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设立,将对提升专业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富民强省,产生重大的带动效应,本文从分析浙中产业现状入手,探讨了如何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发展浙中产业,提出了浙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魏寿邦 《价值工程》2010,29(28):29-31
本文基于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着眼于持续发展青海涉外经济的当前需要,立足青海省情,就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对涉外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全省涉外经济发展确实具有带动作用,样本区间内估测的产业结构变化对涉外经济发展的动态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调整对涉外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与产业政策的调整及涉外经济制度的变迁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受区域空间制约要素难以在部门间顺畅流动影响,陕西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区域信息空间营造可以为要素在部门间的顺畅流动拓展广阔空间。利用信息空间营造点击陕西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构建陕西产业结构调整平台、深化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以实现陕西地区产业不合理顽症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是我国各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高校教育正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建设时期,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存在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因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相契合,也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仅发展了四十余年的民办高等院校,其专业设置也需要进一步调整与优化。文章将以山西省为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实证性分析,阐述了加强对区域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制订《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法的调整对象、法律地位、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但笔者认为,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依靠市场的培育、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整体认识的提高,这是一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所不能及的。法不足于自行,如果没有一整套保证法律的实行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仍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贫困治理与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进行拓展与深化,聚焦中国新三大地带,研究贫困治理效果、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全国来看,贫困治理效果的显著提升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作用;(2)贫困治理效果、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时间演变性的作用特征,相较于其他两个地带,贫困治理效果对远西部地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且这种推动作用在贫困水平与产业结构交互作用的冲击下会变得更强;(3)与全国整体情况相反,产业结构调整在中西部地带和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存在U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依赖性越大,对贫困治理效果的依赖效应越小;经济越是落后的地区,精准的扶贫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越强的提升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东北地区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目标府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外向化、高度化、生态化及整合化.本文从从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产业与经济地域整合、所有制与企业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整治相结合的集成视角,进行了未来东北地区的产业功能定位,确定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何璇 《中外企业家》2014,(4):128-129,162
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有力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区域金融中心理论和义乌自身的优势条件表明,义乌建设浙中区域金融中心具有现实可行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义乌金融发展现状,并提出义乌打造浙中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协调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之义.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协同机制,是从区域空间布局和区域产业结构两个层面展开的.文章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战略,对产业全球化资源配置活动进行了分析,把区域空间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跨国调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变与提升,但是行业结构性矛盾始终严重制约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区域内产业如何才能更好依托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经济的有效结合问题,着重提出对行业性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种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分行业的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三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代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制定战略性的发展策略和周密的计划,将决定着整个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区域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增长的某个阶段,对整体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某些产业部门或者产业。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对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土地价格存在着双重扭曲,这又加大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文章运用最新的面板VAR模型,利用1998—2011年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三者间的影响机理、因果关系、动态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土地价格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良好的工业园区发展环境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了解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效应,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调整方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首先探讨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调研工业园区如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其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所带来巨大收益。同时指出,加快对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提高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外贸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国际贸易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 对外贸易不仅通过乘数推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通过进出口构成变化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各产业部门在整个区域经济体系中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内部构成的比例关系。 国际贸易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一个区域当前的进出口贸易构成是历史形成的现实产业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反映。外贸的结构效应主要通过区域的进口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区域的出口起拉动效应,同时也包括间接地通过外贸传导国际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将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体系,选择空间滞后计量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的边际效应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函数。基于此,提出了区域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根基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区域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空间外溢效应,加强区域之间城镇化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金融业服务于工农业的效率,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驻淮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结构与淮安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指出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规划,提出以高职院校为主导、企业广泛参与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根本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设计,实现专业对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西航空制造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分析,就航空产业对江西航空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链的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的结论是:航空工业作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其具备的经济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和产业关联度高的特性,将对江西的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及配套产业链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琦 《科技与企业》2013,(3):333-334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是孤立地实现的,相邻区域之间存在着空间相互关系,也就是空间依赖性。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了安徽相邻省份的产业结构变动对其产生的影响,认为应构建各大经济区域的联动发展机制,发挥区域协调效应,寻找产业结构和区位优势因素之外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疆土广阔,区域差异较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地区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产生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性,湖北地区从解放时存在优势到改革开放后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湖北地区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几次调整伴随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来寻找两者之间的规律,从而找出影响湖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