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结合当前全党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的保持先进性教育,我认为共产党员先进性,就表现在坚持立党为公、  相似文献   

2.
钱东红 《企业活力》2005,(10):16-17
<正>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上,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意义非凡,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每个公司个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必须在理论认识上对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有清醒的把握,对提出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现在正处于累积、上升阶段,众说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经济发展自然也是“和谐社会”命题中的应有之义--虽然在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条标准中没有“经济”二字.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目标提出的本身,就首先预示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经进入从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到“走共同富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型期.面对悬殊的贫富差距与“财富向精英倾斜论”等“新自由经济主义”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划时代意义不仅在于改善了经济环境,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等显性效果,也不仅在于缩小贫富差距,为市场经济扫除了社会风险,开辟了长期稳定的发展道路等预期效果,而根本的还在于改变了固有的经济观念,将经济发展重新置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指导之下,从而克服经济发展对人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诚信友爱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起着什么作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认识: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诚信是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现代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的重要支柱。但是,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战略部署和更高的目标和追求,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特别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进行更艰苦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 在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向全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决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工作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上海小企业》2006,(1):1-1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十一五”期间,铁力市将进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活跃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期、体制机制创新的攻坚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期。随着政府职能已转变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履行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部门,找准工作定位,依法履行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搞好监督和服务,以审计促发展,以审计促和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熊伟 《质量春秋》2006,(3):46-48
“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就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但在目前的经济时代,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基本处于劣势,人才的就业选择顺序通常是:政府公务员、外企职员、合资企业职员、大型国企,最后才是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在产权、融资、分配以及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明晰产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管理信息化等措施,对降低契约不完全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方灯具大市场,利用自身的种种优势,采用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相结合、互补共进的方式,带动了许多私营企业,走出了一条促进生产,搞活流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吴裕泰茶叶公司,其前身是吴裕泰茶庄,开业于清光绪12年(1887年).100多年来,这个中华老字号同北京人一道,历尽风雨,饱经沧桑.目前,吴裕泰已由原来两个门店的茶庄发展成一个拥有27个专卖店、3个茶社和1个拼配加工厂的连锁公司,并于1999年6月通过了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15.
李世红 《价值工程》2011,30(36):77-77
航运企业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变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掘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把人力资源变成企业的财富,已经成为航运企业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17):71-72
自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就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面临的不仅是新时代下所带来的的机遇,同时还有很严峻的挑战以及面对行业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立足于现阶段的新形势,企业为了更好、更快、更长期的发展下去,就需要改进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模式。本文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展开了相关的创新模式的探讨,对各种各样的模式进行了讨论,对其带给企业经济管理的不同影响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为我国企业的长足发展以及体制的完善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蕾  朱妤 《价值工程》2007,26(7):53-56
近年来,企业集团的国际化、联盟化,竞争与合作的趋势仍在继续。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如何突出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利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黄立岩 《价值工程》2012,31(36):136-137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企业要想发展,就必然要加入到国际化的竞争中,必然会因为国际贸易的开展受到来自跨国公司的威胁,从而带来经营风险。只有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依据各自所在的行业和对现金流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策略,找出与行业和个体情况相适应的方法,才能最切实有效地防御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促进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社会背景下,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必须依赖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而企业工商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机制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创新思考是企业实现新时期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期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实现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竞争力。论文主要分析新时期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景思江 《企业活力》2010,(10):51-5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理念,并在实践上形成了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正在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资源消耗型和环境破坏型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带来巨大的挑战,推动企业向"两型企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转型,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新范式,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