了2012年我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格局,对润滑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润滑油市场中.外资的美孚、壳牌和中国的长城、昆仑等占据着中国一级城市的绝大部分市场。如果市场是一只手的话,他们可能占了手指头但是手指头中间还有“缝”,这些“缝”就是统一润滑油的市场.统一的经营原则是不跟人做正面竞争,要把“缝”填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内汽车工业与市场的蓬勃兴旺,中国润滑油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机遇,润滑油市场如日中天。在2005年的中国润滑油市场,成立仅五年的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公司在众多品牌中跃身而出,成为一朵奇葩:昆仑润滑油在2005年完成了对品牌与产品的全线整合,同时结合四处开花的体育营销,在05年的品牌、产品、服务、营销战役中打了漂亮一仗。  相似文献   

17.
陈全  郑少红 《市场研究》2007,(10):22-27
<正>当前,世界润滑油发展是不平衡的,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润滑油区域市场。在欧美润滑油市场消费增长趋缓的同时,中国润滑油消费市场表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众多国外润滑油品牌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良的品质和强大的服务后盾进军中国市场。但除美孚、壳牌、埃索、BP、道达尔等著名品牌在中国有相对悠  相似文献   

18.
宋云昌显然明白企业在市场中的游戏规则——如果不是王者那么最终结果就是GAME OVER。让自己不玩完唯一的办法就是变化,根据市场和对手的变化而变化。 这位长城润滑油公司老总说,2003年长城将更加注重高端产品和采取服务营销新模式,从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因为长城的对手也在采取不同的方式让自己怀抱里的东西更多一些。 “2003年将是中国润滑油市场重新‘洗牌’的关键一年”,宋云昌说。  相似文献   

19.
润滑油市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润滑油需求量剧增。车用润滑油需求量逐年上升的同时,用油档次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档油品直接与国际接轨,润滑油市场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一部分也逐步形成了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两大阵营。目前,中国润滑市场消费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高端润滑油大部门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主要表现在市场观念,营销方式和品牌战略上,中国润滑油市场应理性消费,注重品牌培养,使其润滑油占领更大比例的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20.
民营润滑油企业STP战略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爱莲  秦芳 《北方经贸》2011,(11):56-57
以我国润滑油市场为背号,以民营润滑油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STP战略在民营润滑油企业中的应用,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等,以帮助民营润滑油企业准确定位,集中优势资源,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以期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