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以京津冀三地金融服务业知识型员工为例,分析其城市舒适物偏好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城市舒适物偏好程度差异。结论显示,城市舒适物包括生存类、生活类及公共服务类三类。知识型员工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以及家乡城市特征都会影响到其城市舒适物偏好。不同特点的知识型员工对不同类型的城市舒适物具有不同偏好。  相似文献   

2.
从城乡金融存贷款额、城乡金融资产、城乡金融化水平等三方面对1978—2012年间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化现象进行全面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及检验,结果显示:从城乡金融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金融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状态;在政策等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绝对差异水平将继续扩大,但相对差异水平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3.
文化舒适物是城市文化消费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消费空间营造消费社群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上海K11购物中心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由1008位消费者点赞行为组成的关系网络,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分析了文化舒适物对消费者网络的形塑结果。研究认为:文化舒适物感知同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关系的形成;文化舒适物感知强度与消费者网络影响力显著相关,且文化舒适物感知强度主要与消费者间的整体距离相关。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城市消费空间应立足自身定位,加强在线社区文化舒适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体验活动积极培育消费者意见领袖,并进一步夯实文化舒适物长期开发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城市群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水平脱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2016年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脱钩分析和Theil指数对于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脱钩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大部分城市处于扩张连接、扩张相对脱钩的状态,少部分城市处于强脱钩状态,城市群之间的脱钩状态呈现出上、中、下游逐步恶化的态势,这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中绿色发展水平是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经济增速的提升是以资源环境消耗作为代价的;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组间差异引起的,这表明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生态容量”与“管理容量”并重,以流域作为发展的基本单元以及时空异质的绿色发展政策,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战场,深入分析我国城市碳排放达峰城市特征,有助于科学推进碳达峰工作。通过条件判断函数和最值函数构建了城市碳排放达峰状态判断方法,对2000~2017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碳排放达峰状态进行了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达峰类型城市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现:(1)目前我国达峰城市有68个,占到总样本城市的23.86%,达峰城市总排放占到全国的28.80%。碳达峰城市的达峰时间为2010~2012年,峰值最高的城市为上海市,最小为浙江省舟山市。(2)当前达峰的58个城市(去除10个衰退达峰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城市主要特征为峰值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如北京;第二类城市主要特征为峰值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如上海、深圳等;第三类城市主要特征为峰值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如扬州、淄博等;第四类城市主要特征为峰值较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如安庆、大同等;第五类城市主要特征为峰值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如乌海。(3)排除极端情况下,我国碳达峰城市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为:人均碳排放约为9~10t,人均GDP约为46099.49~69378.9...  相似文献   

6.
张永年 《城市问题》2023,(7):33-42+83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中国284个地级城市的碳排放效率,从时空维度分析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演变和分异特征,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和分解,通过构建绝对/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其收敛性。研究发现,2009—2020年,中国地级城市碳排放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小分散大集聚”的俱乐部特征。在区域差异上,东中西部、南北方的区域间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区域间差异的来源由超变密度向三者相对均衡的状态转变,南北方地区碳排放效率区域间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贡献。全国城市、东中西和南北区域碳排放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中部地区收敛速度较快,西部地区收敛速度相对较慢,低碳技术创新、创业活跃度、工业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财政分权水平对碳排放效率变化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住水平提高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城市发展带来居住水平提高,在不同城市间是有差异的。本文旨在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针对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居住水平提高的实际绩效水平对比分析,从不同城市情况的比较分析中总结出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以期对城市的发展决策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30):37-38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对城市建设所作出的规划与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城市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相对的发展,另外,城市的发展还具有不一致以及不平衡的特点。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受到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体制活动的影响,所以,城市的规划必须要综合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体制运作来进行制定。中国的城市规划,如果想要研究其发展,必须应当先要了解中国的社会背景,体现出中国城市规划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同时,在中国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出未来中国的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其是如何应用于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的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住水平提高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城市发展带来居住水平提高,在不同城市间是有差异的。本文旨在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针对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居住水平提高的实际绩效水平对比分析,从不同城市情况的比较分析中总结出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以期对城市的发展决策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选择城镇化与金融作为交叉研究视角,建立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研究数据库,选择金融相关率和劳动力区位熵作为测度指标,分析刻画我国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序列类型与空间格局,并对城市金融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进行交叉组合分析。结论表明:(1)各城市金融资产及人力资源较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高集聚的特点,但各城市之间发展并不平衡,呈现相对落后、较为发达和相对集聚三种类型;(2)我国城市金融发展格局呈现出主要存在以北京为金融发展高地的北部金融发展区和南部上海为龙头的沿海金融发展弧带;(3)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表现出阶段关联性,并呈现出"少数核心发展极+沿海-内陆梯度分布"的金融发展态势。最后,提出适配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服务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2.
周克 《价值工程》2019,38(13):28-31
本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中心度模型对2016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地级市的对外联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向型服务部门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武汉和长沙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处于较为优势的地位,但部分功能仍有待提升,而南昌的现代对外服务业发展不尽人意;功能效率相对均衡,部分城市由于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导致其外向功能效率较好,但较多城市的劳动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流强度与城市经济实力基本一致,而城市流倾向度与经济实力不平衝,各城市经济地位相差很大;城市间的各项中心度两极差异明显,城市联系网络处在相对单一、低层次的状态,且存在较为明显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是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制约城市群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借鉴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关于组织与管理模式方面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的城市一体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辨识我国城市群演化状态及组织与管理机能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指出行政等级、规模尺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市场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城市群的组织与管理存在滞后状态,改革刻不容缓。通过回顾、归纳和总结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城市群不同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及其特征,结合国际区域管治的一些最新趋势,提出对我国城市群组织与管理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包括构建弹性组织架构,设计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推动实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的行动方案和制度保障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市营销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城市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它可以使城市经营者具备企业家精神,突破城市发展的困境,提升城市竞争力。虽然我国的城市营销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本文从城市营销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城市营销发展历程,阐述当前我国城市营销存在的诸如观念浅薄、定位不准、效率不高、机制弱化、缺乏个性等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区域九城市休闲性差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张文杰 《企业经济》2012,(9):148-151
现今,休闲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京津冀区域中的北京、天津、秦皇岛等9个城市虽具有丰富的休闲资源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城市休闲性状况并不理想,休闲性水平差异较大。由于拥有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强、休闲资源丰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较好的优势,北京、天津、秦皇岛三个城市休闲性水平最高;而因为存在休闲资源稀少、休闲设施较差、自然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相对落后等原因,保定、廊坊、张家口休闲性水平最低。本文主要应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了九城市的休闲性水平,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休闲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35个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35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服务业规模、结构和效益三方面构建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来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运用区位熵指数、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中心城市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及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中心城市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服务业发展水平及规模、结构和效益水平差异明显;(2)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演变较为显著,高水平的城市始终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主;较高水平的城市数量增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地区;中等水平的城市数量减少,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3)从行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优于生活性服务业,并且其内部各行业专业化水平提升较为明显,科技、物流、房地产业始终保持着突出的专业化水平;(4)从城市来看,各城市服务业地域分工明显,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专业化水平突出的城市数量增多;(5)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资本支撑水平、人才科技支撑水平和信息化支撑水平对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影响较大;东部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在工业化水平、资本支撑水平、人才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李显刚 《活力》2008,(12):6-7
双鸭山是以煤炭、电力和粮食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建市50多年来,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双鸭山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近些年来,我市积极抢抓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等有利契机。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速推进煤电化、钢铁和绿色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发展.全市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全省位次逐年前移。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构建的城市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的健康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城市健康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亚健康城市占比较高;城市健康发展的东强西弱格局显著,省域健康发展差距明显;大城市健康发展水平总体较高,但环境质量问题堪忧;相比经济发达城市,中等发达城市的健康发展表现出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推动城市由亚健康向健康发展转型的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一个相对新型的运输方式正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其"安全、准点、快捷、舒适"特性在被广大乘客所接受的同时,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心剂,甚至成为城市发展的必须和象征。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乘务组织管理进行分析,对电动列车司机乘务组织方式进行优化对比,以达到优化乘务组织方式、节约人力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逐渐显现,地铁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的技术优势必将成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在我国许多城市已在大规模修建地铁。由于地铁专业性强的特点,新建地铁企业必将面临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短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应成为新建地铁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