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文章简要评述了经济增长和增长因素分析理论,分析了中国20年来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并从定理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估和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市场化和开放型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文章验证了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指出中国的体制改革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产权制度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制度,建立具有排他性、收入独享性、可自由转让性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保障经济增长的基础.制度变迁是一种制度创新过程,有效的组织在制度创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种能提供对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制度交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认为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制度的缺失,因此,政府必须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将制度变迁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求解了社会计划者问题的均衡解,并对解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评述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90年代以来中国上海地区的各项经济数据出发,定量分析和估计了90年代后制度变迁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作用。文章验证了制度变迁对于中国经济某一地区经济增长的具体贡献,指出了制度变迁对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综述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生产关系(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①模型派。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一斯…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的农村改革、非国有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体制改革三个方面分析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提出制度变迁有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制约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经济增长对制度变迁也具有推动作用和反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三者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纵观前人研究成果,对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制度变迁的两两关系研究则比较多的,但把三结合起来考虑的献还比较少,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但现实经济运行中三关系紧密,存在某种互动关系。三互动体现了内涵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有鉴于此,本运用西方这和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特别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三互动关系尝试着提纲式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中进一步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原因,提出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达到了37636.3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2005年增收6770.3亿元,增长21.9%。自1997年以来,我国税收一致保持超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在20%以上。经济增长和价格因素对税收收入具有99.4%的解释力度,说明我国税制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弹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发展是协调一致关系。不存在有些学者所担心的税收是非正常高速增长,进而也就不存在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压制经济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5.
交通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交通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本文得到的结论是交通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23和0.062。这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从短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23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福建省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该省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都具有正向作用,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长、短期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952 199和0.542 955。滞后2期的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格兰杰原因;滞后4期的高等教育的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质和二元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着若干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既决定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也决定了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遵循一条二元路径,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举,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提高资本生产率并举。 相似文献
18.
消费和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正处于“外忧内患”的时期,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恶化,通过外需刺激经济增长非常有限,同时内需也相当不足。面对危机,中国要确保今后几年经济呈现良性循环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文章主要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实证分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estimates the causal effect of a process of political change, namely, a recent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on economic growth in Myanmar.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is process,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trajectories of actual and counterfactual GDP per capita after the referendum using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We calculate the counterfactual GDP per capita using country‐level panel data from 2002 to 2013, with Myanmar as the treated country and a se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East and South Asia, the Pacific and sub‐Saharan Africa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 synthetic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recent process of political change in Myanmar had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GDP per capita but not on per capit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r trad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