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贸》2011,(5):96-96
“2011(第九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于2011年3月1日在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和平崛起”,由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是一个专门讨论中外跨国公司发展热点问题的年度大型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2.
李莎 《改革与开放》2004,(1):24-24,C001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是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一个新的表现。近几年,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它是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也将对中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的“2011(第10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合作、竞争、融合”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入世”10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经验,认清当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从而推动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良性互动发展。100多位来自各研究机构及在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中国美国商会公布了新一年度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如果有一个主题可以概括会员企业对于2002年的预期,那就是他们都认为中国市场内存在着巨大而不确定的发展机会".的确,入世后的中国对跨国公司们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因而和往年相比,跨国公司们对中国投资环境所提的建议,显得更加急迫,针对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5.
陈冬 《上海经济研究》2004,(3):72-73,56
拥有雄厚资金和世界著名品牌,是大多数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也是他们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跨国公司收购中国企业也是把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以品牌作为其战略先导,利用品牌开创中国市场已成为外资,尤其是跨国集团的策略。但是,很多被收购的中国品牌并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不是发展了,而是被“封杀”了。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拉开了跨国公司进军中国的新序幕。其后的进程逐年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形成了三个高潮(1984年以来,1988年以来以及1992年以来),外国公司对华投资主体也由初期以中国港澳台中小资本为主,发展到1993年后美欧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的中国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同时,我们听到一位中国企业家发自肺腑的声音:“与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我们还缺少著名的跨国公司,缺少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是中国的遗憾,更是企业的遗憾。” 为了尽早消弭这分遗憾,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举行了“跨国公司培育与发展” 主题报告会,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发表了真知灼见。这里,我们从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的方针、培育跨国公司的探索实践、着力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不同层面摘登有关发言内容,旨在推进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航空母舰”——跨国公司的诞生和成长。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中国对外开放相伴相生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分享到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成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对市场前景的憧憬和追求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标志着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其具体效应,应作认真、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9.
《首都经济》2009,(10):88-88
由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组委会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携手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共同承办的“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夏季峰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论坛”日前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幕。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委领导和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分别在论坛上做了精彩的主旨讲演。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加强名优食品药品推广,严打假冒伪劣和其它不安全产品”及“加强整个食品药品链条的检验监管,实现食品药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前景可变性的影响,全球贸易系统重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正式签署,中国的跨国公司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国跨国公司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中国跨国公司需要独立自主,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创新,使自身更有竞争力。同时,中国也要坚持开放中国市场,使中国跨国公司在机遇与压力中成长,在RCEP签署后新的浪潮中完成自我转型。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全球化进程之中,经济相互依赖成了一个基本特征。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经济全球化得以深入发展的推动力。跨国公司和公平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的跨国公司确实引发了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跨国公司的力量,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权力节点。在全球经济利益分配方面跨国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加剧了国家间发展的不平等以及社会各个阶层间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集聚区域往往是世界经济中心、母公司及其外国子公司、产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中的地区。跨国公司集中区域是以某一城市为主的地区,而不是一个点,其形成是一个过程。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有集聚上海的趋势。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已成为全球生产基地、采购中心、RD中心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集中地区。跨国公司集聚上海将对上海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向外国跨国公司学习、合作和竞争中茁壮成长,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张小蒂  聂品 《浙江经济》2003,(21):36-37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在全球凸现.跨国公司开始对华进行战略性投资。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各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我国跨国公司的特点,以及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国公司的模式和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评论》2006,8(4):68-69
10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办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知名跨国公司的领导人,德国、美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内有关部委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汽车企业代表130余人出席了会议。刘世锦副主任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国际合作局局长孙兰兰主持了开幕式和主题发言,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做了主题发言。与会代表交流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化的最新进展,就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径和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跨国企业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好跨国企业成为一个难题。本文以日本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为例,说明日本跨国公司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应当实现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主要是生产制造本土化、研究开发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管理营运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多元化经营已成为跨国公司生存的基础。所谓多元化是与专业化相对的。专业化包括单行业单品种的单一化、单行业多品种的系列化、多行业单品种的一体化;多元化则是指多行业的多品种经营。所以,如何打造中国型的跨国公司“大船”及其避免“多元化经营陷阱”问题,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跨国公司多元化经营应以“跨越式发展”规避“陷阱”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进入新行业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内部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资源进入新行业;二是外部并购,通过合并…  相似文献   

18.
赵诗乔 《中国经贸》2010,(22):39-39
谁输了中国,谁就输了全球。中国市场无疑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拓展业务,资产增值的巨大机会,但是这个被普遍认为潜力无限的市场并非是所有跨国公司的福地。当跨国公司与主流的中国经济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跨国公司自己。改革开放30年后,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经济也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将因此面临诸多调整。本文就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建设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做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代世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直接体现着国家的竞争力。目前跨国公司的触角已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和各个领域,现代跨国公司已成为现代国家投资、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跨国公司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发展是硬道理”,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公司的经营者不追求公司的发展,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重点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系列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鸿飞 《美中经济评论》2005,5(11):42-46,61
跨国经营是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由于中国的跨国公司尚属年轻,在向海外投资和开发海外市场中,需要在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成功的经验和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因此,从中国国情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创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的、有竞争力的选择、目标、管理和环境战略,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国际一流的中国跨国公司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管理新模式,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发展战略和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