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想象是以有效的创造思路进行分析,通过抒发作者实际自身的情感内容,充分表现实际具有丰富特点的思维状态。按照实际丰富想象力水平,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形象塑造分析,对故事情节进行必要的设置和判断,明确实际文学作品的创造情感思维,对实际蕴含的情感和环境进行表达分析,使作者的思路可以拓展开来,不断提升整体美学的认识感受,为作者传递良好的信息感受。本文将针对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实际功能使用水平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想象思维的重要性,结合是情况明确实际想象的重点和文学创作的思路,按照实际情况,确定符合想象认识的作用水平,完善文学作品中想象的思维认识感受,让作者和读者可以有更好的交流工具,更好的交流方式,不断提高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志勇 《魅力中国》2013,(25):114-114
在戏剧艺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是剧作家的剧本创作,即一度创造。焦菊隐说:“剧作家进入生活,提炼生活,采用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可能性的题材,集中表现出现实生活的人物思想与情感,这是文学作品,是一度创造”。①  相似文献   

3.
刘占平 《魅力中国》2011,(9):136-136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学生从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中去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文学作品中流动的血液。文学情感是一种高尚的艺术情感,是作家对人生、社会审美的感悟和感受,是审美意识或审美理想的再现。文学作品的这一审美情感特性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性质特性,与一般文体的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不管是文学作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很大的欣赏价值。文学欣赏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品读,可以洗涤读者的心灵,提升读者的审美,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意义。文学作品的欣赏是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文学作品的评析建立在文学作品欣赏的基础上,可以着眼于作品中的一个角度展开,表达读者的主观感受,升华作品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王伟 《魅力中国》2014,(7):148-148
一个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毗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的独特个性,而且这种个性都是建立在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基础上.在时代的共性中体现作者独特的个性,文学作品起到了连接纽带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不断呈现,但是文学作品内容和题材都趋于雷同,体现所谓的"时代的共性"的文学作品已渐失个体作者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8.
郭庆华 《新西部(上)》2007,(5X):190-190,192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的独特个性,而且这种个性都是建立在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基础上。在时代的共性中体现作者独特的个性,文学作品起到了连接纽带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不断呈现,但是文学作品内容和题材都趋于雷同,体现所谓的“时代的共性”的文学作品已渐失个体作者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9.
康晓民 《魅力中国》2014,(4):266-266
当今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情感的教育地位大大提升,而人文教育本身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我们应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综合概括来说教材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包括形式之美,形象之荑,风格之美,主要三种形式。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文素养,给人以心灵的愉悦从而获得一种不可言语的精神享受,还可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与升华。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上受熏陶、受教育的过程,面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读者总是与自己生活,思想相对比,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与道德感,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变的高尚,思想境界获得提升,人也在一定意义上变为新人。  相似文献   

10.
有关李隆基、杨玉环故事的文学作品中,《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各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其各自时代的代表作品。但时代特点和审美倾向对作者创作情感的影响造成了三部作品对主人公各异的情感评价。三者之间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从《长恨歌》到《长生殿》经历了一个从帝妃到平民再到帝妃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和从唐至清的时代特点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阅读的过程,就是从语表到内含,由文里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说到底,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像体会和思考认识的过程,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是一种思维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学生通过解读文字并掌握内涵的过程,学生必须具备与文章互动的能力.解读文字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而掌握内涵则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思考方法,其中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便是从情感意义上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英美文学教师应尝试培养和指导学生从情感意义上展开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去解读英美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确构架英文篇章结构,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章理解障碍,对于改正英文写作错误和提高写作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探讨了文化学习对于语言学习的功能作用,主张引入和强化文化教学意识,消除文化差异,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创造出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粗俗语是语言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人类发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粗俗语进行恰当的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本文尝试在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粗俗语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帮助语言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
刘婷 《魅力中国》2014,(18):271-271
1.导言 《银色宝盒》。原名《银色的瓶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风工程”民文出版译制项目人选品种,图书极力渲染了未受世俗污染的童真世界。其打动读者的也是善良的本质。他们性格坚强,为了目标不懈努力:他们肩负使命、坚强果敢。书中揭示出来的愚昧和无知、所推崇的自然和纯真、所赞美的坚强与勇敢、所提倡的和谐与相助,似乎也给成年人以启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类最深沉的情感,情感表现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引出会将决定行动的选择。文学以写人为中心,更以细腻表达人的感情见长。  相似文献   

16.
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由文学编辑助产娩出。在现代文学中,作家、文学作品与文学编辑生物链似的相互依存.遂使丈学编辑成为一种职业才有可能。没有作家印文学作品.文学编辑也就不复存在。换句话说.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文学编辑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实则有赖于前者的目的性,即审美各体(文学作品)最终只有在读者那里产生效应:而编辑做为第一读者.犹如产品检验员.他的检测手段.便是遵循艺术规律。文学编辑与文学的亲缘性.决定了丈学编辑的专业水准不仅仅困于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自然程序的优劣,还取决于他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7.
在著作权保护当中,文学作品是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在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方面,由作者塑造出的角色的保护尤为特殊.一般来说,涉及文学作品的著作权问题,都是涉及作品整体,单独涉及文学作品塑造角色的情况较少,但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扩展,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角色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是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人类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在人类文明历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作者的大量引用更是将神话推至一个无法超越的地位。希腊神话的出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启发了英美作家的灵感,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和强烈的教育导向性。  相似文献   

19.
赵胜涛 《理论观察》2013,(11):103-104
朗诵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的口语传播艺术,其目的是表现和传播文学作品的美:而文学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的目的是趋同的。区别只是因为承栽工具不同,文学课的承载工具是语言文字,而朗诵艺术的承载工具则是声音。针对文学课和朗诵艺术的异同,特提出“朗诵教学法”,让文学课在固定思考模式与感悟情感人文之间衡量,这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公众情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研究对象。现有的研究成果涉及了情感因素,但对公众情感的重视程度不够。作者结合冷战后情感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情感引导的分析框架,情感引导是某行为体(个人或组织)向公众传授情感规则,让公众知道如何辨认情感的过程,它能使情感引导者与公众之间建立联系。情感引导从情感层面主要由"引"与"导"两部分组成:"引"注重的是情感吸引,行为体能够吸引公众的基础在于形象塑造;"导"注重的是情感导向,行为体能否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多种策略进行情感传递是"导"的关键所在。通过比较塔利班与美国对阿富汗人的情感引导实施情况,作者认为,在引导公众情感的具体过程中,引导者如何对公众实施形象塑造战略与情感传递战略是导致引导效果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