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碳金融交易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问题使碳金融市场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本文研究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初步研究了我国的碳交易市场,针对我国碳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后2012时期二氧化碳减排协议未顺利达成的情况下,碳排放权的价格波动剧烈。我国作为CDM的最大供应国受到深刻影响,因此急需加强理论研究,以实现CDM开发收益的稳步增加。由于CDM项目开发不同阶段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CER价格呈现出阶梯状的特点,即延后交付阶段可以显著提高交割价格。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分析了各阶段所适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设计了三个CDM价值最大化策略以及配套的金融服务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德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两个主要市场,即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与斯图加特欧洲权证交易所(EUWAX)的基本情况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详细阐述了德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体系,并与中国的监管体系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基础是定价机制的有效性。本文在回顾知识产权交易方式发展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金融衍生化的意义和可行性问题作了简要分析,目的是为推动知识产权的价值发现、开发利用,为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佳琛 《金卡工程》2009,13(2):133-134
在各国环境保护法领域中,立法者逐渐注重于使用交易手段,促使社会各界自觉地保护环境.国际碳交易市场和其衍生金融产品也由此诞生.本文对这些市场进行总结,对其背后的法律原理进行介绍,以供中国的个人和企业能从中找到商机,并希望立法者能从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本文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隐患,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配合节能减排项目调整授信结构,积极支持绿色信贷,加快环境金融创新;同时我国要尽快出台碳金融业务的扶持政策,促进相关中介组织的建设,推动碳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开始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由此产生了碳金融以及逐步形成了碳金融市场。我国目前还处于碳金融的发展阶段,因此还需要继续努力发展碳金融并完善碳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开始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由此产生了碳金融以及逐步形成了碳金融市场.我国目前还处于碳金融的发展阶段,因此还需要继续努力发展碳金融并完善碳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9.
施建富 《云南金融》2012,(8Z):25-27
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国外商业银行在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期权期货等方面成绩斐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相当有限,对碳金融业务的创新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障碍,并以兴业银行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为例,提供了其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创新的主要经验,论文通过总结国外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施建富 《时代金融》2012,(23):25-27
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国外商业银行在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期权期货等方面成绩斐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相当有限,对碳金融业务的创新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障碍,并以兴业银行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为例,提供了其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创新的主要经验,论文通过总结国外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钱芳 《中国外资》2012,(5):16-17
<正>一、美国金融业发展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加频繁。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抵御波动的工具应运而生。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以英镑等6种货币为标的的外汇期货合约,引领金融市场迈向了新的时代。随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多种衍生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起,极大地促进  相似文献   

12.
杨胜刚  成程 《金融论坛》2011,16(5):8-17
本文考察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一级市场上核证减排量(pCER)的定价机制,运用VECM 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配额(EUA)与二级市场上核证减排量(sCER)的关系,运用NW OLS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sCER价格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pCER的价格由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主导,买卖双方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二级市场上sCER的价格与...  相似文献   

13.
14.
以时间序列数据的多变量模型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国际核证减排量期货市场进行“经济目的检验”.结果显示CER期货价格的期限结构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即没有通过“经济目的测试”,因而不是稳定的机制,还不能够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的关键功能.其中一个原因是太多的市场参与者被认为是根据上级的信息执 行定向交易.为了使国际CER期货市场机制达到稳定,市场机构应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实现市场在交易和合同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优化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开发新的定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交易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排污权金融产品的交易才刚刚起步,但是交易规模和参与者数量已经有长足发展.目前美国从事该项业务的有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以SO2的期货和期货期权,以及NOx的期货和期权合约为主,标的物即EPA总量交易体系下的SO2和NOx排污权.排污权金融产品是金融学与环境学的结合,在环境领域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具有可行性,在美国的应用也呈现巨大的成长潜力,对中国开展环境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国际碳金融发展的大背景,通过对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目前对于碳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够、碳金融相关体系尤其是中介市场的不完善、碳金融产品的创新跟不上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碳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碳金融已成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转型的重要经济手段。本文梳理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碳金融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并从激励措施、产品创新、风控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选取有色金属矿产行业以及能源交通运输行业22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上市公司是否使用衍生产品为解释变量,同时引用一系列控制变量,通过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使用衍生产品是否会有效降低公司风险。实证过程涉及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产品会降低公司风险,这与西方主流的财务管理理论相一致而与我国学者以前的研究相反,由此推测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产品的能力逐渐娴熟。  相似文献   

19.
碳金融是合理配置环境资源的基础性工具,是低碳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在碳金融产品方面的探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广州在碳金融创新方面正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在广州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的大背景下,论述了广州发展碳金融产品创新所面临的制约。探讨了广州碳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谢天琪 《财政监督》2012,(12):53-54
2007年底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下称次贷危机),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的影响波及全球,并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逐步从金融体系蔓延到了实体经济,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本次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美国次级贷款抵押债券)在应用过程中所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