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针对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这一弊端,以青岛工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索了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等措施,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国际商务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以期构建一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一体化国际商务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对外贸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满足就业市场需要,各高校纷纷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由于专业培养模式趋同、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及职业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在调研当前外贸岗位及其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增设实践课程及商务外语、电子商务等课程,并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以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育出更适应外贸工作需要的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培养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断改进及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具备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职业岗位要求构建与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在人才培养实施中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国内外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同时以上海海关学院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分析当前该专业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好适应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6.
侴海峰 《对外经贸》2016,(11):122-124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扩大了对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应紧跟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密切关注企业需求。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在人才总量、结构、层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人才供求失衡。通过分析人才供求失衡的原因,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国际合作办学规模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许娜 《北方经贸》2008,(2):159-160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程有效地把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运用和商务技能并重,提高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政府政策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研究表明,国际商务专业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国际商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适应国际商务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国际市场营销是大学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和职业基本功。针对大学国际市场营销课教学的实际,教师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训练和培养,如训练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着装意识和社交礼仪,并注意训练学生遵守时间、树立诚信至上的营销理念,最终创造和谐的客户关系。开展对学生进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拓展和训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有利于提升经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商务高端人才的培养及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专业硕士是与学术硕士相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行业专业类院校区别于综合类院校学科综合实力突出的特点,往往在某一行业领域形成特定优势。因此,行业专业类院校在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方面,应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立足于服务本行业发展需求,与行业紧密结合,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  相似文献   

11.
徐林 《商》2013,(17):338-338
国际商务专业因其涉及知识面广、学科实践要求强的特点,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目前,可以以外贸技能大赛为导向,通过创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标准、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实践专业教学团队、改革专业教学考核体系,以此来构建国际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面临着改革,不能再拘束于过去传统的国际贸易,必须加入跨境电商的内容,让学生在具有国际市场营销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借助商务外语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和跨境电商运营技能。本文通过对国际商务专业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分析,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特色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王树柏  毕云龙 《对外经贸》2023,(12):137-140
增强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也是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介绍江西财经大学在国际商务(MIB)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的“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模式,强调以细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为主体,优化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翼”协同培养机制,推进教学改革、学科竞赛、专业实践、社会服务四轮驱动,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受到广泛认可,显著提升了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教学的缺乏等,导致国际商务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低,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高校应当对于这些问题给予真正的重视,对国际商务学生应当有新的定位,而不是在以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或是英语专业培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转变,应当认真分析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力,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有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专业硕士相比于学术型硕士,应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结合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特点和自身服装纺织领域优势,北京服装学院在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在专业方向设置时牢牢抓住自身特色,将国际商务与服装行业紧密结合;同时又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将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向结合。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葫芦岛泳装基地为例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为其他高校国际商务专硕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曹莹 《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45-146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获得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以安商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连锁专业顶岗实习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高职连锁专业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的具体对策:提高师生认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构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产学研模式。  相似文献   

17.
徐雪玉 《现代商业》2011,(8):274-27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务秘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商务活动的特点和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商务秘书履行职责必须具备办事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职业能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只有不断提高商务秘书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才能满足市场对商务秘书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本文综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从勤奋学习、强化培训、注重实践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完善职业能力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商务专业中实施"多证书"制度,使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结合,目的在于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的职业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当下,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具有实战能力的移动商务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实战能力不足。为了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企业的需求,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移动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主要从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对学生的实战能力着重培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上海海关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问题,提出优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学、官、研合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