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企业组织被认为是一系列契约组合,企业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但是,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已制定的契约会与现实需要产生矛盾,也就是产生契约摩擦;同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信息摩擦。契约摩擦和信息摩擦为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再加之有限理性经济人的机会主义驱动,管理人员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文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认为既然盈余管理无法消除,我们就只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盈余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等问题,削弱了会计经济管理的作用.委托代理双方签订的契约不完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外在条件;交易双方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内部人的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供需矛盾等问题,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应建立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及监督系统;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科学的契约约束与刺激机制;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以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代理-理论模型分析框架为基础,研究台资花卉企业与雇佣花农之间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成。通过比较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契约,分析不同因素对花卉企业与雇佣花农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考察了写入契约的新观测变量对最优契约设计的影响。利用拓展的模型证明了无法写入契约的代理人额外收入对雇佣花农和花卉企业各自收益的影响。最后引入声誉模型,讨论了利用隐性激励机制解决企业与花农之间道德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固定资产管理是每个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事业单位的各种特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拟从这一理论出发,来剖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剖析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问题是当今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在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通过改进招聘过程,培育、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增加培训以发展员工职业能力,加强信息交流,及时舒缓员工心理压力等,企业可以有效地加强心理契约管理,建设新型的员工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成名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33-135
契约可以分为有形契约与无形契约两个层次,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强制性契约责任、心理契约责任与超契约责任。强制性有形契约责任重在管理,防止企业承担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不适当的责任;心理契约责任重在引导,引导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形成适当的预期;超契约责任管理重在均衡优化,应该按照边际分析以及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实现边际均衡。  相似文献   

7.
张海龙 《魅力中国》2010,(13):203-203
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债权人作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具有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的固定权利,其财务风险是源自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由于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承担了与其收益不匹配的财务风险,治理权后置是导致债权人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信息不对称是根本原因。债权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关键获得一部分剩余控制权,让债权人拥有更多的经营信息,实现股权和债权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陈涛 《中国集体经济》2007,(35):128-129
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者或者要素者组成的契约,而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所以会计信息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文章从分析会计信息不对称成因入手,初步对会计信息的局限性进行分析,阐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时会计信息的利用及所应遵循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9.
陈涛 《中国集体经济》2007,(34):128-129
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者或者要素者组成的契约,而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所以会计信息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文章从分析会计信息不对称成因入手,初步对会计信息的局限性进行分析,阐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及所应遵循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10.
吴文清  赵黎明  谢菲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127-130
文章考虑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人的信息不对称,建立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与孵化器经理间的策略互动效果,孵化器经理人的激励诱因契约以及最优努力水平。研究表明,单独以孵化器利润为因子的激励契约,能使孵化器经理人做出最优努力水平分配,孵化器经理注重扩大孵化规模和提升成功创业企业两种努力的平衡。当每单位投入的扩大孵化器规模的边际努力水平与每单位投入的提升成功创业企业的边际努力水平之比为成功创业企业平均利润返还与孵化企业平均物业及管理收入时,契约为帕累托最优契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管理能有效激励员工增强工作满意感,发展组织承诺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文章将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内容入手,分析心理契约及心理契约违背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在招聘、培训、职业生涯管理、激励、薪酬和绩效管理方面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心理契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枞巍  尹洁林  文珂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136-138
在新经济时代,雇佣关系发生剧烈变化,违背心理契约的事件屡见不鲜,心理契约的研究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其结构的争论谈起,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人才是一类特殊的群体,政治认同对知识型人才成功智力的成长存在着驱动作用。文章基于我国知识型人才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政治认同、心理契约优化和成功智力的内在关系,发现了政治认同对心理契约及心理智力的促进路径,从而为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启示。研究发现: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对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均存在着促进效应;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对分析型智力、创造型智力和实践型智力均存在着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4.
李默妮  吴秋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15-119
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心理契约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文章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力图将心理契约引入知识型员工管理,并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倪自银  王旭  蔡月祥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52-155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江苏56家企业、630名雇员为样本,用实证方法研究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要素及其与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工作满意度、雇员离职倾向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薪酬激励、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对企业公信度、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在工作满意度和企业公信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契约的交易维度及其建构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君 《特区经济》2009,240(1):299-300
对于心理契约的定义在学术界有两大学派:古典学派和"Rousseau学派",但核心内容指雇佣双方对彼此责任的内隐期望,其最重要的维度是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在"交易一关系"心理契约的维度中,更具差异性的是交易维度,而且作为实证研究交易维度更容易把握更容易量化,心里维度的破裂最后也是落脚到交易维度。心理契约的交易维度构建包括心理契约的形成、改变、破裂以及补救四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牟临杉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104-106
公平是心理契约建立与维系中的一个核心主题.文章在探讨心理契约公平特性以及失衡表现的基础上,从过程、相互关系、结果三个角度分析维护心理契约公平感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冬岩 《特区经济》2011,(2):303-304
构建了适合我国IT产业特点的员工心理契约衡量体系,从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预测能力,人口统计变量和公司规模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契约在组合心理契约类型下的分布情况三个方面来考察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省五所普通本科高校为样本,对理念型心理契约、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功问卷进行了分析,探讨理念型心理契约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较高的理念型心理契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成功;自我效能感在教师责任与高校教师职业成功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高校从理念型心理契约角度促进教师的职业成功,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