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林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5-106,112
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尤其是言外行为的分类对《白象似的群山》一文中对话的分析,解读这一名篇中男女主角权力关系的变化乃至颠覆,揭示对话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诗维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3):118-12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言语行为,并揭示出了小说的主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中产阶级的生活与世态人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对于婚姻的不同见解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3.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彩玲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2):49-50
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言语交流,还要重视非言语交流。没有非言语交流的技巧,就没有成功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张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7):139-140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和误解。这些误解常常能导致交际失误乃至失败。本文对招呼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对比,举例并说明三种言语行为产生的语用失误给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际所带来的麻烦,提醒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败(pragmatic failure),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王玲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1-53
言语行为理论为交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 ,研究语言运用 ,从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 ,转向发展他们综合的言语交际能力。然而言语行为理论目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该理论的应用价值 ,使以它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6.
王展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2):95-99
文章从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语篇结构、社会与文化因素出发,提出汉语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应注重语境因素,言语行为英语教学应采用语篇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简要叙述了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揭示了二者在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通过论述与比较,指出了交际教学法的不足与欠缺,并提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教法的结合,应根据学生对象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授方法。 相似文献
8.
谢亚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83-84,88
语言与哲学关系密切。从20世纪80年代起哲学家们把语用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使用语用分析的方法来理解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对语言的分析转向语用层面;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他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塞尔继承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意向性理论。 相似文献
9.
程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汉语请求和英语请求策略在形式和表达类型上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在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直接请求策略在汉语中使用最频繁;中国人也推崇使用规约性间接策略中的询问型策略类型。 相似文献
10.
孙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88-190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及其表现形式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在简要介绍"言语行为理论"的同时,阐述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从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过程出发,着重讨论了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官科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0):142-143,176
本文采取情境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习得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男女学习者的习得存在以下差异:1)女性的表达因为更多地使用起始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而显得更为礼貌;2)女性对请求行为的强加程度这一语境因素更为敏感,她们在所用情境中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了辅助行为语;3)当对话者之间关系较近,请求强加程度低时,男性对异性受话者更多地使用了起始行为语。 相似文献
12.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出发对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解释,以期正确认识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理解人们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3.
英文广告的语用分析——从言语行为及语境谈广告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成功的广告,总是语言与非语言形式如色彩、声音、画面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体。文章以Austin及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广告的言语行为表现方式及技巧,并进一步探讨情景在广告言语行为效果上是如何起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哲学家们都认为语言是一种指称。言语行为理论始创者奥斯汀提出语言不仅仅具有指称作用,同样具有施为作用。舍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丰富了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上升到语篇研究,发现语篇与现实是语言构建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揭示了语言的使用产生语言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由此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在<语言论>(language),首次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在<怎样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通过对两种关于语言使用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来探讨语言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李彬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同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在人类交际过程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起着特殊的辅助作用。文章着重讨论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孟凡茂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Z4)
人际意义是通过交际双方的互动协商实现的,揭示间接言语行为的协商功能对阐释其人际意义具有重要意义。间接言语行为的本质与理解过程决定了其本身的可协商性;而语言形式与言语功能的不对应性赋予了间接言语行为双重功能,使交际参与者可以在不同层面对交际意图进行协商。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是人类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基本单位.本文试图从面子理论,社会距离以及社会权势等方面来研究中西文化在建议言语行为实施过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依托转喻理论与事态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进行了以下阐述:转喻是言语行为生成和理解的内在机制;事态场境理论是对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进行描述的工具;事态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转喻的力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各部分距离场境核心的距离,二是语境。通过以上论述从而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做出科学性的解释,是语用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