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威  邹晖 《中国外资》2009,(8):36-36,33
本文运用1994年到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分权的税角,使用两种不同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分析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尝试得出一个最优分权度。结果标明,从收入角度计算的分权指数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显著,而支出分权指数则与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关系,最优支出分权度为0.875。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1994年到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分权的视角,使用两种不同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分析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尝试得出一个最优分权度.结果标明,从收入角度计算的分权指数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显著,而支出分权指数则与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关系,最优支出分权度为0.875.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在中国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制度安排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对整个经济的健康进步以及国家的稳定安宁存在着制度的保证。中国式财政分权属于"行政性一致同意"型分权模式,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进行的非常强制的制度的更改就是由中央政府进行领导的,所以,动力是来自上层的政治和财政还有官员的本身的激励机制来推动的。而"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缺失、法治基础薄弱、标尺竞争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文中介绍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并且介绍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实行财政分权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实行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利用财政分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对区域间收入差距有何影响是经济学界探讨的重要内容。利用2003~2013年泉州市各区县的面板数据,考虑各区域间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构建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财政分权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印象。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将加大地区间收入差距。因此,分权应适度,配合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金融隐性分权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部分产生正向作用;区域层面金融隐性分权在东部地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他地区则更倾向于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因此,需要确立因地制宜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优化各级政府财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文献综述,主要从财政分权激励角度分析地方政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这种激励理论,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解读。然而,激励机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代价,从而文章最后提出了对经济可持续性和激励机制改进的关切。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分析了转移支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作用机制,基于201 2~201 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则会导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膨胀。此外,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非税收入在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横向策略互动",即相邻省份非税收入规模的攀升会"刺激"本省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据此,本文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多元化政绩考核体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宏 《时代金融》2008,(11):47-49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是国内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现有该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并且观点各异。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相关文献,进一步探索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财政分权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财政分权理论述评为基础,文章构建了支出法财政分权度衡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总体和分省财政分权度.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财政分权度已接近或达到最优水平;东、西、中部财政分权度依次递减;财政分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不均衡现象尤为严重;各地区财政分权度缓慢收敛.文章较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分权状况,指明了我国未来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局部分权程度的调整而非整体分权程度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适度的财政分权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分权的关键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为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有效,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遵循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8~2012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广义矩(GMM)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殊性,财政分权、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成正相关性.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财政分权的双门槛效应,当财政分权水平较低时,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财政分权高于一定水平时,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增长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245个地级市1978—2014年间面板数据和马尔科夫情势转换聚类面板模型,从情势转换与聚类视角考察了地级市经济增长动态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动态增长模式及其可持续性,进而剖析了财政分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三种动态增长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平均增速、增长状态及其持续期、增长波动性进而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分权显著增加了地级市归属为低增长、高波动模式的概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则产生了较积极的作用。收入分权总体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受地方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不利影响,这一积极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地方财政自给度(即增加地方收支分权匹配度、减小地方纵向财政失衡)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这一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优化完善财税体制以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增长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245个地级市1978—2014年间面板数据和马尔科夫情势转换聚类面板模型,从情势转换与聚类视角考察了地级市经济增长动态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动态增长模式及其可持续性,进而剖析了财政分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三种动态增长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平均增速、增长状态及其持续期、增长波动性进而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分权显著增加了地级市归属为低增长、高波动模式的概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则产生了较积极的作用。收入分权总体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受地方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不利影响,这一积极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地方财政自给度(即增加地方收支分权匹配度、减小地方纵向财政失衡)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这一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优化完善财税体制以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16.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不平衡,三次产业及子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这些结构性问题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在一起。本文认为,短期内解决结构性问题的重要思路应当是调整收入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工具对解决上述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政府决策和微观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绩效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受到财政压力的影响,农业税改革带来的财政压力使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缺口上升5.72%,企业资本要素投入不足情况加剧,而对劳动要素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扭曲效应更多源于税收征管提高、环境规制放松、交易费用增加和企业规模分布变异,这一干扰效应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生产率平均下降约19.3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机理,来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考虑到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采用GTWR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研究了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对其时空异质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整体上具有正向直接效应;财政压力通过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起到正向的间接效应;财政压力和土地财政及两者互动对房价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于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而以间接效应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财政压力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为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竹  金涛 《金融研究》2022,502(4):1-17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的近中期增长模式。在考虑“土地财政”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说明基本原理,随后将两期模型扩展到多期OLG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将通过“土地财政”机制获得的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部门资本重新配置、均衡条件重构,推动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占比的稳定均衡。在这一机制下,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渐下降;资本的总体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速度出现下降,民营企业占比先增后稳。多期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1998—2017年期间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储蓄率、投资率、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随着“土地财政”作用的进一步弱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深化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模型,通过检验1994~2008年财政支出对湖南经济发展的收敛模型发现,财政支出总额促进了经济的收敛,教育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经济的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