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稳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自主创新基础依然薄弱、产业国际化水平不高等困境.我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明确自身的定位,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推动自主创新、建设"数字东北"、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供给质量以满足有效需求,推动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2020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预计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正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新冠疫情形势好转,经济将逐步恢复.但也要看到,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供需两端还有一些堵点和短板,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财政定位,把财政放在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充分发挥出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作用,努力确保"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2020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预计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正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新冠疫情形势好转,经济将逐步恢复.但也要看到,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供需两端还有一些堵点和短板,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财政定位,把财政放在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充分发挥出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作用,努力确保"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与均衡,统筹内外世界的"变局与全局",辩证地处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战略实施路径上需要在关键性领域鼓励自主创...  相似文献   

5.
张钰 《西部金融》2021,(5):47-54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提出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新疆周边中亚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本文在梳理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发展及金融合作形势的基础上,分析深化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探索合作路径与层次安排、以贸易物流...  相似文献   

6.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仍需各级政府主动出击,全力应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本文以盘锦市为例,从三次产业、"三驾马车"以及三大收入等方面全方位揭示了新冠疫情对财政经济的影响,从宏观经济数据、调查问卷和财政收支等方面分析了财政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最后提出了强化各种政策组合、挖掘财政自身潜力及争取上级部门更大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临国际环境变化新形势、国内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需要创新管理工具,长短结合、远近相济,服务好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宏大任务.短期而言,重点是优化财政政策,实施跨周期管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期而言,要与"十四五"规划结合,加强中期预算管理,强化预算资源与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支持.长期而言,可引入十五年期的财政规划框架管理,平衡好需要与能力的关系,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格局具有丰富内涵,突出强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新基建"作为供给侧,是赋能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求侧改革着重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畅通性.实施"新基建"要解决以往"旧基建"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更加重视"质量"(即投资效率),要具有可持续性,避免债务悬空,要形成与之对应的未来收入.为此,在国民经济循环流转中"新基建"需要与需求侧改革相配合,二者应形成相互促进、正反馈、动态循环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出来,对当前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要以人的生命健康为中心,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减速与竞争加剧,加重了对外开放合作的难度,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要探索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借助数字革命带来的技术便利,转变城市发展动能.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要特别关注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命健康产业将是城市未来竞争的焦点之一;二是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将成为城市建设的迫切任务;三是新冠肺炎疫情过后,要大力培育有担当力的骨干企业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0.
消费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十年来贵州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近年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意愿下降,传统消费热点领域增长乏力等问题日渐显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贵州在全力稳就业、提收入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消费线上与线下融合,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韧劲和内生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金融在加快新一轮产业改革,发挥资本市场优势,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常态化的跨周期金融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实践中仍存在资源配置不平衡,金融服务不充分、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继续坚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战略方向,提高金融供给配置效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建立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通过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优化国际循环,增强全球投资配置能力;稳定对外贸易投资,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应对疫情常态化和环境不确定性,迎接世界格局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超级全球化进入下半场,冲突对抗风险上升,世界经济进入了长期停滞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开启。大国经济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开放大国要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首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大循环方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和投资、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要深耕东亚、"一带一路"、美欧生产网络交互推进、提升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跨境创新网络等。"十四五"时期要实施双循环自贸区战略,胸怀两个大局,使得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自由贸易区相互促进,处理好双循环的十大关系,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开放与自主、共享与发展博弈关系,构建高质量双循环自贸区网络。因此,要落实好双循环这项长期战略部署,明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重要任务和作用路径,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流转的综合枢纽和战略纽带,充分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球价值链(GVC)的发展使各国联系紧密,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中国面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GVC地位的挑战。以新冠肺炎疫情对GVC的冲击为切入点,结合“十四五”时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基于数据分析与文献综述,分析疫情对GVC的影响,为政企应对逆全球化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疫情阻碍中国在GVC中地位的提升,推动GVC重新布局。为此,中国应优化企业战略应对、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各国协同抗疫为契机构建中国主导的区域价值链。  相似文献   

14.
面对更加不确定和不稳定的世界大环境,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格局的构建重点在于扩大内需,打通国内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堵点和痛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为作用,应秉持"财政整体观",创新财政制度安排,在提高有效消费和投资,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和促进进出口协同发展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强力冲击了社会既有的分配格局,对中小微企业和底层群体正常参与社会收入分配产生了巨大影响.回顾既往,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快速控制疫情发出了“何以可能”的疑问,而中国抗击疫情阶段性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对社会正义的坚持,这种正义恰好契合G.A.柯亨所提出的分配正义思想.当疫情趋缓,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在对国际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坚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积极借助数字时代新兴技术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数字效能,有效提升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效率,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总结近期我国应对新冠疫情中数字政务建设的不足,研究探索数字化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并为新冠疫情冲击下的数字政务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助于为高效应对新冠疫情、完善数字政务建设提供政策参考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此作为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构建新发展格局都是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为实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两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新发展理念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指导原则,新发展格局为新发展理念的丰富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经济社会系统性风险增加,国际社会进入动荡变革期.应对复杂形势,需要牢固树立前瞻性整体观念,妥善处理六个关系、坚持六个原则.六个关系是:应急措施与长期战略关系;国家发展与全球合作关系;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以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关系.六个原则是:坚持互助互信,促进全球金融合作共赢;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全球产业调整转型;坚持普惠金融,促进全球减贫;坚持信用建设,促进全球资本市场安全发展;坚持绿色金融,促进全球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坚持开发性金融攻坚克难,促进全球平衡发展.因此,需要从生态系统视角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探讨金融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全球健康发展的融资融智体系,积极探索全球交易新媒介,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全球发展内在关联性,突出世界经济有机协同性,揭示国际社会创新多元性,深化全球金融合作,支持社会经济康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冠疫情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为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适时提出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从循环质量和稳固性看,以产业链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占优选择,而中国现有产业体系、核心生产技术、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等条件为这一选择提供了可行性。文章认为要形成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双循环必须以差异化为原则构建内循环与外循环。依靠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发展等要素完善覆盖全产业的产业链内循环;在陆海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区域培育以中国为主导的现代农业、钢铁制品和文化旅游全球产业链;以数字技术、突破性创新、双循环理念等稳固、强化产业链双循环的关系。这需要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专业数据库建设、关注对外开放质量和加速科技创新制度化进程等,为产业链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经济生态系统平衡是运用系统论的工具分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环境与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互相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经济生态系统。长期的量变积累引起的质变或者突发事件会打破原有的经济生态平衡。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基础,使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恢复平衡的韧性。在分析经济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经济生态系统,经济生态平衡的打破与再平衡,并分析了经济生态系统平衡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