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涉农微小企业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这不仅便利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更为附近地区的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从湖北省范围来看,尽管涉农微小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涉农微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本文从企业自身建设不足、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短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以及相应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角度剖析涉农微小企业融资难的宏微观成因,积极探索并提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发挥政府在政策性融资的主导作用,是解决涉农微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缓解我国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要有效缓解我国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以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农经产业化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为切入点,引导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健全完善正规金融的基础上,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建立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和信贷担保机制,解决农村融资中存在的信息问题和信任问题;充分发挥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管理农业风险和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强政府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加快涉农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础是信用.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特有的创新性、高成长性成为现代经济中的有生力量,金融支持是科技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突破资金瓶颈、化解创新风险的重要途径.以西安市高新区为例,基于信用视角分析金融资本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科技信贷业务、加大政府统筹科技金融力度、大力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融资租赁业务在缓解微小企业融资难中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微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来源不足、企业结构不完善、缺少信用记录的问题,尤其是2010年起银行逐渐收紧信贷,使许多微小企业资金陷入了无以为继的困境。一方面是银行出于风险与收益考虑对微小企业惜贷,另一面是这些企业急需资金维持运转,思考微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笔者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业务具有无抵押融资融物、产品设计的还款方式与期限灵活多样、可与供应链对接的独特优势,能有效缓解微小企业尤其是涉农微小企业融资困境并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驻马店市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的融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经营体制,其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支持。从驻马店目前的现状来看,融资困境已成为家庭农场未来发展的障碍之一。针对融资中出现的问题,文章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优化融资渠道:出台地方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场的激励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高农业保险参与率和完善政府农业风险补偿机制,成立区域农业发展担保基金等。  相似文献   

6.
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更为重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结构不均衡是吉林省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吉林省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优化金融结构;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应建立贷款成本管理长效机制,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创建良好的企业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微小型企业的政府财税政策支持系统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些年来迅速崛起的微小型企业,对新增就业岗位与对GDP的贡献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社会、金融、法律和政府的财税政策是微小企业的四大支持要素,合理的财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本文试图从分析政府对微小型企业的现行财税政策存在不足为出发点,对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应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以及其他配套政策和操作原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产业支持政策与政治关联双重视角上采用"动因—金融背景高管的引入—财务变化"的动态角度实证研究金融背景高管的引入在提升融资能力方面的动因及效果.研究发现: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融资能力较差的问题.②面临着融资能力不足时,企业有激励引入金融背景高管且这种金融关联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③相比于非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有激励引入金融背景高管以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在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中引入金融背景高管,其融资能力提升效果并不显著.④相比于属于产业支持政策行业的企业,不属于产业支持政策行业且非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强越有激励引入金融高管,以进一步提升融资能力.不属于产业支持政策行业且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的融资能力越低越有激励引入金融高管,以提升融资能力;不属于产业支持政策行业且非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引入金融背景高管,提升融资能力的效果更加显著.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企业应有规范引入金融背景高管,建立有效的金融关联,争取正规的政策资源,积极处理产业支持政策,政府应深化金融市场改革,规范政府之手,制定合理的产业支持政策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科技型企业银行信贷资金可获得性角度出发,在剖析广西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完善广西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政策的扶持,采取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科技保险的试点等途径,建立起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中介机构等各方力量有效协调和相互支撑的体系,进而提高广西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融资困难是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自身、银行、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和企业融资政策,克服各种困难,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尽管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仍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原因主要在于企业自身和金融环境。只有企业自身苦练内功创造融资条件,政府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才能切实解决融资难瓶颈。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强大引擎。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需要更多的资金,但基础设施融资单一、金融信贷机制不健全、"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融资渠道不畅等成为制约湖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为支持湖北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积极探索并找准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切入点,开展金融创新,多途径、多角度地支持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还要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破解城乡金融"二元化"困境,此外政府须加强公共财政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城镇化建设成本分担机制,并促进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政府还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利益诉求的调查表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贷款银行间的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正视当前融资担保体系中的利益冲突,建立起"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重点,而担保制度、金融制度、信用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当前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多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勇 《西部金融》2012,(5):45-47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之一。本文就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整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加快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步伐,规范引导民间融资;着力提高小微企业经营水平和融资能力;构建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新型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金融政策支持不到位;金融机构发展还不够健全;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需要从转变经营观念、健全金融体系、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完善信用体系、拓宽渠道等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育和构建更具效率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金融支持体系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区域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福建省金融支持体系在政府政策、科技创新企业创新能力、金融市场资源等方面均有其现实基础,但也仍存在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企业的数量偏少、投资渠道狭窄、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凭借自贸区金融体制改革东风,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福建省应考虑建设市场化的多元金融支持体系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释放的发展红利日益凸显。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然而较少从资金来源角度深入探究数字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更缺乏相关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在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中,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同时发挥作用,进而选择用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分别作为反映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代理变量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的发展会降低企业之间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进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相比之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商业信用更为直接和有效,其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中的正向中介效应通常也比商业信用更强;商业信用的中介效应会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当宏观经济上行、市场处于扩张状态时更强;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受到政府发展战略的影响,表现为政府越重视和鼓励创新则越强;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因而商业信用的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可能相对更强;而政府补贴中介效应的企业异质性与政府补贴偏好相关,政府更倾向于支持哪类企业的创新活动,则在该类企业中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较强。利用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支持上述观点。相比现有文献,本文基于资金配置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对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的机制进行探讨,并对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进行比较和异质性分析,从资金配置方式角度拓展了数字金融领域的研究视角,也从数字金融角度深化了资源配置机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的研究。本文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资金配置的改善存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种方式,进而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促进具有市场力量和政府作用两条路径。因此,在积极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同时,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挖掘和发挥数字金融的共享和普惠优势,使所有经济主体在统一的大市场上平等地享受资金配置优化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增强政府补贴、政策优惠等的针对性、导向性和信号性。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支持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手段。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缺陷,使得金融在为"三农"服务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阐述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监管的创新等方面,对建立合理的农村金融体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从利率市场化、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创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多层次的涉农资本市场等角度,为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由贵州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测评"的工作,形成了《贵州省金融生态县测评暂行办法(代拟稿)》和《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测评指标体系》,标志着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进入有章可循的"发展快车道"。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地方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对地方政府信用水平有重大影响,处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地区的地方政府一般具有较强的偿债责任意识,偿债意愿一般也会优于同等条件的其他地方政府。金融生态评价正在向地方政府债信风险的评级转化过程中,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融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权责明晰、激励相容的内生信用机制。随着此项工作全面推广开展,必将为完善地方投融资体制建设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就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测评工作,本刊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郝曙光副行长,现将内容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20.
运用VAR模型,通过格兰杰非因果检验、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微型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微型金融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效应滞后且力度有限。相比较而言,直接融资方式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较显著,而间接融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要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强化间接融资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微型金融服务中合理定位,同时大力发展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直接融资市场,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微型金融服务体系,更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