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经济》2009,(7):47-47
如果不是亲临乌海,谁也不会把这座建市仅33年的工业城市与我国书法艺术联系起来;如果不是和乌海人近距离接触,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的人们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别有一番激情。在一个人口不足50万的工业城市,已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达21人,内蒙古书协会员120人,乌海市书协会员逾千人。有40多人次的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重大书法篆刻大展上入展、获奖。这些数字按人口平均,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内蒙古书界更是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2011,(9):F0002-F0002
王根权,陕西洛川人,195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好学博涉,成果颇丰。书作以行草见长。书作很受时人推崇。作品见于多家报刊杂志。创建了中国书法评判标准,被誉为“中国书法品评第一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沫若先生秘书佟韦先生为其题词:“凌云健笔”。著名书法家薛铸先生称其为“文人书家”。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微山县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靳光宏独创的以火焰书写汉字的“火笔书法”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火笔书法之最,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这一书法形式开创了用火焰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新领域。“书法”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文字的书写艺术”。就中国书法而言,一般是指传统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但有史以来,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更有不少闻所未闻、新奇怪异的书法创作方法。靳光宏的火笔书法就是一例。今年42岁的靳光宏酷爱书法,幼习父书,后临帖,软、硬笔兼而习之。上世纪末,一次…  相似文献   

4.
观书如观人,论言如论相,大凡欣赏书法艺术,人们总是把书法和人品连在一起。正如古人所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性情为本”。所以,书法至极至贵者,便是能移入“人情”。  相似文献   

5.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海市是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没有地方传统文化,没有文化名人的庇荫,没有人的文化投入的情况下,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书法事业日臻成熟,全民参与书法研习创作的热情令人惊叹,每年都有许多作品在伞国书法大展中夺魁折桂,形成颇具特色的“乌海文化现象”。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乌海市委书记白向群,以期了解“乌海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乔飞 《魅力中国》2011,(21):390-390
“书法现代性”是当前书法界提得较多的理论。它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的书风,毁誉参半。本文对“书法现代性”从理论高度进行反思,期望有一个更好的全面认识,使它作为当代书法创作更好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7.
书法趣话     
《发展》2013,(7):65-65
话说当年南齐太祖萧道成是位能文能武的君主,他对书法也有些造诣,平时也爱挥毫泼墨写上几笔。自己也有孤芳自赏之感,听说朝中有位书法名士,姓王名僧虔,在当朝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名仕。一日闲来无事太祖提议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看看到底谁的书法是上乘。于是让人把王僧虔请进皇宫里来,二人来到大殿之上,早有人准备好纸张笔墨,二人说好都写楷书一幅.只见二人提气运神握笔劲书。不大的工夫二人写好了,大家上前观看。  相似文献   

8.
李建峰 《中国经贸》2005,(10):84-85
大凡书者,都习惯干给自己的书法风格定型,以彰个性。“书法的风格不是想定就能定的,也许一辈子也不能定型,但不定型又何尝不是一种风格。书法是要穷其一生之精力来修炼的。”出此言者即军旅书法家张济海。  相似文献   

9.
徐建成 《宁波经济》2006,(6):39-40,44
今年是甬上大书法家梅调鼎仙逝100周年。梅调鼎开创了近代甬上清峻秀逸的书风,而且影响至今。沙孟海曾评价梅调鼎的书法:“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然而梅调鼎的生平并不为人们所知。本文考证记录了其清奇的人品和书品及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李雪 《首都经济》2014,(9):80-83
书本小道,要在嘱文明义,至于以为艺术乃是余事也。作字必有所宗.宗法既定,亦必有已意在焉。翻开刘俊京“以书焕彩”书法作品选册,扉页上印着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对他的上述赠言。  相似文献   

11.
王根权 《西部大开发》2011,(1):F0003-F0003
王根权,陕西洛川人,195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好学博涉,成果颇丰。书作以行草见长。书作很受时人推崇。作品见于多家报刊杂志。创建了中国书法评判标准,被誉为“中国书法品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任梦夏 《魅力中国》2013,(25):105-105
项穆的“中和”书法审美思想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把“中和”的书法美学思想与理学结合在一起,推崇晋人尚韵书风,认为王羲之是书法之集大成者.是体现“中和”书法审美的代表,对其书法更是心摹手追。  相似文献   

13.
书骨     
胡畏 《宁波通讯》2011,(4):50-50
书县长好书法,上行下效,在县府内蔚然成风。某年,一位在书法界有些名气的领导莅临视察,对县机关在电脑普及的现代仍发扬光大书法这一国粹,大为赞赏,建议每年举办一次书法鉴赏会,把弘扬书法艺术、提高领导干部书法水平这一好传统延续下去、还欣然挥毫留下墨宝并应允担任书法鉴赏会名誉主席一职。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12,(9):I0004-I0004
生于1952年10月,自幼受乡贤王继荣老师的指点,酷爱书法,对历代名家碑版书法多有涉猎。近年来,断而复继重新研习书法,并通过学习书法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石银铸擅长欧阳询楷书、王羲之行书:现在金昌市河西堡镇设立“兰亭书院”教学生习书,旨在把中国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书法“书卷气”的论述,可以说众说纷纭:本文是以历代书法文献为基础,研究“书卷气”的著作、文章为材料,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爬梳,以便能更清楚的理解书法“书卷气”的产生、发展和当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6.
阮成森,字晨峰,号风竹斋主,河南光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曾评论道:“成森以兰竹见长,在艺术风格上分别运用不同笔法意蕴,来表现竹的立体质感。昂首向上的枝叶,用笔流畅,风姿绰约,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运用书法之笔来描绘兰竹之风姿,所做兰竹,法度严谨,点画精到。”  相似文献   

17.
刘健 《走向世界》2014,(50):70-73
刘健书画作品曾入围“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等国内外书法大展,并参加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百名著名书法家邀请展”、鲁韩墨缘——中韩书法名家交流展、中日书法展、中国书法3+3新加坡展、中国书法3+3迪拜展、中国书法3+3潍坊展、中国书法3+3俄罗斯展。同时,还应邀赴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迪拜、俄罗斯等国家进行书法交流活动,并获得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  相似文献   

18.
李拙并不拙,很巧。他笔下的花乌、山水既大气又文气。粗看似乎传统了些,构图平平,但细粉之下却耐人寻味。李拙有书法功底,所以他画的每一笔都是写出来的,这使我想起王簃先生的一段话:“画和做人一样,不该让人初交热情,继而索然,应该使初交平平,再品味醉厚,经久不衰,”我是很少画花鸟和山水的,但是看了李拙的画儿,  相似文献   

19.
黎凡的草书     
汪鸿明 《西部人》2003,(5):50-51
黎凡先生,1933年生,青海循化人。字文屏,号“麦石山人”,斋名“风静楼”。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甘肃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会理事,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委员会委员,泰国、曼谷画院顾问。他自幼习书,矢志不移,终成大家。擅真、行、草、隶,尤以草书驰名。《中国书画报》载文称:“黎凡  相似文献   

20.
读完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炳武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思想史》一书,我不仅由衷地赞叹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下来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书法艺术思想,而且深深地敬佩本书的作者认真考证整理、精益求精的严谨学术作风。这部横跨中华3000年历史,涵盖历朝历代书法思想和书法名家的专著,填补了中国当代书法思想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堪称是中国书法理论界的又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