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基于当前欧债危机的现实背景,首先界定了金融危机传染的特定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金融危机具有基本因素传染、一体化传染、羊群行为传染与机构传染等传染逻辑;进而进一步指出贸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投资者行为改变传染机制和共同冲击传染机制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机制;最后,在分析当前欧债危机传染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欧债危机传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流动性需求四个维度来分析。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动性传导的五种机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对金融机构的挤兑效应、信用传染效应和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效应。五种传导机制使单个流动性冲击演变为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并相互强化形成了流动性的循环。为了防止或减少流动性危机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既要提高单个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也要改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必要时中央银行应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增强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3.
在刚刚经历的2007~2010金融危机中,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蒙受了巨大损失,而在接下来的市场反弹中,许多保守的投资者却收益不佳,本文从流动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用竞相抛售模型分析了市场流动性危机的产生机制,总结出市场流动性危机具有不可预见性、传染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以及投资者应从流动性危机中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多次发生,使理论界逐步关注股市风险跨国别的传染问题,涌现出大量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的股市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研究关注于风险传染定义、验证方法以及传染渠道三方面。风险传染定义方面三种观点。其一,金融危机发生国增大了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其二若干市场一同或相继发生金融危机的现象。其三,指危机期间各市场间的联动性显著増加。在传染渠道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将其划分为贸易、金融和投资者预期3种传染机制。实证研究思路方法莫衷一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ARCH、Copula等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股市风险传染研究将是目前实证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风险积累阶段、在金融市场传导放大阶段、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等三个阶段.在金融危机的风险积累阶段,通过风险积累的自我加速机制、金融机构间的捆绑机制积聚了大量风险.在金融市场的传导放大阶段,通过损失加剧的集体行动悖论效应、去杠杆化机制、危机的心理预期超调机制使得危机爆发并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巨大损失.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阶段,通过流动性紧缩机制、财富效应机制、乘数机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损失回馈机制、危机在国际间传导的债务危机机制,使得危机不断蔓延,形成了世界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对金融市场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的变化及它们对市场间相关性的影响是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基础。Copula函数能够捕捉非线性和非对称相关,避免线性相关系数可能带来的误导,结合Copula理论、Bayes时序诊断以及Z检验,可以更加有效地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本实证研究表明,越南金融市场相对独立,即使在金融危机后,越南与亚洲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依然很弱,不存在对其他金融市场的危机传染,2008年以来在越南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更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对金融市场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的变化及它们对市场间相关性的影响是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基础。Copula函数能够捕捉非线性和非对称相关,避免线性相关系数可能带来的误导,结合Copula理论、Bayes时序诊断以及Z检验,可以更加有效地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本实证研究表明,越南金融市场相对独立,即使在金融危机后,越南与亚洲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依然很弱,不存在对其他金融市场的危机传染,2008年以来在越南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更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危机传染往往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完全的银行间拆借市场中隐含了更大的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银行间的长期资产越多,银行间拆借的短期利率和银行间存款的长期利率越高,银行间拆借市场就越稳定,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这一市场发生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就越小.适量的银行存款对传染效应具有阻碍作用.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完备的银行间存款市场,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约束力来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风险通过某些传导渠道,在国与国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快速蔓延和扩散。这些风险初级层次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外贸和金融的溢出效应得以传导,更进一步,由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市场即使没有经济上和金融上的关联,仅仅由于环境相似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纯传染“。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传导的原因及危机扩散的溢出效应来研究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性的金融危机,严重的信用紧缩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中美金融关系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双边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失衡以及两国在金融政策博弈中的地位不对等。金融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中美金融关系失衡的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的金融发展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中美金融关系失衡的调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国须本着务实的态度不断为摆脱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杜姝一 《新金融》2010,(8):22-24
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已经总统签署形成法律,该法案对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法案在金融机构资本标准、有序破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限制以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条文解读,分析了新法案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投资者研究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理财》2010,(1)
01不同视角看问题◆媒体的视角来自记者的无奈与忠告:记者不坏,观众不爱记者不坏,没有读者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带来的硬道理和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合适的经济增长方式、信息不对称、金融自由化过度及超前消费导致了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基本影响不大,但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必须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稳步推进中国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15.
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探底。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直接成因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滥用金融创新产品,并疏于金融监管。虽然这场危机的直接成因是金融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相反,要在汲取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的基础上稳健推进金融创新。在金融创新中要切实做到:金融创新立足实体经济并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加强场外监管。确保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审慎对待复杂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信用评级、加强风险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6.
王益华 《银行家》2011,(2):94-95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同日,美国银行以440亿美元收购美林公司;随后,美国国际集团的信用等级被下调,标志着美国陷入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随后,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7.
活跃的美国社区金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曙松 《银行家》2002,(9):132-133
社区金融活动在美国的经济金融运行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些以社区银行为代表的区域性的金融机构在大状银行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获得了活跃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19.
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以建立新的适应金融业发展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蓝图在梳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成立三个层次的监管机构,统一监管目标、监管框架和监管标准,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作为"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一旦实施,蓝图将改变美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明显滞后于当代金融业发展的现象。但是,为平衡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蓝图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而动荡的金融市场环境及政治制约导致的多方争议也决定了蓝图的实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和危机中的财务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章伟 《新金融》2009,(8):30-34
本文介绍了美国社区银行最新发展,对金融危机时期社区银行相对于大银行更加良好的财务表现作了说明和分析,结论是政府信用和稳健保守的经营理念并不过时,仍然是银行安全性的重要支撑.无论是社区银行还是大银行,均要时刻关注金融衍生品"双刃剑"属性对处理"三性原则"的重要性.此外,银行规模大小存在各自的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