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海波 《化工管理》2015,(11):13+15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速度显著增长,功能性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的制备方法有元皂乳液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同时,还介绍了功能性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的应用与种类(磁性聚丙烯酰胺微球、温敏性聚丙烯酰胺微球及聚丙烯酰胺与无机微粒形成的复合微球),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功能性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顺成 《化工管理》2022,(27):52-54
将硅氧烷单体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聚合反应会生成单分散乳液,通过控制变量法对不同反应时间、乳化剂HLB、单体DMDMS用量和乳化剂用量下的乳液实验结果进行探析,将实验得到的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乳液作为模板,利用有机硅进行包覆,能最终制备出的中空有机硅微球。文章对这一制备方法展开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3.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棉花秸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活性炭,通过检测活性炭样品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探讨了浸渍比(氯化锌与原料的质量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等操作条件对活性炭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棉花秸秆活性炭适宜的操作条件如下:浸渍比为1.5:1,活化温度为550℃左右,活化时间为90 min,在较优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1 403 m2/g,碘吸附值可达1 18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238 mg/g。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属离子交联法联合物理包载法制备甘蔗渣纤维素-海藻酸钙-海泡石微球,研究其对罗丹明B水溶液吸附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对吸附前后复合微球形貌、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25 mg/L,pH=8,固液比为10 g/L,温度为30℃时,微球去除率为84.5%,经过5次重复利用后,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仍能维持在68.89%,表现出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SEM结果表明吸附前后微球为类球形,具有一定孔隙结构,FTIR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可吸附罗丹明B,热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球耐热性好,表明该复合微球可以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有机-无机复合吸附剂用于染料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马来酸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引发剂、分散剂、溶剂配比、单体配比、温度等对微球的影响,并且简单介绍了微球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苯酚废水对水生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催化降解废水中该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将Fe_3O_4纳米粒子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混合、共沉淀、交联的方法,制备磁性辣根过氧化物酶交联酶聚集体(HRP-CLEAs),并对磁性HRP-CLEAs的催化性能和处理苯酚废水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微球在储层中通过运移、膨胀、堵塞、变形、再运移、再堵塞的特性对油藏进行深部调驱。为了确定低渗透油田在高含水期聚合物微球合理注入参数,利用双填砂管并联物理调驱模拟实验装置,评价了聚合物微球注入浓度、聚合物微球注入量和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最佳注入浓度为2 000 mg/L;最佳注入量为0.3 PV;最佳注入聚合物微球乳液的时机是动态含水率为80%。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几年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技术及研究成果,传统技术包含微球烧结法、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热致相分离/冷冻干燥法、静电纺丝法、快速成型法等;超临界技术包括超临界CO2发泡法、超临界CO2乳剂制模法、超临界CO2静电纺丝法、超临界辅助相分离法、超临界CO2溶剂去除法、离子液体聚合物混合干燥法等。重点评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组织工程用三维支架制备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工业中Ni-Mn-Ga合金应用较多,但因其相变温度较低、断裂强度与弹性较差,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经过研究发现适当添加Fe元素可对Ni-Mn-Ga合金成分进行优化设计,为此提出Ni-Mn-Ga-Fe微丝的制备及性质研究。采用熔体抽拉技术制备Ni-Mn-Ga-Fe微丝;并对Ni-Mn-Ga-Fe微丝的性质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对Ni-Mn-Ga-Fe微丝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二是采用DMA对Ni-Mn-Ga-Fe微丝的超弹性性能进行分析;三是采用VSM对Ni-Mn-Ga-Fe微丝的磁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Ni-Mn-Ga-Fe微丝具备完美的超弹性性能与磁性能,可以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生物炭为主体材料,添加FeCl_3·6H_2O和FeCl_2·4H_2O(Fe~(3+)∶Fe~(2+)=2∶1)制备成具有磁性吸附剂,应用于废水中苯胺的吸附,考察了投加量、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对磁性吸附剂吸附苯胺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量为0.1g,溶液pH值为3,浓度为200mg/L吸附时间为165min时,磁性吸附剂对苯胺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乳液聚合法制得新型阳离子球形聚电解质刷(CSPBs)。先按照朔滕-鲍曼反应机理用甲甚丙烯酰氯和2-羟基-2-甲基苯丙酮制备光引发剂,之后将光引发剂负载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最后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到带有光引发剂的微球表面。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合成的CSPBs,其外观形貌均呈圆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70nm。将合成的CSPBs作为助留助滤剂应用在造纸上,通过动态滤水实验对其助留助滤性能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当其添加量为0.04wt%时得到最短的滤水时间(23.2s);当其添加量为0.035wt%时,其最佳纸浆首程留着率(FPR)为70.89%。  相似文献   

12.
双面神颗粒是一种具有微米或者纳米尺寸并且由2个具有不同形貌和化学特性的半球构成的胶体粒子,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调研文献,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研究的双面神颗粒的合成方法以及性能。Pickering乳液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双面神微球的产量,但难以精确控制粒子表面的改性部位,二维模板法简单直接但是不能够大批量制备双面神微球。  相似文献   

13.
黄秋霞 《化工管理》2014,(15):147-149
磁流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发展相当迅速。本文以L-谷氨酸为包覆剂,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粒子,着重研究了L-谷氨酸水基磁流体的生产工艺,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液的初始浓度为0.15mol/L,Fe3+/Fe2+(物质的量)之比在1.70~1.75之间;用25%NH3·H2O作为沉淀剂,并过量20~30%,调节溶液pH=9~11;35℃的条件下反应60min制备Fe3O4磁性粒子,搅拌速度以3000r/min为佳。用L-谷氨酸作分散剂,其最佳用量为每50mL载液0.0200g,温度控制在50℃左右,在pH值为1.0~2.0的条件下进行包覆。  相似文献   

14.
张强英  张传福 《化工管理》2022,(12):46-48+53
当前,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刻不容缓的环境问题,因此,发展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廉的新型吸附剂当前是去除重金属、完成水污染控制常用的技术。文章首先采用硅烷偶联的方法制备磁性Fe3O4@SiO2微粒,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环氧基硅烷(GLYMO)中的环氧基与明胶中的氨基发生开环反应,制备了Fe3O4@SiO2@明胶吸附剂。初步探究了所制备的吸附剂去除6种常见重金属的pH吸附范围,重金属去除机制主要是明胶分子中的氨基基团与重金属发生络合作用。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宽的吸附范围(5~8),能同时去除6种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高,在重金属去除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潜力。  相似文献   

15.
呼吸图技术是一种大面积制备有序多孔结构薄膜的有效方法,在功能性涂层、智能薄膜、细胞培养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将呼吸图技术与其他成型或组装方法相结合,可以制备出形貌结构更加多样的组装材料,极大地拓展了呼吸图技术的应用领域。首先,归纳总结了呼吸图技术和其他成型或组装方法协同构筑具有微纳多级结构组装材料的研究工作;然后,分别对上述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最后,利用呼吸图和静电纺丝(或静电喷雾)相结合的技术,制备出了具有微纳多级结构的纤维和微球。文章意在为具有微纳多级结构的组装材料的制备提供一种更为简单且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TiO2/麦饭石,配制一定浓度氨氮溶液,应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检测氨氮浓度,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实验条件.考察了该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对废水样品中氨氮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工具线条痕迹特征提取难度较大,给司法鉴定中的痕迹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对线条痕迹特征进行分析,从而选取三种常用的痕迹提取方法——注塑法(硬注塑)、硬塑料制模法、软塑料法,对比三种方法在线条痕迹提取中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实验对三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评估,表明:注塑法实施成本低,实验工具易取得,注塑胶体不易损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炔为碳源制备碳微球(CMSs),然后用两种酸化方法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最后用垂直沉积法进行自组装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用硝酸和过氧化氢(体积比为1:1)酸化后的CMSs分散性相对较好;以这种酸化CMSs作结构基团,用NaOH溶液作溶剂配制浓度为2%悬浮液,用载玻片作基片,采用垂直沉积法可得较为致密的CMSs薄膜.  相似文献   

19.
磷酸法制备低灰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磷酸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条件;通过实验研究了在固定原料含水量和活化时间的前提下,磷酸浓度、活化温度等对粉状活性炭灰分的影响,并寻求到用磷酸法生产低灰分粉状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为350℃,浸泡木屑的磷酸的质量分数为68.9%。  相似文献   

20.
肿瘤是目前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越来越多的纳米级药物运输体系被应用到肿瘤的治疗中。文章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性石墨烯纳米粒片,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AB)为模板,氢氧化钠为碱源,制备了介孔硅包覆的石墨烯纳米片,可用于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进行表征,结果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纳米片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为纳米药物运输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