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25):79-80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性规划,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骨架布局是"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推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主要开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加速产业转移、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环保协同、人口调控七个方面的推进工作,工程建设机会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可重点从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区域城市空间布局、补足交通和公共服务两块短板、加强产业对接与合作、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等五个方面,研究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3.
李晟  贾思言 《人力资源》2023,(15):26-27
<正>作为当前中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旨在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人才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要素,首都人才高地建设,既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也要注重疏解非首都功能区域的发展,以更大力度推动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畅通人才资源在国内国际的双循环路径,另一方面,要明确人才高地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人才数量累积,人才是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重要的疏解要素,疏解也不是简单的搬离或迁移,要探索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赵弘 《城市问题》2024,(2):11-17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两翼”建设以及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效。进入新阶段,在肯定成绩、提振信心的同时,还要直面问题,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对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应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探索,完善条件,实现突破并积累经验,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实走新。  相似文献   

5.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治理北京"大城市病"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区别不同情况,综合施策、有序推进,统筹增量存量,创新政策机制,推动功能、产业、人口合理布局,更好地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目前,京津冀产业转移已取得较大进展,顶层规划设计趋于完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模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京津冀产业转移还存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错位、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不明显、区际产业分工水平不够高、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紧密、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建议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重点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打造跨区域新兴产业链集群、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构建有利于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目前,京津冀产业转移已取得较大进展,顶层规划设计趋于完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模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京津冀产业转移还存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错位、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不明显、区际产业分工水平不够高、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紧密、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建议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重点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打造跨区域新兴产业链集群、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构建有利于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思路。在研究国内外大城市空间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聚焦重点,将"微中心"建设作为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从顶层设计、科学选址、特色定位、配套条件和政策创新等多方面,采取加快"微中心"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产业转移被进一步加速。由于会计专业人员没有实现与相关产业的同步转移,极易出现会计人才短缺的局面。本文分析了京津冀会计协同管理的制约因素,提出三地会计管理协同的六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交通一体化水平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京津冀占全国经济份额下降、区域内部差距扩大以及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等新问题。下一个十年,京津冀地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最新要求实现新作为,努力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结构优化、联系紧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的、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在高度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行政分割的态势主导了京津冀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地区开始探寻从竞争走向合作的途径。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北京、天津和河北都是机遇大于挑战。产业转移和产业引入相结合,是京津冀三个地区共同的事业。疏解非首都功能,当务之急是调整好行政系统的区域分布。雄安新区的建立,是在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承担着引领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重金融功能的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优化、城市与产业发展新思路的拓展、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是河北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自成立以来,雄安新区高点定位、高起点布局,过去六年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为雄安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强大势能。雄安新区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使命和新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需要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构建自身的产业体系,以数字城市建设为目标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动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投融资机制,构建精准的承接转移与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那么在京津冀三地定位的基础上,如何充分认识三地之间产业梯度差异的现状与协同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实施对应的产业政策,有效推进产业对接与升级,成为当前乃至近期迫切研究实施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产业梯度推移扩散理论,对京津冀产业梯度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实现其产业对接与升级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京津冀优化区域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北京“合并东西城、建立中央政务区”的设想,或许已在中央决策层酝酿和论证之中了。 11月14日.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年会在京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在当日发布的《首都战略定位》一书中提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滓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建立的目的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树立区域发展的典范。要依靠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协调,其核心是发展创新型产业。北京与雄安新区在创新方面具有基于产业分工的协同互补关系和竞争合作关系,二者的创新合作应围绕"产业"这个关键点展开,在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服务、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北京身处首位并起着核心作用.因此,要以北京之"为"助推协同发展之"进",展现北京新作为、做出北京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保定市发展不可错过的机遇,其有利于我们承接首都的功能疏解,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有利于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接受首都的要素外溢,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历史从2002年以来,一些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环境要求的产业,陆续搬迁到河北具有较强产业基础的地区,有如下特点:1.转移的产业以传统制造业最多。主要是钢铁、机械冶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大都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制造业发展和疏解程度,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进行制造业发展国际比较研究,并择取北京作为数据分析和观察对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任务即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其中北京工业的疏解和提升发展对于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文献综述和世界大都市制造业转型提升经验借鉴的基础上,针对首都功能疏解,分类测算了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中类发展情况,进行了中类行业分类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权重系数测算,并最终提出了北京市制造业疏解思路与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为保定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依据对北京老人的养老需求及对来保定养老的调研,并根据美国学者E.S.Lee的推拉理论,提出在保定养老产业发展中,推进与北京的同城化、聚集社会各方力量、增强对北京老人吸引力、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首都都市圈。环京通勤圈是北京发展的重要腹地,也是现阶段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点。国外很多大都市利用既有铁路建设了联系中心城区与周边通勤圈的大容量、高速化、低票价的市郊铁路,有效支撑区域快速通勤出行,引导人口及部分中心城功能向周边新城疏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