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大量不合规的原始发票。如某施工单位利用“湖北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专用发票”一次性报销基建款28万元;又如一单位因送礼、请客的白条不好报销,就用所谓餐馆定额发票报销进餐费4800元,且发票连号,没有公章或私章,也无菜单附件。从审计实务看,原始发票、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表现形式大致有四种:假事假票、真事假票、假事真票、真事真票。再加之原始发票来源五花八门,主要有五个方面:财政部门的行政收费收据(罚没收据)、税务部门的税票(定额和不定额),经营单位销货发票、单位内部自制发票(收据)、市场销售的收据。从原始发票流向看,有全国流通、跨地区流通、跨行业流通、内部流通四种。由于原始发票管理较为混乱,对经营者和社会产生了极坏影响和危害:首先,因原始发票不合规,报销审核把关不严,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不能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及成果,导致决策失误;其次让部分单位和个人有偷逃税收之机,使该交的税未交,该足额征收只部分征收,减少了国家收入;第三,一些单位、部门利用假收据收入不帐。如一单位“小金库”35万元,搞体外循环,逃避了监管,从而助长了挥霍浪费和腐和腐化堕落,败坏了社会风气,诱使部分意志薄弱者犯错误;第四,原始发票失真,导致竞争失衡,分配不公,致使命市场经济不能有秩序进行;第五、由于审计中不可能对有疑窦的发票,一一进行甄别,不但增加审计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大量不合规的原始发票。如某施工单位利用“湖北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专用发票”一次性报销基建款28万元;又如一单位因送礼、请客的白条不好报销,就用所谓餐馆定额发票报销进餐费4800元,且发票连号,没有公章或私章,也无菜单附件。从审计实务看,原始发票,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表现形式大致有四种:假事假票、真事假票、假事真票、真事真票。再加之原始发票来源五花八门,主要有五个方面:财政部门的行政收费收据(罚没收据)、税务部门的税票(定额和不定额),经营单位销货发票、单位内部自制发票(收据)、市场销  相似文献   

3.
一、现阶段假发票隐秘透析 1、巧立名目,偷梁换柱。有的单位和部门报销一些违反规定的开支时,为了逃避有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在发票上玩弄把戏,往往把违反规定的开支开成同金额的发票,这些发票往往同一单位,间隔不长的时间,开同一商品,有的开票人往往是同一字体的人;有的还化整为零,拼凑金额;还有的干脆开成餐票或购买办公用品等。更有甚者,一些商品经销单位在货物的购进、入库、销售过程中,均用假名称。 2、自弹自唱,随心所欲。在调查和检查中发现,有些发票开票人的字体和经手报销者的签字字体一致,这些发票往往是经手人…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审计中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费用开支报销的票据存在许多问题:一、形式上的假发票,如白条收款收据及过期发票等。二、内容上的假发票,(1)、购物方报销联与经销商记帐联所填写的金额不一致,造成购买者从中渔利,经销商偷逃税款。(2)、发票所开内容与实际不符。(3)、个人消费费用拿到单位报销。(4)、利用虚开、假开或少支多开发票金额谋取私利。(5)、报销发票的内容与本单位经济活动毫无关系。 为保证财经活动的真实、合法,建议:(1)、各级执法部门加强宣传,增强全民守法意识,加大举报查处力度,对报销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尽管中央和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公款出国、出境旅游,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单位(部门)、乡镇,以各种名义外出参观学习和考察。而这些参观学习和考察,地点大都选择在风景名胜地区.且大部分是旅行社出具的发票。这些部门、单位毫无掩饰.直接让旅行社开出“参观考察”发票报销了事。种种迹象表明,学习只是幌子,旅游才是其真实目的。要遏制变相公款旅游这一问题.监督部门必须切实履职到位.实施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6.
徐静 《审计月刊》2012,(2):38-39
近期笔者对某市2010年度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进行了审计,经过深入调查取证,发现6人购买虚假发票骗取"两保一救"基金122万元的案件线索,以及部分定点医院通过虚开大处方或处方调剂报销目录内外药品等手段虚报冒领基金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财政改革逐步深化,财政资金“跑、冒、滴、漏”现象大为减少。但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的部门单位惯用“假发票”手段达到其违规列支财政资金的目的,而且花样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实践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两类“假发票”,一类是发票本身就假,属市场上倒卖的非税务机关监制的假发票;二类是发票本身是真,但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假,属伪造经济业务事实的假发票。本文根据审计实践,融合鉴别审查“假发票”的技术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现象的多样化 ,审计工作中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难度亦日渐加大。如何有力地揭露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审计实践中认识到 ,发票审计是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的突破口。一、注意对发票的支出项目内容与该单位相关业务进行关联性审计。审计中经常发现某单位报销的发票其支出内容与该单位的经济活动无关 ,或者虽与业务活动有关但疑窦丛生。对此 ,我们应善于进行关联性审计 ,顺藤摸瓜 ,查清弄透。如 :我们在审计某单位时 ,已了解该单位没有打字复印设备 ,所印材料都是花钱在外完成 ,可审计中却发现报销的发票中有一笔大额的采购复印纸…  相似文献   

9.
平时在某些单位的财务审计中,不时会发现少数权力部门随意侵占单位资金,报销费用的会计凭证。其数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其手法则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四种:其一,以“借款”为名,一张收据被借款单位有的长期作挂账处理,有的则干脆列支。如,2004年某部门以小车维修费名义,凭一张收据在某单位账上列支25000元。其二,直接报销。直接用一些大额的“三无”发票(无品名、无数量单价、无附件)到单位报销取现,不仅发票上内容不全,且报销手续也不齐,有的只有经手人签字,很难证明其真实性。如,2004年某部门在某单位报销“三无”发票28815.60元,其中…  相似文献   

10.
在审计项目管理上,一般对专项性发票评审工作平时很少关注,但是审计发票这一重要环节却一直渗透在各类审计项目中。本文专门针对企业发票管理审计,从被审计单位外部取得的报销发票管理方面来把握审计评价方案,仅供同仁们参考。取得报销发票的合法合规性:票据的格式与防伪是否与国家规定相一致;开票单位使用的发票是否为当地税务或财政部门统一监制;发票防伪水印的纹路是否清楚、存在,套印的财政或税务监制章是否清晰,有无水印不清、套印监制章模糊等问题;是否配备了发票的防伪专用品(用具);是否使用了已经过期作废的发票。填写报销发票内容…  相似文献   

11.
叶英 《现代审计》2008,(6):55-55
最近我们在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贡任审计中发现,多数乡镇在坚持“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中,对于开支内容、项目、数额,领导班子成员却常常不清楚,群众更无法知道有些发票是真的,而内容和金额是假的;有些发票和内容都是假的;有些属个人开支,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也拿到单位报销等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大部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白条、收款收据等非正规发票列支费用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纠正,但审计中.发现仍有部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合规发票入账。管理上存在漏洞问题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审计部门尤其是税务部门应加强对发票使用单位的监督和管理.责令其严格按照规定填开发票.控制发票出具的真实性。二是支付中心要前移监督关。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审计机关在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基层政府弄虚作假、虚列支出现象尤为突出,势必成为腐败温床。审计发现,有的乡镇自填自开本乡镇财政所、地税所管理的农税发票、通用发票等报销非法开支。如某乡用财政所的农税发票,一次报支“茶叶”4万元,据查实是乡领导年关  相似文献   

14.
审计组在对某企业实施审计中,审核了该单位的原始凭证。发现在本年度有报销以前年度的差费、餐费和会议费,其数量逐年巨增,时间间隔大,甚至前四年发生的也在本年度报销。同时还发现该单位报销的差费票据存在借用、互用不同类别的原始发票以及使用其他单据和白条现象。例如,某出差人在外地住宿、就餐所取得的发票,回单位报销入帐,应该是饮食业统一发票,而用成了商品流通企业发票或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针对以上违纪行为,审计人员从实际出发,经过大量细致查询、取证、并抽审了以前年度的会计凭证,核实每笔开支是否合规合法,…  相似文献   

15.
在税务检查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两类假发票:一类是发票本身是假,属市场上倒卖的非税务机关监制的假发票;另一类是发票本身是真,但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假,属于伪造经济业务事实的假发票。笔者根据审计实践,介绍以下鉴别和审查假发票的技术和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在对一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从一张发票中发现该单位购置不合规收据,超范围乱收费,私设“小金库”55万元的案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审计组进驻某部门进行审计。在对经费支出的报销凭证进行审查时,发现一张品名写有“收款收据10本,每本1.5元,合计15元”的文化用品商店的正式发票,引起了审计人员的警觉:一是此行政单位虽有收费项目,但使用市场上购来的收款收据显然不合规;二是从帐上未发现用此收款收据,购得的收款收据究竟作何用处,现存放在何处。审计人员立即找来会计询问,让其对上述疑问…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为逃避财政、审计等经济部门监督,将一些不好开支的费用以虚假内容发票形式报账,由于这些单位取得的发票大多为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正式发票,具有分散性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因此给经济监督部门的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审计人员不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强化审计措施,很难发现和查处虚假内容发票。笔者结合多年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们在办理经济案件中发现 :利用假票据报销 ,套取现金 ,已成为非法侵占者普遍采取的犯罪手段。审查票据真伪是司法、纪检、监察、工商、审计、财会等执法人员必备的业务技能。我们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 ,总结出以下几种识别假票据的方法 ,供同志们参考。一、金额分析法。即判断事物与票据数量、金额的合理性。如某单位开两天交流会 ,租用氢气球2个。而发票报销却成了“租用氢气球2个4000元 ,运费500元”。4500元足以购买2个氢气球 ,如此票证明显与事实不符。经查证 :实际租金为2500元 ,多报金额为经办人侵吞。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在办理经济案件中发现:利用假票据报销,套取现金,已成为非法侵占者普遍采取的犯罪手段。审查票据真伪是司法、纪检、监察、工商、审计、财会等执法人员必备的业务技能,我们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识别假票据的方法: 一、金额分析法。即判断事物与票据数量、金额的合理性。如某单位开两天交流会,租用氢气球2个。而发票报销却成了“租用氢气球2个4000元,运费500元”。4500元足以购买2个氢气球,如此票证明显与事实不符。经查证:实际租金为2500元,多报金额为经办人侵吞。 二、时间对照法。…  相似文献   

20.
<正>HR来信:杨某于2012年2月入职本公司,担任销售经理。2012年10月,杨某提交了两张开具地不一致的发票,要求予以报销,财务审核人员第一时间向其提出了异议,而杨某却声称该行为是其直属领导"事先同意"的,财务人员遂予以报销。2013年1月公司内部审计时,再次发现杨某提供的票据和报销申请不一致的情况,据此公司认为杨某有虚假报销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