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宏观经济理论前沿的视角,通过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假设及主要观点的评述,阐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如何吸纳传统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有用成果并建立微观基础的过程。进而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缺陷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恩斯革命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萨伊定律”,在三大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并提出了政府干预的政策主张。在凯恩斯以后,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大力推行需求管理。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为代表的“后凯恩斯经济学”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在理论上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倡导实行收入再分配政策,以缓和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八十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所谓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学说引入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重新说明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分析内含货币效用(MIU)模型的结构框架及新凯恩斯主义对其的修正发展,以窥当代货币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MIU模型是在试图修正"托宾模型"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一般均衡关系建立在经济个体行为优化基础上的动态优化模型.新凯恩斯主义者在基本MIU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名义工资刚性或价格刚性的假设,建立了一个与AS-IS-LM模型简单线性形式相一致的基于微观最优行为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实现了基于最优行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理论模型与适用于政策分析的线形宏观经济模型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当今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新领域———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内容包括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学术源流、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点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当今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新领域--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内容包括: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学术源流、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点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6.
当代主要的经济学流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对经济周期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用全新的视角阐释了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通过介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比分析其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早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的异同,最后介绍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西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创立.由于其在理论、政策及方法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所以被称誉为"凯恩斯革命",并长期占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宝座.70年代中期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滞胀并存"的现实打破了凯恩斯主义的神话,非凯恩斯主义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上风.当 90年代初失业和经济衰退再度成为西方各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时,凯恩斯主义又在理论上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新凯恩斯主义旨在为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寻找微观基础,却得出了不同于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政府职能观。本文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发掘了隐藏在纷繁文献中的,既不同于新古典主义又不同于原凯恩斯主义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根本分歧在于:古典学派理论所刻画的是本质上是物物交换而货币形同虚设的二分法式的经济,而凯恩斯所描述的是一个货币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货币经济。凯恩斯通过强调货币经济的不确定性本质,引入了货币的财富储藏职能,构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在货币和有效需求之间架设了一道沟通桥梁,提供了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有效需求理论框架,开创了全新的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大萧条”不但催生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而且成为此后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论战的主要阵地。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经济学发展更是在此争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了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新古典综合、新宏观政治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流派。关于这场危机的争论始终推动着经济学的前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汇总关于“大萧条”的研究对于我们加深对经济学的认识、增加经济学解释现实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