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日益快速的今天,并购交易正在成为各企业进行业务扩张、提高产品质量、打响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并购过程中作为最后一步的并购支付而言,其对于并购成功与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相关文献也表明支付方式会影响并购效应。在本文中,将对并购中股票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选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并购定价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具有明确政策信息导向的产业政策又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8年间的并购交易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及产业政策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主并企业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当目标企业受到产业政策支持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被强化,即主并企业支付的并购溢价会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在跨行业并购中更为显著,在关联并购与非关联并购中均显著且没有明显差异.此外,考虑并购绩效的研究表明,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支付的高溢价总体上是值得的,特别是当目标企业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时候,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购溢价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结论 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并为理解政策变化对并购定价决策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跨国并购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对价支付的问题。并购中的对价支付手段是多样的,现金、股票、债券以及公司的实体资产都可以在并购实务中作为对价支付手段。中国作为资本运作的新兴市场,如何选择对价交易方式,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很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这一行为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创造利润,随之而来的是并购目标选择,融资问题,支付方式等一系列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问题,这会影响并购重组的结果并对企业产生经济影响。因此本文从并购过程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分析并购中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并购重组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稀缺资源整合的重要方式,可以吸引研究型人才,增强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基于2006-2018年中国香港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并购重组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重组会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并购重组对不同行业的企...  相似文献   

6.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呈现出政府介入过深、财务性并购多、协议收购为主、支付方式匮乏等与成熟市场不同的特点。股权分置改革将使上市公司并购发生重大变化:并购渐趋身市场化、战略性并购逐渐成为主流、要约收购逐步得到推广、股票支付等支付方式逐步增多。对此,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流通股股东、券商等相关主体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将事件研究法适用于中国股市并购绩效的研究作为前提,采用超额收益率法对并购后的市场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和资产置换方式会带来企业短期市场绩效的提高;股票支付方式和承债收购方式会产生负向超额收益,短期并购效果差;而债转股式支付方式不会带来企业短期市场绩效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能否为股东带来价值是理论界和实践争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履行社会责任能够获取公司并购时所需资源的角度出发,利用2007-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研究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并购方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社会责任履行较差的并购方公司相比,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的并购方公司的财富效应更高.进一步研究作为公司获取资源能力指标的董事会规模是否在社会责任与并购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效应时发现,与董事会规模较大的并购方公司相比,在董事会规模较小的并购方公司中,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并购财富效应正向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并购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企业并购亦愈演愈烈,并购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时尚。但是,在企业重组与并购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财务问题,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财务问题,可能出现支付过高的价款、融资难、缺乏高效快捷的支付渠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制约重组与并购活动的进行。因此,财务问题的解决是企业重组与并购成功的关键,是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并购重组的热潮,企业文化的融合必然成为并购重组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企业文化融合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对烟草行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企业通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购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将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及并购后的整合.本文着重从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财务风险和支付方式三方面分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以期对业界并购中关注财务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并购业绩承诺是我国并购交易中的一项特有安排,其在并购定价中的作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信号理论,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为样本,将并购总溢价分为未确认净资产价值和已确认净资产溢价两部分,研究并购业绩承诺对这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并购业绩承诺对两个溢价都有正向影响,且其对被并方未确认净资产价值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已确认净资产溢价的影响。业绩承诺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在于其传递了有关被并方未来业绩的积极信号。当主并方对信号的需求更强(如被并方盈利能力较差或并购为非关联交易)时、或信号本身强度更大(如承诺额为“扣非净利润”而非“净利润”)时,并购业绩承诺对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主并方为业绩承诺支付溢价的行为是理性的。文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并购定价机制和溢价来源,为实践中通过合理利用业绩承诺提高并购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我国金融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日渐高涨的背景下,对我国上市公司金融企业1999年—2008年并购重组活动的价值效应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由于代理问题严重和受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企业的并购重组整体上很难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表明商业银行被正式允许办理并购贷款。由于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盈利能力和风险意识不断增强,所以,监管机构不必过于担心并购贷款风险的发生。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将有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转型,为银行业提供新的盈利增长点,并缓解当前银行惜贷问题。为使银行更好地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尽快提高参与企业并购重组的能力,并通过银团贷款方式降低并购的风险;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是相关利益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博弈.国有股权协议转让过程即是各相关利益方进行博弈对立和实现博弈均衡的过程.在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中,充分考虑各博弈方的利益均衡问题,以促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罗榕 《西部金融》2005,(12):15-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浪潮,将全球金融竞争进一步推向高潮.本文分析了全球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动因、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银行并购重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政府行政过度干预,与成熟证券市场中投资银行参与的并购重组活动相比,存在诸多缺陷,既有制度创新方面的也有运作方式上的。规范并购重组活动是证券市场活力经久不衰的重要源泉。为此,必须将“市场”还给市场,政府应从过度参与中退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银行业,强化其在并购重组中的媒介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概括其研究现状,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沿着并购的市场反应检验和并购的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检验两条主线展开;两种方法的研究结论都反映出中国公司并购的短期效应、非市场化、非实质性重组等本质特征;涉及股权变化、市场化程度、时间等因素的并购绩效研究是中国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兼并、剥离等各种企业重组方式组建起来了一大批国有企业集团。政府、企业、职工、构成了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参与博弈的三方。以此为分析起点,本文对在行政性并购企业集团中采用内部市场化方案的动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9年发起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建立二值Probit潜变量模型,利用主并公司并购前一年的股票年累积收益与并购后的投资水平分别作为市场错误定价与投资机会的替代变量,检验市场错误定价与投资机会对并购对价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错误定价与投资机会对主并公司并购对价方式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主并公司并购对价方式选择的市场错误定价效应与投资机会效应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