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基于时间序列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机制实证分析,建立反应城镇化率与人均居民消费、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间动态关系的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城镇化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重点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程度。运用面板模型分析,发现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财政支出与城镇化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部分线性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的提升对区域保险密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镇化率的提升会带来居民保险需求的显著提升,城镇化率与保险密度显著正相关。(2)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区域城镇化率的提升对保险密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城镇化率小于40%水平时,区域保险密度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而快速上升;当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保险密度的提升作用逐渐下降,但仍显著为正;直到城镇化率达到60%之后,城镇化率提升对保险密度的影响不再明显。本研究证实了不同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提升对商业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差异,为合理规划保险产业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1987-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三者的动态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知: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率和工业化是房价波动的原因,房价与工业化并不能引起城镇化率的提高,房价和城镇化率不是工业化提高的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城镇化率的提升,引起房价上涨,但有一定的滞后期,工业化带动房价波动,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对房价的影响不如以前明显;通过方差分解,短期内房价本身贡献最高,城镇化率与工业化对房价贡献率有一定滞后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刺激消费、带动民间投资、积极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07亿人,城镇化率为45.68%;西部地区城镇人口4.1亿人,城镇化率为38.3%。从数据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仍远低于全国水平。当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胡娟 《时代金融》2014,(8Z):255-255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主要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1991到2012年间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省"三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城镇化率对工业化率与农业现代率的贡献逐渐增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8.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主要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1991到2012年间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省"三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城镇化率对工业化率与农业现代率的贡献逐渐增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199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城镇化、社会保障以及拉动内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可以知道:城镇化、社会保障以及拉动内需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社会保障率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云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截止2013年末,云南省的城镇人口达到1897.1万人,乡村人口2789.5万人,全省人口城镇化率达40.48%。然而,云南省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幅度并没有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相匹配。比如:基础设施的配置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快速增长的速度,城镇逐年增长的交通压力,城中村的出现、城市边缘区等现象均为城市空间增长带来压力,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本文在界定了城镇化质量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省的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影响云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世代交叠(OLG)模型和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预期寿命均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少儿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城乡居保的缴费率、覆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但是城乡居保统一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城乡居保缴费率与覆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交互作用;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较为平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建议提高城乡居保待遇水平,巩固和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明确政府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责任。  相似文献   

12.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测度人口城镇化对我国粮食消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有利于减少直接用粮,但提高了间接用粮,总体上增加了粮食消费;直接用粮的未来自给形势较为乐观,而间接用粮缺口将会长期存在。为此,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节约机制,合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应对人口城镇化所带来的粮食消费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等模型,考察不同市民化方式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需求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被动市民化群体的消费需求低于主动市民化群体。这种消费需求分化作用,随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水平的增加呈显著“U形”关系,51~65岁年龄段受影响更大,且只在东、西部地区显著。相较主动市民化,被动市民化群体面临更大的社会融入难度和就业不确定性,难以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鉴于此,应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就业服务和保障,以提升消费活力。  相似文献   

14.
贺怡 《西安金融》2014,(8):72-76
陕西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就业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影响关系,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否构成就业增长波动的动因?如果人口城镇化水平能促进就业增长,那么促进过程在长短期又具有表现出什么特性?基于此,本文采用1978年-2012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VAR模型实证检验陕西省就业增长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真实影响关系,从而提出针对性措施以促进陕西就业增长与人口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还需看到经济全球化提出的要求,以及城市化带来的机遇。本文基于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前期研究,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然具有一些独特的空间,包括老年劳动参与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的提高等。中国的老龄化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权衡缴费率和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矛盾。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城市化,将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改变体系的负担率,同时农村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下降,也可为政府补贴增长提供条件。长期而言,老龄化社会的养老能力根本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产生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粗放的城镇化难以为继,需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在此过程中投入的大量金融资源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率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有待研究。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测度甘肃省14个市州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部分市州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的综合效率逐年下降,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下降。金融相关比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显著影响金融资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配置效率,两者均与金融支持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7.
城镇和农村无论在收入的绝对量上还是在收入的增长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城乡的消费更是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要发挥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在于农村,如何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已有很多研究,但随着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从金融方面考虑如何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因此本文从城乡差距的视角下对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服务、发展农民消费贷款、健全和完善农业信贷的保障机制以及支持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1-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构建了人均卫生总费用供需模型,对人均卫生总费用增长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卫生费用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但弹性相对较小,仅为1.026;卫生支出主要受到人口调整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城镇居民医疗保健价格指数、卫生机构数目则不能稳定地解释卫生费用增长;卫生费用增长问题应在供需相统一的关系中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依据扩展的农民生命周期消费模型,采用灰色GM(1,1)新陈代谢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同期中国农民养老保险需求,研究表明:未来10年,中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保持5.9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农村家庭平均人均支出将保持14.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由此决定了中国农民养老保险需求将保持21.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