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农村金融》2006,(2):57-58
“金光道”之意向性信用额度(合作协议) 一、概念意向性信用额度,即合作协议(包括农业银行与企业或事业单位、农业银行与政府部门或管委会等政府派出机构签订的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是指在农业银行与客户(政府)双方充分协商,达到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农业银行愿意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一定意向性信用额度,在客户信贷需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银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等贷款条件的前提下,给予一定信贷支持的书面件。  相似文献   

2.
陈凤珍 《中国外资》2009,(12):227-227
现代以来,科学主义无视人性,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更的物化浪潮.使得人性在现代性社会中遭遇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忽视了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在这样的文化背案下,此文从三个方面切入古典诗词,具体解读“菊花”意象所呈现的多重审美意蕴,从多方面彰显菊花意象超时空的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竹趣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雅”,竹子排位第三。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居第二。竹是园林美化之物,翠竹浩瀚,绿影婆娑,引人入胜,令人陶醉。苍青翠竹,常常跃于画家的腕下,诗人的笔端。清代郑板桥喜画竹,不仅留有许多绝妙的翠竹图,还留下《题画竹六十九则》。他称:“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他赞竹:“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吾暑,能豁吾胸;君子之德,大王之雄。”他歌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  相似文献   

4.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这是诗圣对唐代“安史之乱”后,一些丑恶的人事表达的愤慨之情。其情绪激动,难免口不择言,且不说将川人“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竹”比作恶人丑形的不当,就是从自然规律来讲,仅仅将“恶竹”斩掉,也只  相似文献   

5.
岳娜 《中国证券期货》2012,(10):257-258
近年来,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舞蹈教育贯穿于整个艺术教育之中,而“诗化”舞蹈是舞蹈则是“纯舞性”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透视“诗化”舞蹈的舞美教育能够有助于提高当代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的审美修养,“诗化”舞蹈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对高校素质教育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庄生所论“与天地精神往来”是艺术的本来,也是艺术的巅峰,好的艺术就是夺天地之造化——可天地之造化如何夺呢?或者说,真正的艺术创作状态是怎么一回事呢?“与天地精神往来”仍只是一种外在的宏观描述,而且多属于“高峰体验”,现在需要进入艺术家相对稳定的内在情感状态.如果说艺术是“发乎情,止乎礼”,情会是怎样的情、礼又是怎样的礼呢?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玄学甚盛,以王弼为代表的文人对《周易》、《老子》?《庄子》进行解说与阐释。时出现"言意之辩",其意义深远,对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音乐及审美意象的认知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破解贫困农民资金短缺问题.加大信贷投入是一条重要途径。而切实改善贫困农民的资信状况,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的主观意向性.改变农村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信贷观念.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吴伟忠 《云南金融》2007,(11):36-37
根雕艺术是一种“奇”与“巧”相结合的独特造型艺术。根雕艺术家利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也正因为如此,根雕艺术品才得到了人们的青眯,具有了很高的收藏价值。根雕艺术品取材于树木砍伐之后遗留下来的根部。树根外形千奇百怪,艺术家们发挥他们的想像力,“略微”加以雕琢,便使其具有了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吴伟忠 《时代金融》2007,(11):36-37
根雕艺术是一种“奇”与“巧”相结合的独特造型艺术。根雕艺术家利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也正因为如此,根雕艺术品才得到了人们的青眯,具有了很高的收藏价值。根雕艺术品取材于树木砍伐之后遗留下来的根部。树根外形千奇百怪,艺术家们发挥他们的想像力,“略微”加以雕琢,便使其具有了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王松奇 《银行家》2005,(6):137-139
在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中,书法的地位当首屈一指。其原因不仅在于别的国家基本没有书法一说,而且还在于中国的由象形文字衍生出来的方块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也的确形成为一种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软笔书法艺术。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已到了难以简单概括的程度,据说好的书法总是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美,二是难。“美”的程度可由审美主体主观评判,但“难”则具有客观性,其涵义是:(1)一个人真正把书法练至很高境界不仅靠天赋,而且还要花费毕生的精力,例如就连王羲之这样的天才,人们还都说三道四——“羲之之书晚乃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与艺术.一度很不搭。但资本逐利的天然本性.使他在陌生的艺术世界里.灵敏地嗅到了利润的气味。于是,资本与艺术闪电般“结合”了!又闪电般用惯常的手法.在艺术品市场上,缔造了一轮又一轮关于利润的”童话”。,这是一桩以金钱为纽带的“婚姻”。如今.艺术品的金钱价值远比审美的艺术价值重要。纷至沓来的投资者.不是出于对艺术纯洁的仰慕,他们看中的是艺术品背后利润的增值。高雅的艺术.一旦投向资本的怀抱.颠覆的不仅是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对金融资本投资模式超乎想象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整体性”,“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在诗词翻译中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在诗词翻译中,译者在进行语言结构及各个成分意义的转换时,必须要建立一个在整体意义上的格式塔意象,以达到对原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整体美的把握。建立在格式塔意象上的翻译,有助于译文语言结构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自然而和谐的新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11,(11):6-7
资本与艺术.一度很不搭。但资本逐利的天然本性.使他在陌生的艺术世界里.灵敏地嗅到了利润的气味。于是,资本与艺术闪电般“结合”了!又闪电般用惯常的手法.在艺术品市场上,缔造了一轮又一轮关于利润的”童话”。,这是一桩以金钱为纽带的“婚姻”。如今.艺术品的金钱价值远比审美的艺术价值重要。纷至沓来的投资者.不是出于对艺术纯洁的仰慕,他们看中的是艺术品背后利润的增值。高雅的艺术.一旦投向资本的怀抱.颠覆的不仅是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对金融资本投资模式超乎想象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走过西递     
许多人去西递的缘由大约与我无二。但当我的足迹一踏进西递的水街巷道时,我便深深地知道,西递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的明清居民建筑艺术宝库。漫步街头,种种无法叙述的情絮涌了出来,缠绕着我不想挪动的双脚,又将我久不触动的思辨情结捡拾起来,穿梭于古今幽暗的时空隧道,终于有了挥之不去的生命感悟和文化拷问。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投资》2008,(10):55-55
“七彩夜光香味玫瑰花”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小巧工艺品。该产品色彩绚丽、鲜艳夺目.可以假乱真.并能散发芬芳的香味,在漆黑的夜里还能散发璀璨的夜光.让人如梦如幻.并能在花瓣上写上“爱你一万年”、“一生平安”、”一帆风顺”、“开心每一天”、“真情到永远”、”你是我的惟一”等祝福语,深受广大青年男女的喜爱.是情侣传达情意之最佳礼物.融时尚与艺术为一体,让人心动不已。  相似文献   

17.
现代以来,科学主义无视人性,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使得人性在现代性社会中,遭遇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忽视了时经典文本的阅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此文从三个方面切八古典诗词,具体解读"菊花"意象所呈现的多重审美意蕴,从多方面彰显菊花意象超时空的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油画进入中国已逾百年。今天,我们可以说,油画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的一种传统,它不再是,或至少不再仅仅是外来的画“种那么简单。油画已经在中国深深扎根,并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气派、反映中国现实、与中国人当下的审美紧密相联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就是说,中国油画,我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当代油画,已经具备了让人信服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19.
筹算的乘除     
筹算的最早记载是史记封禅书 :“黄帝得宝鼎神策 ,于是迎日推策。”神策是神蓍 ,计算与占卜共用。汉方言 :“木细枝为策。”计算与鞭策共用。筹字发生较晚 ,起自殷商投壶。投壶所投的矢、纪胜所用的马都叫筹。演化到计算工具叫筹。老子 ,“善算不用筹策。”说到筹、策并用于计算。西汉律历志 :其算法用竹 ,径一分 ,长六寸 ,二百七十一枚 ,成六觚 ,为一握。东汉徐岳数术记遗 :“隶首注数 ,乃有多种 ,”其一积算 ,就是当时的常规筹算 ,长四寸 ,方三分。隋书律历志 :竹筹长三寸 ,方二分 ,贮以六觚、方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都有乘、除、开方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一书主要探讨的是从道光到1930年代约100年间的思想学术变化中的几个问题.该书清楚地分为三编:从“旧典范的危机”到“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再到“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这三编实际上是问一个问题,即现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形成.与此相呼应的其他论文,也是试图探讨现代中国历史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