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半生缘》(《十八春》的改写本)中的顾曼桢,是张爱玲笔下两个风格迥异的悲剧女性形象。她们各自扮演的女儿角色和妻子角色具有很大差异。对两位女主人公的人性刻画进行平行探讨,可解读张爱玲的小说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黑人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形象,而白人女性大多扮演"诱惑者"形象。她们依然没有摆脱白人男性社会赋予的刻板形象,都是以与男性的关系定位身份,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人物。本质上,她们是"看不见的女人"。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和《金锁记》中的两位女性有着让人同情的悲惨命运,但也有着令人发指的变态心理。从她们的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这些客观因素上分析,发现两人的出身都属于社会下层,受过不高的教育,都置身于残酷的封建文化环境里,而且同依附于男权社会。从她们的性格、情理、爱情婚姻观这些主观因素上看,她们都有相同的阴暗性格、相同的自卑心理,以及严重缺乏安全感,但在对命运挣扎的方式和力度方面两人的表现有所不同。从她们的生存环境和变态心理可分析得出,封建文化压抑下的女性都悖离于自然的、有生机的人性,封建文化对生命具有强烈的摧毁性。  相似文献   

4.
巴金以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心中的革命热情,表达对黑暗的控诉与对光明的呼唤。作品凝结着"家"的情结,他也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望者。《家》继续了《红楼梦》的大家庭崩溃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家"的破败,《憩园》和《寒夜》是《家》的续篇,老姚和汪文宣就是觉慧出走后的两个选择,都昭示新"家"的成立与夭折,他的小说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新型家庭的建立与夭折的历史。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翘首期盼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守望着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在启蒙话语的激励下,走向社会。她们一方面失去家庭的庇护而身在母爱缺失的焦虑之中,另一方面经历了寻找爱情和男性同谋者的失败。在社会的重压和内在困境的合力下,他们选择了放弃。她们不是勇敢地去面对现实,而是退回女儿国中,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精神独立。《海滨故人》没有树立强者意义上的时代新女性,但它的意义,正在于让我们得以一窥彼时女性选择的艰难和她们在时代风雨中的遭遇及挣扎。  相似文献   

6.
丁玲的《梦珂》和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都叙述了一个"堕落的娜拉"的故事,但两个故事的讲法各有不同。梦珂在堕落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自尊感,基于理性她完成了选择,葛薇龙则是难言的自卑感,一种身不由己的感性因素始终占据了她的心理;丁玲对于梦珂的堕落主要持批判态度,张爱玲对于葛薇龙则是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梦珂》的美学风格是悲壮,《第一炉香》的风格则是苍凉。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基于两个女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和思想,以及她们对时代和人性的不同把握。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小说《飘》和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卡门》同时塑造了两个非同凡俗的女性:思嘉和卡门。她们在性格上都体现出了很多的相似点:泼辣,冷酷,不守妇道,极强的务实进取精神,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是她们性情却有着不同渊源,分别折射出了美国文化和吉普赛人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曾对女人以"三性"划分:女儿性、妻性和母性。在中西戏剧史上,产于东方南戏《琵琶记》中的赵五娘与出自西方异域之地的美狄亚(《美狄亚》),虽然异域同归,异形同源——都属于封建父权制度压迫下的悲剧产物,但是两人在这"三性"中所投注的比例实则却差异甚迥,各有参差。然而两人在面对恶劣的社会环境时,尽管行动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心怀不平、不愿息事宁人的。她们在戴着现实社会和时代的沉重枷锁下,以步履蹒跚的姿态极力舞出自己的人生,用她们的血泪抒写下了一首首当其冲萦绕在永恒寰宇中的生命悲歌。  相似文献   

9.
《弗兰肯斯坦》:女性的沉默与性别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在这个叙述文本中,女性处于叙述的被动地位,她们要么仅仅作为受述者,要么作为叙述的客体,她们的声音在男性叙述中迷失了。而作为叙述者的男性又带有性别的隐喻。  相似文献   

10.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出现了大量的媒妁群像,她们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些媒妁群像是在中国传统民俗的发展流程中演变而来的,大致可分为官媒和私媒两类。她们不但具有传统民俗中媒人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沾染了明代商品社会特殊的烙印。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民俗媒妁现象的历史流变中,来探讨《金瓶梅》中出现的各类媒妁形像。  相似文献   

11.
《喜福会》描写了几位母亲在旧中国的悲惨婚姻生活,她们都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来到美国后,教育女儿们要肯吃苦,多学本领,才能实现梦想。但西方社会仍然是男权社会,女儿们对丈夫温柔顺从,但婚姻中仍然危机四伏。母亲教诲女儿坚持自我,维护尊严,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婚姻。  相似文献   

12.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都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赞扬了男女主人公争取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人文主义。这两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同样的主题——"爱情"和"自杀"。但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源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的不同,两部作品所表现的爱情观也有所不同。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及爱情观的比较,加深了我们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泰山顶上一劲松和他同登岱宗的,有两名女大学生。她们都不漂亮,因此是大学女生;她们在京时与他路遇而贸然约他南行,因此是女大学生。她们要他背她们的包,因此他是个男人;她们削苹果给他吃,因此  相似文献   

14.
葛娟 《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48-149
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她的处女作《喜福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喜福会》构思非常独特,谭恩美一反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多个叙述者分别讲述自己故事的西方现代叙事模式。书中通过讲述四位中国移民母亲的生活经历和她们与女儿之间的故事,展示了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矛盾和理解、融合,这样一个关系演变的情感历程。加之谭恩美是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创作的,作者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以及对人性的细腻而深入的挖掘,诠释了浓厚的母女亲情,既可以超越文化差异,又将母女矛盾置身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表达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物色》14处引述《诗经》,可分为以别称代《诗经》以称述,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两种类型。其中以《风》、《诗》等别称代述《诗经》3处,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11处,涵盖风、大雅、小雅三个部分内容,涉及《周南·桃夭》、《大雅·板》、《小雅·采薇》、《小雅·裳裳者华》14篇作品。这不仅是刘勰征圣、宗经思想的具体实践,更重要的是,刘勰旨在通过《物色》来展现《诗经》文学语言的最高价值,即《诗经》语言不是在为事物"命名",而是表现事物的"质"。  相似文献   

16.
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她的处女作《喜福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喜福会》构思非常独特,谭恩美一反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多个叙述者分别讲述自己故事的西方现代叙事模式.书中通过讲述四位中国移民母亲的生活经历和她们与女儿之间的故事,展示了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矛盾和理解、融合,这样一个关系演变的情感历程.加之谭恩美是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创作的,作者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以及对人性的细腻而深入的挖掘,诠释了浓厚的母女亲情,既可以超越文化差异,又将母女矛盾置身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表达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话剧作为一种外来移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严格地讲是从曹禺的剧作问世后才开始的。在曹禺的《雷雨》《日出》等早期话剧中,女性形象大都以性格独特、个性鲜明著称,但她们同时又都是受害且值得怜悯同情的一类,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迫害几乎使她们丧失了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曹禺在戏剧中没有简单地对女性作天使和妖孽的二元对立之分,女性形象大都在生活中确有其人,因而呈现出了个性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中有数量众多的知己故事。在此类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知己之情"集中、迫切,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悲士不遇"情结的集大成者,这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蒲松龄终身不遇的经历以及他对"知己难逢"的切身情感体验,都驱使着他在小说世界中描绘着他所渴望的东西。在《聊斋志异》的"知己"类故事中,蒲松龄大多以花妖狐魅充当故事主人公,突出主人公身上的人性之光,集中、大量地在故事中抒发对"知己之情"的渴求。可以说,在蒲松龄之前,尽管文人学士在现实世界中屡屡碰壁,尽管许多诗人骚客在自己的作品中抒发着"悲士不遇"的感伤,但是,他们的悲哀过多地纠缠于个人的遭际,他们的作品因数量不大而未能构成一种时代集体诉求的回响,因此缺乏对全社会底层文士的震撼力,也难以引发全社会的共鸣。时代呼唤着文学巨匠来完成这一使命,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应运而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知己"的大声疾呼,贯穿全书始终,他有意识地在"伯乐难觅"的问题上寻求突破,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厦门大学肖秋萍编制的《大学生自我接纳问卷》对福建省四所高职高专院校8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1)我市高职贫困生的自我接纳程度处于第三个等级即一般自我接纳者。(2)我市高职贫困生对自我的总体接纳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且在"生理自我接纳"和"情绪自我接纳"两个因子上贫困生亦显著低于非贫困生。(3)高职男女贫困生在"大学生自我接纳问卷"总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人际自我接纳"因子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对整体自我的接纳"因子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0.
《左传》所记齐鲁两国女性的行事多与婚恋有关,因而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在东夷文化的大背景中,齐鲁两国习俗和精神文化的相同与互异、冲突与融合;展现了男权文化伊始时,齐鲁女性的情感、遭遇和命运;同时为后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彰显的女性形象,并且由她们忧郁的命运及她们自己咀嚼了无数遍的情感积淀成了经典的文学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