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侗族是黔、桂、湘三界相交汇而产生的民族,其民族有着至秦汉以来悠久的、浓厚醇香的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作者以湖南侗族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让民族文化与室内设计相融合,让民族文化与时代交融,让室内设计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首先通过探寻湖南侗族民族文化元素,然后把侗族民族元素提炼并浓缩后融合在室内设计中,力争为室内设计和侗族文化寻求一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广西侗族地区在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区域风貌之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建筑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在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保护建筑文化就是保护传统民族文化。本文着眼于广西侗族地区建筑文化的特色,剖析目前在建筑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湘西侗族农耕文化类型多样,它不仅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如生产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方面,也包括各种民间艺术如绘画艺术、雕刻与镶嵌艺术、织锦艺术、建筑艺术等方面。湘西侗族农耕文化蕴含了原始科学性、社会和谐性、勤劳节俭朴实性、生态和谐性等价值,它是构建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和独具特色的品牌。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云南旅游发展战略的关键,文中就其保护性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介绍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其次探讨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开发,最后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6.
论区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2013,(3):133-135
嫩江流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民俗独特且神秘,这些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旅游资源阐述的基础上,指出要以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前提,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文化外宣日益重要。民俗文化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不断受到翻译界及全世界的关注。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然而,由于侗族婚嫁特色方面的外宣较少,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得到较好的宣扬。侗族民俗文化外翻研究对弘扬民族文化,加深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意义重大。因此,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致力于对侗族婚嫁习俗文化的对外翻译和跨文化传播,扩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方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外公众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侗族大歌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以音乐的形式传播文化,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它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以其独特的原生性的音乐文化,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审美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等享誉世界.本文旨在研究侗族大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谐价值,并对如何保护好这一世界性艺术做出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产权困境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热点。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少数民族群体,却处在旅游收益分配的边缘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归属不清。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产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民族旅游开发中产权缺失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对策,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婚俗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九寨侗族婚俗文化,是侗族文化的"活化石".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介绍了九寨侗族婚俗的内容,探讨了当地婚俗的特色及其文化价值,并对当地婚俗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以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旅游景区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了异质性活文化资源战略对旅游经济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物和情境综合体的民族活文化资源,是具有异质性的资源;只有打造这样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才能够获取旅游经济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认为在进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认识到异质性资源自身的特点,只有民族文化资源保持原有的特色,保持其活力和生机,才可能具备可持续的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研究结论将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战略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对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对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使其与旅游市场的发展相互促进融合,可以提高旅游对人们的吸引力,并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以及旅游质量。论文以宁波旅游市场为例,分析音乐文化运用于旅游业的价值体现,阐述宁波旅游客源市场发展趋势,探讨宁波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试图对新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所具备的资源优势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做分析,着重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对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针对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十四五"时期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强区的重要法宝。目前,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文旅融合创新与特色创建意识有待加强、文旅融合项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宣传效果和品牌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文章在总结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深入挖掘民族地区优秀文化元素、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增强现代化营销策略和宣传实效3个方面促进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屯堡文化的开发是贵州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风光,然而,也正遭遇着不可避免的发展瓶颈——民族地区的文化正逐渐被同化、商业化着,民族旅游模式单一,不成体系,未能充分的利用和开发。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文化去...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个性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文章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指出湘西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在于湘西特有的民族文化,但是仅有保护是不够的,对湘西的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和创新才是最好的保护,也才能形成湘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文章还指出湘西民族文化创新的一条思路,就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挖掘和创新湘西村野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国内外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分析,国外更多关注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与景观研究、文化与旅游市场研究、文化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化与旅游理论、方法研究、文化的变迁和旅游的发展研究等方面;而国内从民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协调、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等方面,对已有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就今后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镇企业》2010,(7):83-85
<正>三省坡旅游圈是以侗族文化为核心,以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之地的三省坡为中心,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贵州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七县为区域的侗族文化旅游圈。这里的侗族人口有118.8万人,占区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蕴含丰厚价值。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时,需充分保护其文化生态,这也是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坚持生态旅游观念,不但要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文化生态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和面临的危机出发,探讨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具体可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各地民族文化旅游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游客旅游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山西为例首先阐述了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对提高旅游质量的意义,然后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为什么得不到深度挖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