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想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就要协调和控制人才资源、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人才结构的变动,而人才结构的调整又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本文简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就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阐述了大连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结构调整应注重的一些问题,以及在构建适应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过程中所做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区域循环经济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层次.本文首先界定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然后研究了影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阻力因素,包括区域循环经济主体目标的不一致、制度制约、市场机制和收益的外部性等因素.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人才结构的变动.而人才结构的调整又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本文简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就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阐述了大连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结构调整应注重的一些问题,以及在构建适应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过程中所做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随着循环经济实践地不断深入,企业改革动力不足、地方政府利益保护、区域利益协调困难、环境补偿主体错位、理论制度与现实脱节等问题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建立一套合理的利益实现机制合理分担并降低投入要素成本,通过法律规范加强环境权益市场化、协调区域多元化利益、加强政府监管,不断培育市场有效需求,实现投入要素收益保障性增长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只有完善的区域人才支撑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区域人才开发入手,从人才支撑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进行简单分析,并对中西部区域人才支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肖健 《消费导刊》2011,(3):34-35
随着循环经济实践地不断深入,企业改革动力不足、地方政府利益保护、区域利益协调困难、环境补偿主体错位、理论制度与现实脱节等问题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建立一套合理的利益实现机制合理分担并降低投入要素成本,通过法律规范加强环境权益市场化、协调区域多元化利益、加强政府监管,不断培育市场有效需求,实现投入要素收益保障性增长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物流系统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对提升城市群经济运行的质量、速度、效益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根据其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其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才提出了高质量要求。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育的主力军,需革新会计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会计人才输出质量,有效衔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本文基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背景下,提出高校会计专业为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分析探讨构建一个“区域-高校”共生培养目标下会计学数字平台共创模式。以促使成渝乃至西部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提高“区域-高校”共生对经济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为着手点,结合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背景,探索高职人才教育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创业、创新高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发展区域经济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各类人才尤其是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院校,研究如何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华香 《商业观察》2023,(7):69-7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全世界公认。人才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流动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才在空间内的集聚不仅有助于其自身价值最大化,还能够促进周边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文章以人才集聚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研究背景,从自然地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才政策层面对人才聚集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厘清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规律,并结合时代背景提出改善人才集聚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希望各地政府能够把握人才集聚的各项动力,构建良好的区域人才集聚机制,形成人才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强化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在经济活动中有互动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因果关系,运用计量模型量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寻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水平是判断区域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区域经济要实现飞跃性的发展就需要重视人才的重要性。要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就需要在重视人才教育培养方面。与此同时,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水平的有力支撑,经济水平的程度将会对地方教育事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地方教育事业通过培养创业型人才,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将能够提供创业环境,进而有助于地方教育事业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要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培养创业人才,转变教育理念开展自主探索学习,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创业专业人才,开展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素质教育,指导实践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培养创业人才的形式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循环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载体。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模型,比较了单纯的产业集群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循环产业集群模式三者的综合效益,得出结论:循环产业集群是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佳,综合效益最优的产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面对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制造企业整体经济利润减少,倒逼企业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制造企业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制造企业开始综合分析当前局势以期突破困境,经过全局分析后发现成本是制约企业经济发展步伐的关键因素,因此制造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投入力度持续增加,引进目标成本管理法,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 文章主要围绕制造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展开研究,从目标成本管理内容和作用着手分析,重点探讨制造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如何有效落实,旨在为制造企业改进目标成本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区域经济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缩影,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特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为了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构建有效可行的人才支撑体系,才能促使人才队伍对区域的发展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福建省龙岩市位于福建西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在龙岩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背景下,各行各业开拓创新寻找培养更多、更优质人才的策略,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速率和成效,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目标。但是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形成科学的人才支撑体系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还需要综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构建区域经济的人才支撑体系。首先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的理论概念,采用经济学、人力资源学等理论进行研究,其次提出区域经济和人才支撑体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人才队伍,以及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最终从招收层面的人才支撑体系,和留存层面的人才支撑体系两个层面,提出有效构建区域经济的人才支撑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2)
近年来,铁路站前工程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施工企业效益的提高,也是铁路施工企业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等特点,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安全管理,探讨了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及操作过程,借以降低安全事故率,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合理调动、配置人才资源,使人才资源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沿海经济开发须整合人、财、物诸方面资源,以人才开发为主线,实施沿海经济开发大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成本控制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热议话题,而成本控制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长期效益的关键.当然,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直接关乎企业的效益,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力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性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期达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目标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