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对标准化空间逻辑结构的创议顾孟洁先生在文中写道:“今天,按照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比较成熟和定型的标准化概念,大抵上都认定标准化的对象只涉及那些重复出现的事物。”那么,“标准化工作(就)只涉及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小部分领域……”为了进一步论证标准化定义的过窄,作者引用了数学中关于“零”的突破的典故,并巧妙地借用了物理学中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为“单件定制化”生产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T=,f=0),以此说明“个别级标准”的宏观存在和不容忽视的事实,并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长期以来(自从世界上开始用机器生产…  相似文献   

2.
春天来了     
(一)“标准化的春天来了”,这是所有标准化工作者的期盼;这是权威机关权威人士发出的进军号角;这是一本古书被掸去灰尘,重新闪现的夺人灵气;这是中国“入世”东风的唤醒。(二)“标准化的春天来了”,但毕竟它来自于有过冰封的雪天。太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东西,犹如太多的一时还难以解冻的冰峰。那冰峰是影响我们呼唤满园春色的障碍;那冰峰同崭新的市场经济和“世贸”的要求有着太多的不和谐 、不适应。使得我们积重难返、几多尴尬。(三)“标准化的春天来了”,是历史的必然,是客观的规律。长期以来,标准化工作只是标准化人员…  相似文献   

3.
汪鸣 《物流时代》2011,(4):24-25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十二五”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十二五”规划突出发展方式转变、强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关注和惠及民生,意味着我们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ISO/COPOLCO告诉我们,消费者是标准的“主人”,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可以称作是标准化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提起标准与标准化,人们往往认为它们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事情,和京剧扯在一起,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大家知道,京剧是国粹,是我们传统戏剧艺术中的珍品。它二百多年发展的艺术实践,是它走向成熟、走向规范化或者说标准化的过程。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它没有使用标准化的学术语言来表达,但“唱念做打”处处遵循着标准化的要求。专业术语叫做“程式”,行内语言叫“范儿”。  相似文献   

6.
《上海标准化》2008,(1):24-24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不仅创造了先进的古代科学技术,也谱写了悠久的标准化史。我国是最早使用“简化、统一、协调和最优化”等标准化原理的国家。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创立了许多统一的标准,传说中的黄帝“设五量”(衡、量、度、亩、数),禹的“左准绳、右规矩”等都是我国古代标准化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市场份额,获得利益。特别是“入世”以后,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我们不仅要与国内同行竞争,还要与外商争夺市场,在全球“大市场”这个机遇面前,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最主要的就是市场占有率的问题。国内、国际的严峻形势已摆在我们面前,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曾培炎指出,企业必须抓好“两个创新”,即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也就是说,企业要紧紧把握住“管理”和“技术”这两个轮子,苦练内功,推动企业前进。通过“两个创新”,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企业有许多方法和手段来推进两个创新。本文主要讨论怎样通过企业标准化工作创新,打破传统企业标准化工作模式,开拓企业标准化工作新思路,促进企业组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8.
步入新的世纪,标准化事业迎来了崭新的格局,“标准化的春天来了”不是一句虚言,是我们每个从业者都能切身感受到的,如果春风劲吹,所过之地皆能留下满眼春意,那就意味着标准化意识真正地根植入全体国民心中了。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施“121”工程,即“九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必须围绕“产品质量翻身”、“开发能力提高”、“组织结构优化”三大战役这个中心;抓好提高标准水平,强化标准实施两个重点;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这个基础。企业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企业的基础工作,而且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结合机械工业当前情况,对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如下决定:一、企业领导要增强标准化意识,重视和支持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负责人,特别是主管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负责人要了解有关标准化的法律和法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国内轰轰烈烈上演的“DVD专利费风波”,“EVD国际标准申报”等近乎悲壮的标准大战时刻在为我们敲打着警钟,或许这也可以算是现今标准化工作在国内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打个不算很恰当的比喻,对刚入WTO的中国来说标准好比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的双刃让中国的企业在倍受外国标准欺凌的同时积累了大量斗争经验,而将来它也注定要让我们的企业尝到标准的甜头。毕竟“经历几多风雨,见到美丽彩虹”对于标准化工作者和众多企业来说绝不是一句安慰性的话语。  相似文献   

11.
请您回答     
《大众标准化》2008,(10):72-72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开辟的“请您回答”栏目将围绕标准化基本知识及本期杂志所刊登的文章内容进行设问,在问答之中让标准化走进百姓家。如果您答对了,我们有丰厚的礼品等着您!  相似文献   

12.
建设“绿色大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又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化的工程。  相似文献   

13.
开拓低租金房租赁市场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我国和本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来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惠及整个中低收入群体,只能是小范围的较低水平的基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在政府的扶植下,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市场机制作用,积极研究多层次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健全合理的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是实现企业标准化工作目标,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织保证。特别是在当前各企业纷纷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时期,设置合理、高效地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就显得更加重要。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的设置主要有“分散式”、“集中式”、“混合式”等三种形式。所谓“分散式”,即在企业主要技术、生产、管理部门分别设立标准化机构,负责各部门的标准化工作;所谓“集中式”,即在企业中设立独立的标准化机构,由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负责整个企业的全面标准化工作;所谓“混合式”,即把以上两种形…  相似文献   

15.
WTO与标准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大机遇。大挑战和长期效应,对我国经济将产生巨大影响。不“入世”,中国企业就没有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资格,“入世”则面临着经济的震荡和激烈的竞争。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迎接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研究对策。标准化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研究和探讨标准化工作对“入世”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WTO”与标准化的关系 “WTO”作为世界经济的“联合国”,其主要任务是制定贸易规则和解决贸易争端,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即商品、服务、资金、人员…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充分说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李江华 《活力》2013,(13):41-41,43
我们在组织大庆油田物资招标评标时,是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两类评标方法进行的,即“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其中,经“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较适合于标准化程度较高、具有通用技术和性能标准的一般货物招标。而“综合评估法”较适于货物标准化程度较低、技术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差的货物招标.同时也可用于一般货物招标。  相似文献   

18.
“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原则”则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但在英文中,原理和原则却是同一个词‘PeflClpll。因此,标准化原则或标准化原理都是揭示标准化活动或标准化工作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9.
“农超对接”现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超  李曙光 《物流技术》2010,29(9):28-30
“农超对接”是减少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惠及农户、零售业和消费者三方的一项“多赢”的流通模式.对“农超对接”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农超对接”的模式,并对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初步分析,力图展示“农超对接”现象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大众标准化》2008,(11):47-50
“标准”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基础,“标准化”是构建“两型社会”的最好工具,标准化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