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领域。10月13日,2023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三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宁波举行。多位来自不同行业部门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创新深化、数实融合”,就数字经济、智能智造、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领域,结合未来产业特征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把脉”献策。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人工智能能够促进实体经济中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当前广西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广西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六大突破"工程,即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共享数据瓶颈、技术应用瓶颈、生态产业瓶颈、融合发展瓶颈、科研人才瓶颈,做强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产业,拓展本土化特色领域,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企业,是广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核心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教育部提出的构建“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为背景,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构建“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复合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分别从“人工智能+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CDIO理念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工智能+电气专业”领域应用型师资队伍、“人工智能+电气专业”领域应用型课程体系、如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及保障与考核评价机制几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以达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冯洁 《浙江经济》2022,(9):38-40
<正>紧扣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资源,诸暨正在“智能视觉”新赛道上不断推陈出新,探寻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效率、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向着智能化方向加速跃升,而智能视觉则是人工智能中应用最广泛、落地场景最丰富的领域。作为全省第四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中唯一一个聚焦“智能视觉”领域的平台,诸暨智能视觉产业平台无疑是这一“顶配版”产业平台阵营中的新宠。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促使人工智能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涉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认知,对产业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现阶段知识产权立法技术的实施也带来了重要影响,文中从人工智能概念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人工智能时代呈现出的特点,探索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挑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林 《宁波经济》2022,(10):48-49
<正>在经历近几年高歌猛进的发展后,人工智能似乎正在经历一波低谷。被称为“AI四小龙”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遭遇市值暴跌或经营亏损。其中,实力最强、曾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大规模IPO的商汤科技,在6月底股价跌破发行价。也有不少人工智能企业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中。亏损成常态、市值缩水、融资困难……人工智能是否正在经历市场泡沫的破裂?人工智能的“第三次寒冬”是否已经到来?日前,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YOCSEF)举行论坛,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投资等专业人士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化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审计领域与人工智能结合越来越紧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审计质量、解决复杂审计问题以及实现审计自动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审计发展现状,梳理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和RPA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功能及应用方向,并从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审计模式3个方面,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发展,加快实现“科技强审”目标,推动审计行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转型时局与产城融合理念的提出,从时间维度、空间格局、产业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再认识。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的发展应该逐步完成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由功能主义过渡到人本主义继而朝多元共生的价值取向转型。未来阶段,“产”、 “城”间的融合会呈现出“产”、“城”、“人”、“境”、“文”多要素碰撞与融合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源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和纯熟运用,主动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与融合规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要义包括辨析价值、挖掘资源、改造内涵、创新形式、融入时代五个方面。推动传统优秀思想理念、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将建设“中国数字听谷”作为浙江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高水平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的一个重点项目深度谋划听力障碍不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听力障碍者总数超过2亿人,60岁以上老人占了听力障碍人群一半以上。听力障碍和丧失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还带来家庭和社会压力。依托杭州国家人工智能试验区和产业先导区,在听力健康服务领域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相似文献   

11.
陈建 《中国招标》2023,(12):18-20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技术发展迅猛,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特别是以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将人工智能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有学者指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AI时代。无人驾驶、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I绘画、虚拟人等人工智能应用层出不穷,一时间,貌似“无所不能”的AI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开始出现,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加大了对全球经济社会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将会使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行业也不例外。因此,文章以人工智能时代为背景,简要阐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具体策略,以为会计行业的变革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生成式AI、大模型与数字科技已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的“卡脖子”技术攻关,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智能化数字经济尤其重要。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第十二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2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CAIIAM2022)”,大会以“场景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重点聚焦智能大模型前沿及应用、海洋智能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14.
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射频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利用模式,给图书馆智慧服务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点,在智慧图书馆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区块链+”模式将进一步深化图书馆智慧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智能的服务。文章探讨了“区块链+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区块链+射频识别”“区块链+云计算”等融合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和实现策略,以期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区块链、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同这些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人工智能也得到快速发展。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也受到人工智能的深远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与金融高度融合,本文从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发展阶段入手分析,阐释了智能金融的特点,智能金融市场的特征,进而分析了智能金融的参与者,以及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智能金融合作模式,最后重点分析了推动智能金融发展的核心技术及应用。金融业经历了电气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区块链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各领域实现普遍应用,区块链成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记者“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否给教育带来冲击和改变”的提问,北京市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两个字:巨大。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掀起阵阵巨浪。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场,投身到这一场历史洪流之中,人类似乎已经正式开启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在变,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这也正是引发当下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群体焦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汽车时代,中国始终落后于世界,一个汽车大国却不是强国成为了亿万国人的遗憾;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极大的可能性。中国人的“汽车强国梦”能否在此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制造产业、信息产业、能源产业、材料产业都融合其中,而且发展新能源汽车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全国政协常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5日至30日,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举行,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也同期举行。在此次论坛上,不仅集中展示了信息技术、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制造、绿色“双碳”等领域的全球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也有诸多首发首展项目,如长安链、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源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也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